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土话有味蔷薇更香

作为和作家胡继风同一年代的我,对《就像一株野蔷薇》中一些语言,有的甚至就是直白的口语、土话,印象非常深刻。借助百度搜索,我认真整理了这部作品中的一些口语、土话,希望能够方便读者(特别是少年儿童)阅读和理解作品。第1页“那天早上妈妈让我把自家的一张席子拿到小胡庄前面的小胡汪刷一刷”中的“小胡汪”。“汪”的解释有一项是:小而浅的积水坑。“小胡汪”就是小胡庄前面的水塘。第4页“孩子们只好和大人们捉迷藏,偷偷地把席子拖到汪里”,这里的“汪”可以理解为“水”。第2页“我几乎只用了一秒钟,就脱掉了身上的大裤衩和两根筋”,这一句中“两根筋”是指两根筋背心。第6页“所以今年的草就像追了化肥一样噌噌噌噌地横着竖着长”追,施的意思。化肥,一般指化学肥料。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第9页“所以,开学第一课---其实不是上课,是薅草”。“薅草”,就是拔草,把草除掉。第25页“我带的就是一只不文明的碗,而且上面还有一个豁口!”“豁口”(huōkǒu)意思是缺口。碗边有个缺口,侧面说明生活条件艰苦。第34页“它是鱼,而且差不多是这个世界上最有钱的鱼---鳝鱼。”第页“真的,春雨真的太滑了,简直比黄鳝还要滑,简直比泥鳅还要滑”黄鳝又名鳝鱼。体细长呈蛇形,体长约20-70厘米,最长可达1米。头粗尾细,体表有一层光滑的粘膜保护,无鳞,色泽黄褐色,体则有不规则的暗黑斑点刺少肉厚。肉嫩味美。鳝鱼营养很高,所以能卖好价钱。鳝鱼有光滑的粘膜,很滑,抓到了有时它却溜了。鳝鱼体长,我们也叫它“长鱼”。第38页“刘青枣,噢噢,胡大毛,噢噢,刘青枣向着胡大毛......”“向着”(xiàngzhe)就是偏袒的意思。第39页“然后又慢慢地、一层一层地往里面加他们从家里带来的黑板擦大小的劈柴”劈柴,这里指的是用斧子等工具把短原木劈成的块状木柴。第54页“然后是几只潜伏在田螺身后的趴地虎(一种像蝌蚪那么大的褐色的小鱼)”沙塘鳢(shatangli)俗称:四不象、肉趴锥、呆鱼、瘌蛤蟆鱼、塘鳢、沙乌鳢、土才鱼、呆子鱼丶土憨巴、瞎嘎子、土狗公,木奶奶、虎头鲨、虎头呆、土婆鱼。是一种淡水小型食肉鱼。沙塘鳢喜生活于河沟及湖泊近岸多水草、瓦砾、石隙、泥沙的底层。游泳力弱。冬季潜伏在水层较深处或石块下越冬,以虾、小鱼为主要食物。在苏北有些地方则叫做虎头鲨。第57页标题“一颗贼星贴着地面奔跑”晴朗的夜空中,在闪烁的繁星中间常常划过一道白光,稍现即逝,我国民间称为"贼星",天文学上叫流星。第66页“可是,你想到过鬼火吗?”鬼火”就是“磷火”,通常会在农村,多于夏季干燥天出现在坟墓间。因为人的骨头里含有磷元素,尸体腐烂后经过变化,会生成磷化氢,磷化氢的燃点很低,可以自燃。走路的时候会带动它在后面移动(因为流速大压强小),回头一看,很吓人,所以被那些胆小或迷信的人称作“鬼火”。第77页“你见过砂礓吗?”“砂礓说到底是一种结晶的矿物质,像碎石头,是用来铺路或者盖房子打地基的。”砂礓是一种矿物,质地坚硬,不透水,大的块状,小的颗粒状;是一种矿物,石灰质结核体,主要由碳酸钙和土粒结合而成,质地坚硬,不透水,大的块状,小的颗粒状。可用来代替砖石做建筑材料。第80页“本来和大家一样累得蔫巴巴的他”蔫巴巴,意思是不精神。第98页“都是一些秋天翻起来的稻茬地,一不小心就摔一跤,一不小心就摔一跤”稻茬是指将稻子收割完后,留下了一截短短的稻梗。人在稻茬地跑,很容易摔跤。第页“比如害眼,哪一次不要点上一个星期的眼药水?”害眼,指眼睛患病。特指患急性结膜炎,有时也称为俗称“红眼病”。害眼,很疼,好起来也慢。“逮到你比还害眼还着实”,是我们小时候常听到的一句狠话。第页“大概相当于人的胳肢窝那儿吧,受伤了。”胳肢窝一般指腋窝。腋窝(yèwō),俗称“胳肢窝”。第页“再就是顺,齐整得好像用梳子或者篦子仔细地梳理过”篦子是用竹子制成的梳头用具,中间有梁儿,两侧有密齿。篦子是一种特殊的梳子,但是齿要比普通梳子更密,所以与传统配套使用的梳子相比,篦子的梳头功能主要是刮头皮屑和藏在头发里的虱子。第页“我赶紧甩开腮帮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腮帮子,即腮帮,指人面部颌骨两侧末端的部分,即下巴的两侧。第页“还有,那种黑豆大的我们叫它瞎碰碰的小虫子”瞎碰碰,黄褐丽金龟属鞘翅目,成虫体长15—18毫米,宽7—9毫米,体黄褐色,有光泽,前胸背板色深于鞘翅。前胸背板隆起,两侧呈弧形,后缘在小盾片前密生黄色细毛。因为它爱在灯光下乱飞乱撞,所以人们把它叫“瞎撞子”。我们小时候经常捉瞎碰碰喂鸡、鸭。第页“原因很简单:我俩是提溜个空酒瓶出来的”提溜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īliu,意为手提、提拉,“拎着”、“拎起”的意思。第页“我用土坷垃掷,想把它掷下来”一句中的“土坷垃”。土坷垃(tǔkēlā),是方言,意思是土块。我们小时候经常会拿起土块瞄准某个东西扔过去,和小伙伴打架时也会用到它。第页“我爬到树杈上,再折断一根长树枝,使劲地够它,想把它够下来”够,这里是移、碰的意思。第页“那些本来正在旮旮旯旯里觅食的鸡鸭鹅们”旮旮旯旯是方言词汇,读音是gā.ga.lā.lā,意思是所有的角落。第页“秋天的当然就更多啦:隐身在茂密的山芋秧底下的小姑娘(一种酸酸甜甜的野浆果)”“山芋秧”就是红薯叶。“小姑娘”我们小时候叫“泡端”。百度词条的解释是:泡端,洋姑娘。别名:酸浆、打拍草、打朴草、灯笼草、灯笼果、灯笼泡、挂金灯、红灯龙、红姑娘。第页“因为那时候灰头土脑了整整一个冬天的荠菜才返青”灰头土脑:灰头土脸,面容污秽。又同灰溜溜,形容神情懊丧或消沉。第页“他们会带来诸如一把糖果、一包桃酥这样稀罕的好东西”。桃酥,是传统特色小吃,特点是干、酥、脆、甜。小时候,我们要是能够吃到一口桃酥,就是神仙了。第页“然后在第二天一大早变成乌黑的鼻涕或者痰,被我们擤出来或者咳出来”擤xǐng,“擤出来”按住鼻孔用力出气,使鼻涕排出。第页“你难道没发现今天我一直在瞅你”瞅(chǒu),方言,看的意思。指用眼睛斜着眼看。与第页“她老是会拿眼睛挖我、别我,意味深长地看着我”的“挖、别”意思相近。第页“那样咱们就前功尽弃了,就露馅了,就让秧鸡发现了”、第页“是秧鸡。也就是一种专门生活在水稻田里的野鸡”秧鸡,鹤形目秧鸡科的瘦小的沼泽鸟类。形状稍似鸡,翅短圆,尾短,脚大,趾长。体型大小变化很大;小者如麻雀,体长约11厘米;大者如小鸡,体长约45厘米。受惊时勉强起飞,飞一个短距离,又落到地面。细瘦身体使它便于穿过芦苇和沼泽草丛。第页“顾姨家还有好多水稻、棉花和红薯要侍弄呢”侍弄,经营照管(庄稼、家禽、家畜等)。第页“也射向站在窗前的我们,和我们手中的皮纸”“对,皮纸,也就是塑料纸”。皮纸,是我们家乡的口语,就是指塑料纸,作者也给出了解释。皮纸,在我们小时候的年代,用处很多,可盖、可披、可铺。烂了实在不能用了,可以拿去卖,换零钱用。第27页“浓荫下铺着几块塑料布”中的“塑料布”也是指塑料纸。......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土坷垃”,直白,接地气。小时候炎炎的夏天,太阳炙热,久旱无雨,老家地上就会有许多沙土窝窝。我和小伙伴光脚踩在沙土窝里,很热很烫,我们都咬着牙忍着,看谁能耐得时间更久,常常站到满头大汗,憋得满脸通红。我读幼儿园时是“三泥”:泥屋、泥桌、泥孩子,没玩具,用水和泥,捏泥人、泥枪等,浑身有泥土气息。帮家里做农活,干得我很累很脏,躺在地上接地气,嗅嗅土地气息,就像躺在妈妈的怀里,舒适啊,美啊。我一生都爱土地的气息,土地,是我们的根!应该说以上这些口语、土话,或者说是大白话,丝毫没有影响到《就像一株野蔷薇》优秀程度。相反,原汁原味体现了时代生活,增添了增添了趣味性、可读性。没有类似求学之路的人,没有类似生活经历的人,很难读出当时生活的艰难,很难理解作者的感受。整理这些口语、土话时,我回想起了小时候的很多事,有喜有悲,有哭有笑,五味杂陈,感觉主人公胡大毛就是我自己。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刚刚七岁,妈妈送我去报到,老师嫌我年龄小(那时都是满八岁上学),不收。还是妈妈苦苦相求,老师才勉强收下我。三年级时,同伴赵长城给了我一块他姑姑从昆山带来的柿饼,感觉和书中胡大毛喝糖精水是一样的,甜!一生难忘!上初三时,学习紧张又累,我经常感冒,医院让医生给我推葡萄糖......看到这些口语、土话,我就想见到了久违的知心朋友,觉得得味、有味。作家在后记中说“这部小说主要是写给孩子看的啊---特别是年龄偏小的小读者”。希望我的整理对小读者们有益,也有意义。乡土气息扑面而来,野蔷薇常开不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huiz.com/yzhyb/74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