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天气多变,时寒时暖
是上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
流感、水痘等春季传染病常出现
需要引起注意、提高警惕
今天为大家梳理了
8种春季常见病症
提醒师生、家长做好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安全
同时,在警惕之时也切勿恐慌
感冒
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表现。感冒可由病毒引起,很容易在孩子之间传播,主要症状包括流清水样鼻涕、轻度发热、食欲下降、咽喉肿痛、嗜睡、淋巴腺轻度肿大等。如果没有并发症,典型的感冒症状在3~4天内就会逐渐消失,通常不需要看医生。
护理
1.保证孩子得到足够的休息,给他多喝白开水。
2.房间内要保持空气流通,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
3.饮食要清淡,多吃一些容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
4.轻度发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鼻子不通气时,可用水汽熏蒸,防止鼻腔分泌物更加黏稠。
预防
1.随着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最好是“春捂秋冻”。
2.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体质。
3.尽量少去公共场所,远离感冒患者,避免交叉感染。
4.在一天之内有规律地洗手,切断感冒的传播途径。
特别提醒
除合并细菌感染外,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咳嗽
咳嗽也是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表现。当位于咽部、气管和肺部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时,通过一个反射回路,可以使肺部的气体强力排出。如果孩子在咳嗽时伴有发热、易激惹或呼吸困难,很可能是感染引起的,感染的部位不同,咳嗽的声音也有所区别。
护理
1.多休息,多喝水,增加室内的湿度。
2.如果咳嗽非常剧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3.当咳嗽是由另一种疾病引起时,必须治疗这种疾病。
预防
1.尽量避免患与呼吸道有关的疾病。
2.如果咳嗽是由暂时的刺激(如室内的灰尘)引起,应避免这种刺激。
特别提醒
在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咳嗽是一种保护性机制,可将呼吸道黏液清除,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话,一般没有必要抑制。
荨麻疹
如果孩子的身上出现红色的凸起斑片,且斑片的中心为白色,他就可能患了荨麻疹。这种变态反应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通常情况下,荨麻疹可在几小时内从身体的一个部位消失,再在身体的另一个部位出现。
护理
1.避免凉风刺激,否则会加重病情。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不要吃刺激性过强的食物,如生葱、辣椒、生蒜等。
4.对瘙痒的部位进行冷敷,可以缓解症状。尽量不要用手去挠,以免发生感染。
预防
1.尽量让孩子远离过敏原,如某些食物、药物、植物等。
2.如果出现荨麻疹有特定的形式,可试着改变日常生活习惯。
特别提醒
过敏原的种类很多,即使不能一一找出,常见的也一定要避免。
水痘
水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性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6个月以上的孩子容易被感染。当孩子接触到会引起水痘的病毒后,从出疹到疹子变成小水疱需要10~24小时,同时还伴有轻度发热等症状。水痘隔离期21天。
护理
1.限制孩子的抓挠,以免引起感染。
2.用温水给孩子洗澡,有助于防止继发性感染。
3.不要让孩子服用任何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以免发生危险。
4.需要隔离至全部水疱结痂。
预防
1.不要接触水痘患者。
2.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特别提醒
由于水痘疫苗是活病毒疫苗,免疫系统有问题的孩子对它没有正常反应,所以不适合接种。
结膜炎
如果孩子的眼白发红,他可能是患上了结膜炎,也叫红眼病。炎症反应通常是感染的信号,但也可能由刺激、变态反应或更严重的疾病引起,通常表现为发痒、流泪、分泌物增加。
护理
1.不要用热水清洗孩子的眼睛,以免损伤他的眼角膜。
2.孩子应勤洗手,避免与家人混用毛巾。
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要改掉乱揉眼睛的习惯。
2.避免接触结膜炎患者。
特别提醒
不要擅自给孩子滴眼药水,因为其中可能含有抗生素等成分。
鼻出血
孩子在春季发生鼻出血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季节。而且,这种鼻出血多呈突发性。
护理
让孩子或坐或站,身体稍微向前倾,家长用拇指及食指将他两侧的鼻翼向鼻中隔捏紧,压迫止血。如果鼻出血的情况不是非常严重,几分钟后就可以止住。如果不能止血,医院请医生处理。
预防
1.多吃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水果、蔬菜,多喝水。
2.适当增加卧室中的湿度,保持孩子鼻腔黏膜湿润。
3.帮助孩子改掉抠鼻孔的不良习惯。
特别提醒
千万不能让孩子仰起头帮他止血。
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称流腮)像流感、流脑一样都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的时候一般比较急,也没有什么征兆,潜伏期为14--24日,发病时一般有发热、怕冷、头痛、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
护理
如果小孩患了流行性腮腺炎,腮腺部肿痛,宝宝发病时不一定伴有发热。如果患儿有高热不退、呕吐频繁、头痛、精神萎靡等需警惕并发脑膜炎,医院诊治。腮腺肿胀部位可采取局部冷敷,减轻疼痛和肿胀。用白醋煮沸后消毒房间空气。腮腺炎隔离期7至9天。
预防
1.注意个人的卫生,做到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2.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可能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时应该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公交车上。
3.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
特别提醒
如果发现了异常的症状,及早治疗。
腹泻
春季腹泻多见于1-3岁的婴幼儿,4岁以上者少见。首发症状是突然间的呕吐,不论喂任何食物,如牛奶、米粥、饮料等均在吃后几分钟内全部吐出。即使喂白开水也几乎全部呕出。呕吐后不久就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多以水样便为主,颜色为淡黄色呈蛋花汤样,无酸臭味。一些孩子伴有中等度的发热,体温37-38度,没有咳嗽,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伴有腹痛的患儿会有烦躁不安,哭闹不止的表现。呕吐最多持续2-3天。但腹泻要持续5-7天,个别患儿腹泻达一周以上。大便镜检多数正常或有很少量的白细胞。
护理
尽量多饮用“口服补液盐”以补充糖盐和水分,完全没有必要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饮食以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必刻意限制饮食。还可以口服肠道黏膜保护剂,止泻药物,同时还可以口服乳酸菌活性剂和双歧杆菌制剂等,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抑制引起肠道疾病的病原菌,保护肠道。
预防
1.加强食品卫生与水源管理。
2.合理喂养,添加辅食应逐步进行。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食前便后洗手,做好食品、食具消毒。
给家长的建议
01
适时增减衣服
要遵循"春捂秋冻"的古训,初春乍暖时,不要急于给孩子减衣,气温骤降时,要及时添衣。
02
注意卫生
要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要勤晒被褥和换衣裳,少带小孩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03
合理膳食
日常膳食中,除吃适量鱼、肉、鸡、蛋外,应多吃些乳、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婴幼儿必要时要吃点鱼肝油和钙片。
04
充足睡眠
春天易发生"春困",保证小儿充足睡眠,既有利于小儿生长发育,又可增强免疫力。
05
加强室外活动
春和日丽,万物生发,让孩子到室外活动,能得到日光照射,吸进新鲜空气增强小儿造血及免疫功能。
06
计划免疫
要按计划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小孩子常见传染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