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浅浅姑娘仅凭一己之力,就激发了全民写诗的热潮,她创作的“浅浅体”,也算是做了一件功德的事。
浅浅姑娘的诗,纯粹、浅显易懂,随便撒几泡尿,便可成诗。
我们先来欣赏她的大作:
看过浅浅姑娘写得诗,网友们有些坐不住了,他们一个个诗兴大发,每个人都想在评论区赋诗一首。
浅浅姑娘,她是何许人也?
后来,人们了解到她是“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在读博士”,“陕西青年文学协会副主席”,更显眼的,她还是作家贾平凹的女儿。
网友们纷纷调侃贾浅浅:
“以前一直以为文学圈很高大上,现在才发现,撒几泡尿屎就可以成诗。”
“以前不敢写诗,怕别人笑话,现在看看别人的诗,我也不怕了。”
“我这辈子没成诗人,就是不会用回车键。”
“说几句直白的流话就是诗,哎呀,怪自己读书太少了。”
“我与诗人,只差一个当作家的老爹。”
贾浅浅的诗歌到底好不好,我们没有资格评论,但贾浅浅用“屎”、“尿”等不雅字眼,让读者眼睛引起不适,这就让人不悦了。
诗歌写的不好,向来就是要遭人骂、遭人吐槽的。
说到“浅浅体”,这让人突然想到民国时期的“狗肉将军”——“张宗昌”,他大字不识一个,但却酷爱写诗,居然冒充文人出诗集,张宗昌堪称“诗词届的沙尘暴”。
民国年间,山东督军张宗昌,独霸一方,此人简单粗暴,野蛮无比。
在山东这个地方,天是“老大”,张宗昌是“老二”,没人敢在张宗昌面前说一个“不”字。
张宗昌认为做官的人,就应该斯文一些,但他胸无点墨,大字不识一个,听说“孔夫子”是他的老乡,他瞬间也想进行“文化大恶补”。
张宗昌对诗词特别感兴趣,看到别人能随意赋诗一首,他十分嫉妒,于是命令下属一定要教会他赋诗。
有些达官贵人为了巴结张宗昌,家里有任何的大小事,他们都请张宗昌赋诗一首,张宗昌来者不拒,每请必到,胡乱作诗,出尽了洋相。
张宗昌写诗上了瘾,他自以为成了诗人,他还要求专门出一本《张宗昌诗集》。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游泰山》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达。——《大明湖》
什么东西天上飞,东一堆来西一堆;莫非玉皇盖金殿,筛石灰呀筛石灰。——《咏雪》
比起贾浅浅的“屎尿体”,张宗昌写的诗,更显通俗易懂,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意境也算优美。
如果有人敢说张宗昌不如贾浅浅写的诗好,那估计会惊动“狗肉将军”的棺材板。
拿张宗昌和贾浅浅的诗进行比较,那谁还敢说乾隆爷写的诗垃圾?
乾隆爷一生写诗+首诗,等同于唐朝诗人的总诗量,那乾隆爷写诗的水平到底怎样呢?
有人粗略计算了一下:“一年,十年0一百年00,从出生第一天就开始写,岁也就三万多,乾隆爷怎么能写+首?”
首先,乾隆爷写诗水平不太高,你完全可以看成我们每天发的朋友圈,写说说,更新动态。
乾隆爷最有名的诗是《飞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去芦花都不见。
乾隆爷很多诗都是小学生水平,他只有写给富察容音的诗,才会充满着感情与诗意。
易何以首乾坤?诗何以首关睢?惟人伦之伊始,固天俪之与齐。念懿后之作配,廿二年而于斯。痛一旦之永诀,隔阴阳而莫知。——《述悲赋》
当他到了耄耋之年时,他突然想起了富察皇后,他写道:
平生难尽述,百岁妄希延。夏日冬之夜,远期只廿年。
诗的意思是:不求长命百岁,但求与妻子团聚。
字字句句,情真意切。
原以为张宗昌、乾隆爷写的诗都太小学生水平了,但拜读了余秀华贾浅浅的诗文后,突然发现他们称得上是当代诗人了。
诗歌是以丰富的想象和凝练的语言,表情达意的一种文学体裁。
虽说“文无定法”,同样“诗也无定法”,但是最起码的美感、韵律感、节奏感要有,否则为了表达而表达,就会离诗歌的精神内核越来越远。
人们不断追求诗歌的创新,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过度利用“露骨怪诞”去博取大众眼球,从而忽视诗歌最初的立意,这就会脱离诗歌的本质。
当诗歌变得越来越非主流时,就会让人越来越欣赏不下去的,你觉得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