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辣椒,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辛辣和开胃的感觉,在中国的餐桌上,辣椒是一剂非常重要的“调味品”,辣味给口感带来的“舒爽”总是让人感觉无法释怀,所以很多人在日常的饮食中表现的无辣不欢。
吃辣是一种“痛”感,却让人“流连忘返”
当辣椒进入我们的嘴巴,就好像进入一个“温柔”的世界,辣椒里释放的辣椒素像是一个任性的姑娘一样在我们的舌尖和口腔里翻滚“舞蹈”,并和口腔里释放的一种蛋白质相遇见,而它们在遇到彼此之后便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并且释放出一种刺激疼痛的感觉传给我们的痛觉神经,最后让疼痛感抵达我们的大脑。
但这种痛感却伴随着胃口大开,让人“兴奋”不已,很多爱吃辣的小伙伴都表示,只要有辣椒,白米饭都能多吃两碗,原来这也是有原因的:
1,吃辣让大脑产生内啡肽
吃辣给舌头和口腔造成的“痛觉”会让大脑以为身体出现了疼痛反应,所以大脑会立刻分泌出一种让人产生快感的物质--内啡肽,并通过这种物质来抑制疼痛,当疼痛消失时,愉悦的感觉尚在机体留存,让人感觉到非常的快乐舒心;
2,喜欢刺激的感觉
吃辣更像是一种对味觉和身体的刺激,很多人因为吃辣找到一种被“虐”的感觉,并且很享受这个过程,于是会刺激体内的肾上腺素分泌加快,这种快感会让人越吃越觉得“爽”。
吃辣也分地区吗?吃辣版图告诉你
我国地域广泛,各地饮食口味不一,不同地区的人对于辣椒的喜好更是各有不同。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的兰勇教授曾经对辣椒进行了长达五年的深入研究,他提出,虽然辣椒是在明代才传入中国,至今历时不到年,但辣椒的使用却已在我国显示出“根深蒂固”的现象,并且兰教授根据我国各地区居民对辣味的接受程度来划分出中国的“吃辣版图”:
1,重度吃辣区域
主要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包括陕西南部、四川、湖南、湖北、贵州等地,辛辣指数是25—;
2,微辣区域
基本在北方地区,包括北京、山东、山西、陕西北部、甘肃、青海和新疆等地,辛辣指数是15—26;
3,淡辣味地区
主要是山东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苏州、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区,一般吃辣椒比较少,辛辣指数是8—17。
吃辣除了让味蕾满足,还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1,促进食欲
研究证明,辣椒中含有大量的辣椒素,这种营养物质可以帮助人们有效的改善食欲不振的现象,所以很多人在吃辣的时候感觉到特别的“下饭”;
2,促进血液循环
中医理论指出,适当的食辣可以帮助人体起到除风发汗和除湿的功效。并且现代医学研究也认为食用辣椒带来的“火辣感觉”不但可以帮助人体促进血液循环,甚至能够改善怕冷、冻伤以及血管性头痛等不适的症状;
3,保护皮肤
研究表明,辣椒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能够促进人体内维生素A的生成,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另外,辣椒中的抗氧化成分含量极高,大约是苹果的42倍、柑橘的12倍以上,所以,辣椒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也能够帮助皮肤延缓衰老等;
4,减少心脏病和中风
辣味的成分被人体吸收后,有助于减少人体的动脉粥样硬化,促进纤溶活性,并产生防止血栓形成的某些成分,这样就能够帮助人体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5,预防胆结石
研究显示,吃青椒可以有效的预防胆结石,因为青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使得人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能够起到预防结石的作用,对于已经出现胆结石者多吃青椒对病情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不能只为了“爽”而吃辣,这些人需戒辣
1,胃病患者
辣椒含有的辣椒素会刺激胃粘膜充血和水肿,一些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患者同时也不能受到辣味给胃部带来的刺激,食用辣椒可能会导致疾病更加的严重;
2,痔疮患者
辣椒刺激会让痔疮部位的炎症变得严重,甚至出现肛门脓肿发炎的现象,所以不宜吃辣。
3,慢性胆囊炎患者
研究证明,刺激性食物会导致胆道口肌肉出现痉挛现象,造成胆汁的排出困难,增加胆囊炎患者的疾病负担,最好是不要吃辣;
4,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辣椒含有的辣椒素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导致心率衰竭的重要因素,所以,这类病人不可吃辣;
5,体内肝火旺盛的人
吃辣造成的上火会加重体内肝火的郁结,不宜体质的恢复,所以这类人群最好是少吃或者不吃辣椒。
6,眼部疾病患者
有角膜炎、红眼病等问题的人,如果食用辣椒可能会造成眼部的肿胀和发痒,严重时会导致出现眼压升高和眼部发炎的症状,另外,白内障和青光眼等眼部疾病患者更需要禁辣。
科学吃辣更健康
1,适量食用辣椒
对于特别喜欢吃辣的人来说,吃辣椒每天要适量进行,不可过量食用,以免给肠胃造成负担;
2,辣度适中
一些年轻人为了追求刺激,喜欢吃超辣或者是“变态辣”,殊不知,过度的辣已经超越人体的承受范围,久而久之会给身体带来伤害,所以辣度适中才健康。
3,吃辣之后多喝水
专家提示,吃辣之后多喝水可以冲淡辣味对于口腔和肠胃的刺激,最好是喝温度适宜的温水,另外也可以吃一些水果来代替,减少吃辣对人体的伤害。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回顾
身体出现5个“迹象”,恐是提示肺部疾病,希望你能尽早发现明明肚子不饿,却老是咕咕叫?当心是这3种情况,不要大意洗牙会把牙齿洗坏?这4个关于洗牙的谣言,骗了太多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