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传染病防控知识

小学生传染病防控知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疫情反复,切勿放松

坚定信心

同舟共济

科学防治

精准施策

传染病是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一、传染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1.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风疹、猩红热等。

2.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

3.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

4.通过日常接触传染。如甲肝、沙眼、红眼病、水痘等。

5.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6.土壤-被虫卵、芽孢等污染时,成为传播途径。

五一假期来临,请大家做好预防传染病工作!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nm。其基因特征与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体外分离培养时,-nCoV96个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而在VeroE6和Huh-7细胞系中分离培养需约6天。

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外出佩戴口罩

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注意个人防护和卫生

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仼口。

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相对封闭、空气流动差的场所,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Ⅳ、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和展览馆等。

保持健康习惯

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排版:曾婷婷

文字:卫生健康委摘抄

图片:百度网络

审核:周建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huiz.com/yzhyb/7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