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守护预防先行万安县新城区幼

白癜风养生 http://pf.39.net/xwdt/200605/7947857.html

预防春季传染病

知识培训活动

拉开帷幕

春回大地,暖阳高照

随着气温的回升

自然界的各种微生物

也开始活跃起来

成为传染病多发的季节

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

极容易被传染

春季预防传染病的小知识

让我们共同守护孩子的健康

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春天是一年最美好的季节,但春季也是一些流行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如水痘、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幼儿结膜炎等。

关爱幼儿,预防先行。为了更进一步加强教职工对春季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更加有效落实,保障广大师幼的身体健康。3月26日下午,我园组织教职工开展了“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专题培训活动。

培训进行时

在培训过程中,保健医生罗医生为大家具体解析了传染病的病种与分类,围绕诺如病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幼儿结膜炎等常见的传染病,从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预防措施等多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重点讲解常见传染病的危害,强调“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重要性,促进老师们对传染病知识的掌握。

罗医生强调科学预防疾病的重点是:做好健康管理。如:做好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管理。加强班级卫生消毒工作。

培训中特别强调夯实卫生消毒工作、幼儿勤洗手多喝水的习惯培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都是必不可少的护理措施。

最后,分管园长刘园长对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提出了详细的要求。要求保育老师严格按照培训内容规范开展一日保育工作,特别要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开展幼儿健康教育;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提升幼儿抗病能力。

常见春季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01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短,在病起3日内传染性最强,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病毒。主要症状:起病急剧,多伴有高热和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头痛、背痛、肢痛、全身乏力等。以后呼吸道症状逐渐明显,儿童还有腹痛、腹泻、腹胀、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病例可并发肺炎、中毒性脑病、心肌炎等。

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经常彻底地用肥皂和水清洗双手。

2.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疫苗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症状,每年流感流行株不同,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

3.避免与看起来身体不适和有发热和咳嗽症状的人密切接触。

4.避免前往人流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学校、家庭应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

5.增强抵抗力有助预防流感,应注意均衡饮食、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02

诺如病毒

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

主要症状: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此外,也可见头痛、寒战、肌肉疼痛,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

2.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环境消毒。

3.诺如病毒患者呕吐物污染表面应迅速清理并用消毒剂消毒,污染的食物应丢弃,衣服、毛巾、桌布等纺织品沾染呕吐物或粪便要迅速高温清洗。

4.一旦发现儿童出现聚集性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并居家隔离治疗。

03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以春季为发病高峰,3-15岁的儿童易发此病。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全身多种腺体的炎症性疾病,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侵入健康人体的口腔、鼻腔黏膜后大量繁殖,然后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到达腮腺产生病变。

预防措施:

在儿童集体机构或人群密集处易形成流感,因而应少去公共场所。

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保证儿童睡眠充足。

采用腮腺炎减毒疫苗进行腮腺炎的防治,是最为可靠的预防措施之一。

一旦发现流行性腮腺炎,必须立即将其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幼儿。

孕妇应避免与腮腺炎病人接触,在腮腺炎流行季节应注意隔离。

04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发病早期有点像感冒,急性起病,发热,一般为38℃左右,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同时或1~2日后可见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有时也会出现在臀部或膝盖处。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预防措施:

1.切断传染源

2.切断传染源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05

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

传染特点: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物、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

主要表现: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 

预防措施:

1.避免接触病人,患者是水痘的唯一传染源,如果所在地出现有水痘病例,请尽量避免孩子接触病人。

2.隔离观察,如果孩子不小心直接接触过水痘疱疹的液体/被病人污染过的用具,或是有被患者飞沫接触到的可能,应将孩子隔离观察2周左右。

3.增强抵抗力,平时要让孩子多锻炼身体,坚持运动,提高抗病能力。

4.接种疫苗,接种水痘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06

麻疹

麻疹俗称“疹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与病人的直接接触也容易感染。

传染特点: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潜伏期为6-18天。冬春季高发,传染性强。

主要表现:表现为发热、两眼发红、流泪、怕光,发病后3-4天身体逐渐出现红色斑丘疹。先出现在耳后,逐渐蔓延至脸部、胸部、腹部、手和脚:2-5天皮疹出齐,这时症状最重;再过5天皮疹消退,症状减轻。但家长要警惕麻疹并发喉炎、肺炎、脑炎,营养障碍等并发症,一旦发现,立即联系医生。

预防措施:

1.8月龄、18月龄的适龄儿童应及时接种疫苗。

2.无麻疹病史或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的成人也应接种疫苗。

3.咳嗽、出疹病人应当及时就医,居家隔离、避免外出。

4.病人所在场所应开窗通风,清洗、曝晒病人使用的物品。

07

结膜炎(红眼病)

急性卡他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春季多发,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传播特点: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往往通过接触病人眼分泌物或泪水沾过的物件(如毛巾、手帕、脸盆、水等),与红眼病人握手或用脏手揉擦眼睛等,都会被传染。

主要表现:感染红眼病后几个小时内就可发病。起初眼发痒,有异物感,怕光、流泪、结膜充血,眼脸红肿。

预防措施:

1.如果发现红眼病,应及时隔离,所有用具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

2.要注意手的卫生。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

3.红眼病流行期间,应少到公共场所活动,不使用共用毛巾、脸盆等。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为确保幼儿的安全与健康,在春季流行性疾病的防治上,家长要和园所一起合作,共同防患于未然,不给传染病任何入侵机会,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1

END

1

编辑:孙彬

审核:刘小芳

签发:郭亚黎

让每一片绿叶自由生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huiz.com/hybyf/71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