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工作上盐湾镇中心幼儿园传染病防治

季节交替是各种传染病多发时间,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麻疹、水痘、腮腺炎、红眼病等。为了确保幼儿的安全,上盐湾镇中心幼儿园除了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按时消毒等工作,也要积极对传染病知识进行宣传教育。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勤洗手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2、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保持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3、天气变化多端,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季节交替,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现象。

4、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避免接触感染患者。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

5、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6、出现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一旦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让他在家休息。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7、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饮食注意事项

1、保证钙质的充足供应

春天是孩子长个的好季节,孩子长高主要是骨骼发育的结果。骨的主要成分是钙。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肉类、虾皮、芝麻、海带等。不能让孩子多吃糖、巧克力、甜饮料,因为里面含有较多的磷酸盐,能阻碍钙在体内吸收代谢。

2、多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孩子的身体有很重要的作用。尽量多吃些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青菜、大枣等。

3、多吃粗粮、杂粮有好处

粗粮、杂粮能给人体补充微量元素、各种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多食用粗、杂粮,如玉米、小米、山芋、干豆等。

常见几种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也叫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高发季节之一。当流感患者和隐形感染者打喷嚏、咳嗽时,病毒就会通过飞沫在空气中传播。儿童一旦感染流感,会出现高烧、头痛、胸痛、畏寒、干咳等症状,而且发病较急,容易引发脑炎、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疾病,情况严重甚至会危及生命。千万注意的是,流感与感冒某些症状类似,杀伤力却大大不同。普通感冒一般5-7天身体就能自愈,流感却有着快速性和传染性,对身体危害比较大。

预防措施

1.适量给孩子增减衣服,不要过热或过冷。

2.饮食清淡,不要吃太多辛辣刺激的食物。

3.不要带孩子去人流量密集且通风较差的地方。

4.出门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卫生。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麻疹感染率较高,潜伏期也很长,1-5岁儿童是最容易得麻疹的群体。感染麻疹后,最开始症状像感冒,但同时会出现眼红、流泪、畏光等症状。随后,患者耳后还会出现玫瑰色斑丘疹,并在两到三天内迅速遍及全身。“疹出热退”、“烧三天,疹三天,退三天”……都是用来形容麻疹的。虽然对成人而言,麻疹危险性并不强。但在出疹高峰时,患者体温可高达40摄氏度,容易出现并发症,所以对儿童而言,出麻疹仍是非常危险的。

预防措施

1.家长应及时带孩子接种麻疹疫苗。

2.室内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家长配合教师落实晨检制度。

4.幼儿活动场地要定期打扫、消毒。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多发生在冬春季。因其高传染性,也被称为“见面传”。因此幼儿园、小学等儿童集体机构易引起聚集性传染。患了水痘皮肤上会出现红疹,最初这些红疹先是扁平,其后形成突起的小水泡,水痘属于向心性分布,一般前胸、后背会先出,且分布较密集,然后向其他部位蔓延。出水痘时,患者会感到瘙痒、发热,痘愈后也有人面部会留坑洼痕迹,影响美观。当孩子出水痘时,一定要给孩子防止抓挠,及时送医、单独隔离,并对孩子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

预防措施

1.按时接种水痘疫苗。

2.多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3.勤换衣物、勤洗澡,保持个人卫生。

4.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吃蔬菜水果。

5.定期拆洗暴晒被褥、更换床单。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原名诺沃克病毒,源于年美国俄亥俄州诺沃克一所学校里的胃肠炎暴发,之后被改名为诺如病毒。诺如病毒传染性强,因儿童易感染,资料显示,在中国5岁以下的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5%左右。感染诺如病毒后,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痉挛、发热、寒战等,严重时会因腹泻脱水而死。

预防措施

1.不喝生水,吃清洁食物,烹饪时确保食物已熟。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剪指甲。

3.餐具、水杯等需定期消毒。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唾液传播,通常表现为耳垂为中心的腮腺及其他腺体的肿大,除了腺体肿大外,还会有发热、咽痛、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在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还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在孩子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在发病期间给孩子做好退烧、止痛等护理工作,同时保持居家隔离,直到完全治愈。

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合理作息;科学饮食,加强锻炼。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多饮水,少食用辛辣食物,保持口腔卫生。

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红眼病

红眼病又称结膜炎,是夏季最易染上的眼科传染病,同时也叫火眼。红眼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地滚痛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

预防措施

1.对患红眼病的患者要及时隔离,给予积极的治疗。

2.为了切断患者眼——手(或物)——眼的传播环节,应注意不使用患儿的生活用具,如脸盆、毛巾等。

3.对患儿的生活用具要采取消毒措施,以免造成扩散。家庭最常用的方法是煮沸消毒,即将被污染的用具,如毛巾、脸盆等以沸水煮15-20分钟即可。

4.不用脏手揉眼睛,不用公共毛巾,勤剪指甲,勤洗手,流行季节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病原体有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除此还可通过接触病人或通过被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疱疹液污染的手、日常用具、衣物等感染。患者主要以手、足、口腔、臀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皮疹、疱疹、溃疡为典型表现,少数患儿会发展为重症病例,极少数也可出现死亡。

预防措施

1.接种EV71疫苗能预防EV7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2.洗手;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还应指导儿童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掌握“七步洗手法”。

3.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玩具或其他用品应定期清洗消毒。

4.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

5.一旦出现如发热、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医院就诊,拖延治疗或误诊易使患儿发展成为重症病例,甚至导致死亡。

新型冠病毒肺炎

新冠病毒的症状是发烧、咳嗽、干咳,特别是没有咳痰、就是干咳,另外跟普通的感冒一样的乏力。它的主要表现跟普通感冒,跟一些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其它的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像急性扁桃体炎都是一致的。

有少数的患者会伴随着,鼻塞、流涕、咽痛、肌痛、腹泻,都是跟流行性感冒症状非常一致。特别在清醒的患者,新冠病毒往往表现的是低热的状态,它不会温度很高、轻微的乏力,而且还有一些新型冠状病毒是没有表现的。

预防措施

1.无论是境外(含港澳台地区)入境还是从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陕返陕人员,应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隔离和健康管理工作。春节后返陕人员应主动与乡镇、社区、村委会报告,不要隐瞒行程,积极配合当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好日常健康监测。

2.尽量减少外出行程,建议错峰返工,出行前了解目的地及途径地的疫情风险等级,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3.农贸市场、食品加工厂、肉联厂、机场货运等重点场所工作人员应注意场所通风消毒、健康监测等工作,严防带病上班。

4.养成勤洗手、常通风、用公筷、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

5.做好居家清洁消毒。家中每天开窗通风至少两次,每次半小时;居室正常情况下保持清洁即可;分体式空调要清洗消毒后才使用,集中空调要由专业人士清洗消毒后规范使用。

6.加强个人健康管理。日常要密切留意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果有发热、乏力、干咳等不适症状,尽早到就近医疗机构就诊(如有发热,需前往发热门诊)。

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编辑:姬妮

审核:李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huiz.com/hybyf/7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