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用桑枝一味煎服,治风热臂痛”。注意,是风热!如果是风寒湿痹就得用桂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
25、桑枝
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水肿脚气;肌体风痒。用于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臂痛用什么?
臂痛用桂枝,桑枝威灵仙。
......
小指月边背药物加减歌诀,边问,爷爷,手臂痛用什么药呢?怎么有人说用桂枝,有人说用桑枝?
爷爷说,桂枝、桑枝都是枝节,善于祛除风湿,而通达人体四肢经络,但他们药性寒温不同。
小指月说,有什么区别呢?
爷爷说,风湿热痹,一般用桑枝,因为桑枝偏凉,风寒湿痹,一般用桂枝,因为桂枝偏温。
小指月说,原来是这样,看来是要从病性寒热来选择药性的温凉啊!
爷爷说,辨证很重要,寒痹用桂枝,热痹用桑枝,桂枝温通主疏散,桑枝能透达主平降。
有个养蚕的妇人,这几年生活好,收入也不错,在饮食方面就没有什么顾忌,想吃什么就买什么,而且吃得普遍偏于肥腻,口味也比较重,一般淡一点的她都下不了胃,所以不久经常头晕,一去量血压是高血压。
刚吃了降压片,降下来,随后手臂又痛,它以为是肩周炎,便去做按摩,敷膏药,臂痛还是没能去除。
老先生说,你这脉象弦硬,手臂痛头晕跟高血压,都是一个问题。
她不解地问,明明是三处疾病,怎么是一个问题呢?
老先生说,饮食要清淡些,不能因为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经济宽裕了,就暴饮暴食。
她说,以前是想吃而没得吃,现在有条件了,当然要好好吃回来,人生在世,如果连吃东西都不能尽兴,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老先生笑笑说,知足常乐,纵口腹而不爱惜身体健康是为不智,你看以前人们除了逢年过节有点肉外,其他日子都是清汤寡水,但人们很少得病,而现在餐桌上每顿无肉不欢,都是三盘五碟,却到处都是胃肠炎,高血压,风湿痹痛,经济水平提高了,人们健康的觉悟未必真的提高了。
所以暴饮暴食,毫无顾忌,最后还是自己身体遭殃受病苦。你看那些有觉悟的官员商人,他们在事业上远远比你不止要成功多少倍,但他们吃的非常讲究。
这病人说,怎么讲究呢?
老先生说,讲究健康,而不是讲究口味。他们吃的清淡,甚至很多人还养成吃素的习惯,回归最自然原始的生活,身体便最受用。
这病人听了后,似乎有些不相信。
老先生说,庙里的和尚吃素,健康长寿。人的身体健康不在于你吃什么,而在于你有没有吃过度,经常吃饱吃撑吃过咸过肥腻,这才是隐形的健康杀手。
这妇人更不解地问,怎么吃顿饱饭还对身体不好呢?
老先生说,饱食一顿,折三日之寿命,这是一千年前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上的养生良言,身体吸纳营养有个度,就像下雨一样,毛毛细雨,滋润万物,可狂风暴雨,却会摧毁万物,所以饮食七分饱,可以助长身体健康,可胡吃海塞,暴饮暴食,却会摧毁脏腑功能。
这病人听了后,便有些启发,说,我回去就少吃肉,吃清淡些。
老先生说,这就对了,要把硬化堵塞的血管变软变疏通,不单是靠药物,还要靠清淡的饮食。
然后老先生便说,你经常采桑叶是吧?
这病人说,是啊,我家桑树特多。
老先生说,桑叶给蚕吃,桑枝你把它剁回来,切成一小节一小节,然后放在锅里,略微炒香熬水喝。
如果血压不能很好降下来,还可以用桑叶桑枝一起煎水,在睡前泡脚,引气火下行。
这妇人惊讶地问,这么简单,都不用药物,也不花钱?
老先生说,桑枝就是药物,你上药店买就要花钱,你自己有就动动手去采,何须花钱呢?
《景岳全书》中记载,用一味桑枝熬成膏药,都可以治筋骨酸痛,四肢麻木。
《普及本事方》单用桑枝一味煎服,治风热臂痛。
这妇人又说,那我该花什么呢?
老先生说,你就多花点心思吧,把注意放在饮食上面,别贪嘴,别吃撑,你身体胃肠压力减轻,周身血脉压力也会减轻。
这妇人回去后,就按老先生说的做,吃了一周的桑枝汤,不单双手痹痛跑光光,就连头晕也不再发作,一去量个血压,居然在没吃降压药的情况下,恢复了正常。
她兴高采烈说,人家都说高血压难治,怎么我这么快就治好了呢?
小指月说,只因她这高血压是简单的饮食堵塞所致,把饮食习惯稍微改改,再用点桑枝,既治痹痛,也能平肝降压,身体很快就好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本事方》曰,张杲常病两臂痛,服诸药不效,一医教取桑枝一小升,细切炒香,水三升,煎取二升,一日服尽,数剂愈。
作者:曾培杰、陈创涛
文源:罾事物语
转自岐伯有道本号所发布的文章大多精摘自网络公开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若涉版权立删。
防己减肥降脂-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4
秦艽外通经隧内导二便-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3
路路通通乳通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2
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皆有毒之品-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1
海风藤.青风藤通经入络-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0
松节提高免疫功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19
伸筋草.寻骨风-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18
木瓜祛湿利尿.蚕沙升清降浊-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17
蕲蛇.乌梢蛇治诸风顽痹-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16
乌头治顽固风湿痹痛-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15
威灵仙走窜消克-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14
风药悍将独活-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13
千金子治积聚痰饮-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12
巴豆治冷积寒泻-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11
牵牛子退小儿食积发热-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10
商陆治一切肿毒-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9
甘遂.大戟.芫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8
松子仁润肺滑肠-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7
郁李仁开气机通六腑-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6
火麻仁延年益寿-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5
芦荟清热泻火-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4
番泻叶只宜暂用-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3
芒硝碎大便-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2
大黄通补两用-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三册-1
胡黄连消疳热-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8
银柴胡退虚劳潮热-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7
地骨皮除更年期潮热-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6
白薇疗骨蒸低热-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5
青蒿治疟要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4
水牛角治狂躁-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3
紫草乃麻痘专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2
瘀热在里用赤芍-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1
丹皮凉血活血-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0
玄参主热风头痛-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9
生地滋阴补水-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8
绿豆解百毒-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7
四季青退火消炎-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6
白蔹-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5
千里光治热毒眼盲-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4
熊胆不得已方用-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3
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2
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1
鸦胆子治毒痢蚀赘疣-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0
药食兼备马齿苋-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9
白头翁治热毒血痢-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8
木蝴蝶清肺利咽(玉蝴蝶)-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7
青果生津止渴-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6
射干.山豆根.马勃-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5
败酱草治腹痛痢疾-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4
肠痈要药红藤-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3
金荞麦消顽固疳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2
鱼腥草洗肺污垢-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1
土茯苓治梅毒疮-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0
漏芦下浊阴-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9
拳参一味乃宫血清宁-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8
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7
紫花地丁、野菊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6
蒲公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5
贯众除诸毒-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4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3
从头到脚话穿心莲-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2
一味连翘治风温感冒-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1
仙方活命金银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0
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9
白鲜皮皮肤科专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8
苦参治心腹邪热-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7
秦皮治疗红眼病-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6
龙胆草泻肝胆火-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5
黄柏-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4
黄连为病目之仙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3
黄芩泻肺火而最妙-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2
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1
决明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0
夏枯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9
栀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8
鸭跖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7
竹叶与淡竹叶之辨-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6
治渴圣药天花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5)
芦根医三焦水热-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4)
知母.你可曾知道母亲之心-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3
寒水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2
石膏退热之秘-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第二册-1
木贼草散热退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8
浮萍解表通水道-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7
淡豆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6
葛根解肌丰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5
升麻解百毒-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4
胁痛用柴胡-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3
发散风热蔓荆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2
菊花延年药-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1
桑叶防治红眼病-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0
息风止痉用蝉蜕-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9
风温咽痛牛蒡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8
薄荷煎汤洗漆痒-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7
开胃消食话胡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6
鹅不食草去眼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5
苍耳子走督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2
去头屑止头痒-11-藁本-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0-细辛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白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羌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防风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荆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香薷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生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紫苏)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2(桂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麻黄)
总目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