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义
结膜炎是眼科最常见的一种眼病,在结膜与外界环境接触中,由于与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微生物接触,引起结膜组织的炎症反应。
病因
结膜炎的病因可分为微生物和非微生物两大类,根据不同的来源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最常见的是微生物感染。微生物又可分为细菌、病毒、衣原体。偶尔可见真菌感染性结膜炎,某些化学性的损伤也可导致结膜炎的发生(酸碱或有毒气体)。还有部分结膜炎是由于免疫性病变(过敏性结膜炎)。
临床表现
异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痒。重要的体征有结膜充血、水肿、渗出物、乳头增生、滤泡等。
结膜炎诊断
临床上可根据结膜炎的基本症状和体征,如结膜充血、分泌物多、眼睑肿胀等,作出诊断。但确诊病因需要靠实验室检查。病史对诊断非常重要,感染性结膜炎多双眼发病,常传染至家人或社区群众。急性病毒性结膜炎多在早期出现一眼发病,数天后对侧眼也受累,单眼发病多见于中毒性、药物或外伤引起的结膜炎。另外渗出物的类型和炎症的部位也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治疗
针对病因治疗,局部给药,必要时全身用药。急性期严禁包扎患眼。
常用的治疗方案:药水滴眼:最基本的给药途径。急性期每1-2小时点药一次。
眼膏涂眼:一般睡前使用,先滴药水,后用眼膏。(现使用眼用凝胶多)
冲洗结膜囊:分泌物多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每天1-2次,
结膜炎预后
预后:多数类型的结膜炎愈合后不会留下并发症,少数结膜炎因并发角膜损害而损伤视力,严重的或慢性的结膜炎可发生干眼、眼睑变形等。
预防:对于传染性的结膜炎因其传染力强,多为接触传染,故提倡勤洗手、不用手和衣物擦拭眼睛,清洁用品分开使用,给患者用药后要及时洗手消毒。避免灰尘大、烟酒刺激场所,加强卫生宣传与管理。
免责申明
本文内容主要来源于陈林义院长相关著作,部分内容参考互联网及眼科学。仅供临床参考。谢谢大家。
陈林义工作室小儿眼科患者群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