三阳病初病单纯,可单独用方,久病复杂必须合方。
太阳病不直接化内热,一是通过传经化,二是通过变证或误治化。阳明病直接可化热,或三阳邪实相须化,或者结合脏病化。
少阳之热从本经可化,从前二阳邪所化,有时候受累于三阴所化。
水邪为患,近水为饮,饮炼成痰;远水为湿,湿久则凝。
年轻人懒惰、啃老、没志气,晚上睡不着,早晨不想起,也是病,太少两感病。
人体的五官七窍都是相关联的,鼻不通则害鼻,眼不通则害眼,所以
临床耳鸣耳聋、红眼病莫忘表证思路。
正常人头有少量脑油而无异味,可以保护头皮及滋润头发。三阳热久带之人,头上油垢重而气味难闻,头发粘腻洗不尽。
厥阴病的特点是阴阳胜复,厥热互见,阳气盛则热,阴气盛则厥逆,不要见厥阴病都按寒治。
六经循病时应注意,太阴易从湿化,少阳易从火化,少阴易从寒化,阳明易从热化。
三阳病除了线性传变,还可以越经传变。
家常便饭是保健,大吃大补是害人,大病小病少动刀,中医对症能生存,不信请看癌患者,早死多是有钱人。
中医人的短处,就是遇到瓶颈总是不敢承认自己技术不到。
我认为中医治病疗效的突破还是要在经典里找答案,按照现代医学单纯研究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去治病,是没有出路的,只会犯拿药找病的错误。
临证中,治疗三阳病多开泄,三阴病多温储。
古人医理殊妙精,吾辈不可坐享成,经典原文多参悟,细思发微临证明。
阳病三化:初时化热,进而化气,久而化毒。
运用六经辨证施治,病重分经而治,病杂合经而治。
心中有法,手无固方。
现代医学由于自身逻辑的缺陷,而造成有些疾病它永远治不好,中医也有缺陷,但在某些情况下是它无法企及的。
六经统脏腑,合而为本能,脏腑是根基,六经为枝干,只有这么理解才能把六经辨好,辨透。
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等均为三阳外感而发,外感为诱因、少阴精气亏为病机。
蔡长友,安徽淮南人,蔡氏经方三兄弟之六哥。
中医执业医师
健康教育高级讲师
中国特效医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医六经辨证健康养生首导者
有着学院教育及秉承家传的双重教育经历,与家兄蔡长福、蔡长顺共同被誉为“蔡氏经方三兄弟“、”蔡氏三杰“、”蔡氏经方三剑客“;多年来致力于研读中医经典《伤寒论》、《金匮要略》张仲景经六经辩证学术,参与编写出版的著作《伤寒论问缺》。由于临床疗效卓著,受到海内外中医经方界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