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残疾人如何去正确面对新冠肺炎疫情?
答:接纳已经发生疫情的事实,努力保持平静的心情。过度或者持续的焦虑、恐惧、悲伤、愤怒等情绪都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建议在固定时间去获取疫情相关的权威信息,不要被大量混杂信息甚至虚假信息误导、干扰。坚持科学的防护,居家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居室多通风、均衡营养。至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安心服从防疫人员的隔离治疗或医学观察。假如有持续焦虑、恐惧、抑郁,可以随时拨打心理咨询热线;若出现发热、气促、咳嗽,应及时电话报告社区或者到当地的发热门诊就诊。
2
问:残疾人在疫情期间会出现哪些情绪反应?
答:由于疫情爆发突然,传播速度快,并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已经确诊,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会出现失眠、对疫情扩散的担忧、焦虑、紧张、愤怒等情绪反应。适度的情绪反应有利于自我保护,故称之为正常应激反应。但如果过度紧张、焦虑、恐慌,严重影响到个体的社会功能,我们可以称之为病理性应激反应。
3
问:面对疫情导致的恐慌情绪,残疾人如何进行自我调节?答:(1)让自己先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而非继续收看收听与疫情相关的负面消息。做一些让自己开心、放松、感兴趣而没有什么不良影响的事情或活动。(2)静下来后想想自己在担忧、害怕什么,把自己的那些担忧害怕写下来,比如想到万一发生在我身上,我的孩子、父母怎么办?把类似的担忧写下来。然后再理性分析,也就是让自己的头脑回到肺炎疫情发生之前的情形下,那时的你会怎么考虑这些担忧害怕,学会用那时的话语来提醒自己,让自己情绪平稳下来。(3)如果上述方法不管用,就电话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