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病”是人们对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眼睛发红、结膜充血(或出血)、分泌物增多的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结膜炎的俗称。结膜炎根据病情及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根据病因又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衣原体性、真菌性和变态反应性等。
主要症状
红眼病的症状是球结膜(白眼珠)和睑结膜(上下眼皮内)变红了(所以称为红眼病);细菌性感染,眼睛的分泌物增多且多为粘性或浓性分泌物,早晨睡醒睁眼时,眼皮常会被粘住;流泪;怕光;感觉眼睛里像有东西一样,磨得很不舒服;眼睛感觉热辣辣的。
传播途径
红眼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健康的眼睛只要接触了病人眼屎或眼泪污染过的东西,如毛巾、手帕、脸盆、书、玩具或门把手等,就会被传染。
家长须知
红眼病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而来,为了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引起暴发流行,如有幼儿患病,不要共用毛巾,避免幼儿近距离接触。针对病因及时治疗(滴眼药水),避免粘膜水肿加重,若用药及时,症状可治愈。
不要用手揉搓眼睛;红眼病因眼结膜充血、痒痛,用手揉搓眼睛,很容易使手上的病毒或细菌带入眼球而加重感染,加重病情。
不要热敷;热敷后局部温度增高,对细菌的繁殖有利。热敷还容易使毛细血管扩张,进一步引起局部水肿或出血,使症状加重。可用凉毛巾敷眼。
不要游泳;红眼病患者如果到游泳池游泳,不仅可以把细菌和病毒传播给别人,而且也会使自己的病情加重。因为游泳池的水不可能经过消毒,池水中有细菌和病毒,会造成重复感染。
注意饮食,禁吃辛辣食物。
平时要告知幼儿要注意眼睛的卫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揉眼,不使用他人毛巾等。
锡林浩特市红黄蓝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