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年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在我国,随着环境的污染和老龄化,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率在35%左右。那肿瘤到底可怕吗?欢迎到健康讲堂聆听专家的分享!
参与方式:本活动全属公益性质,每周三14:00在门诊三楼健康讲堂教室常态化开展。
授课时间
1月27日14:00—16:00
授课地点
3号楼三楼健康讲堂教室
授课内容
科学面对癌症
肿瘤营养宣教
授课专家
傅健飞主任医生
博士,硕士医院肿瘤内科科室副主任(兼)医院科研处副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委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大肠癌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分会委员,浙江省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分会,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金华市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擅长领域:专长大肠癌、乳腺癌、肺癌、胃癌、食管癌、妇科肿瘤、头颈部肿瘤,泌尿系肿瘤,软组织肿瘤等实体肿瘤诊断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及相关转化医学研究。
董丽萍主管护师
医院肿瘤内科护士长,金华市抗癌协会第三届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粒子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护理工作23年,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
擅长领域: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护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实体瘤患者的症状管理及抗肿瘤治疗、生物、免疫、靶向等治疗护理;静脉通路管理,尤其是深静脉导管维护及并发症处理等。
01
什么是肿瘤?
肿瘤是人体某部位的细胞在致癌因素作用下,使一个或几个细胞的基因受到损伤产生突变,然后这些细胞不按人体需要,不受人体控制地活跃地无限制地增生,这些无限增生的细胞常常在一起形成团块,这就是肿瘤。
分两大类:良性肿瘤血管瘤
恶性肿瘤癌与肉瘤
02
肿瘤的病因
1、肿瘤的外部因素:
化学因素如烷化剂、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氨基偶氮类、亚硝胺类、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等,可诱发肺癌、皮肤癌、膀胱癌、肝癌、食管癌和胃癌等。
物理因素电离辐射,如X线可引起皮肤癌、白血病等,紫外线可引起皮肤癌,石棉纤维与肺癌有关。
生物因素
2、肿瘤的内部因素:
遗传因素
免疫因素
内分泌因素
癌前病变(炎症、息肉)
03
肿瘤的预防和治疗
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预防
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早期发现并治愈
三分之一的癌症病人可以通过有效的综合治疗而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部分有望治愈。
1、一级预防
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防止癌症的发生。约80%的癌症与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注意环境保护。
近年来的免疫预防和化学预防均属于一级预防,如乙型肝炎疫苗。
2、二级预防
癌症一旦发生,如何在早期阶段发现并予以及时治疗。
对高发区和高危人群定期检查,一方面从中发现癌前病变并及时治疗,另一方面尽可能发现较早期的恶性肿瘤进行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04
肿瘤的饮食指导
1、以清蒸、急火快炒为主,可最大限度保留营养物质
2、可适当油腻
3、保证优质蛋白摄入(肉、蛋、奶、豆类)
4、适当使用不同颜色的蔬菜,可增进食欲
5、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6、尽量避免盐腌、糖渍等食物
饮食建议:
1.避免含糖饮料,限制摄入高能量密度食
2.多吃各种蔬菜、水果、全麦和豆类
3.限制红肉(猪牛羊),避免加工的肉制品
4.限制盐腌制品或用盐加工的食品
来源:肿瘤内科
整理:健康教育科
编辑:钱燕萍
往期推荐
健教丨“红眼病”的日常
健教丨老年人什么样的体型更健康?
健教丨脑卒中的预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