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患者男性,33岁,腹泻多年,每天排便3~5次,溏薄,有少量黏冻,无血,进食生冷食物后更容易腹泻,有时左下腹疼痛,解大便后能缓解。近3月大便不畅,费力难解,3~4天一次,无便血。
人一直比较瘦,但近几个月无明显体重减轻,胃口一般。
分析
患者为年轻男性,腹泻多年,近来又便秘,有时候腹痛,首先考虑肠功能紊乱,就是肠易激综合征可能性大。
该病是肠道功能性疾病,可以腹痛不适、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发生。
目前肠易激综合征用RomeⅣ标准诊断,主要症状为腹痛伴排便习惯(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改变,病史长达6个月以上,近3个月内平均发作至少1日/周。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
其可能原因:肠道敏感性增高,肠道动力紊乱,肠道菌群失调,对某些食物不能耐受,心理因素等等。该病肠道无器质性病变,如糜烂、溃疡、癌症等,因此,诊断该病必须排除器质性疾病。
进食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大量饮酒都易诱发肠易激综合征发作。
心理压力过大,会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使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内脏敏感性增高、胃肠运动功能紊乱、分泌失调,从而引发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
内脏敏感性增高,通俗地讲就是患者胃肠道过于敏感。患者对正常生理反应可感到不适,如胃肠蠕动本是正常生理反应,但患者可感觉到胀痛不适;对伤害性刺激呈现强烈的反应,如患者腹部受凉或进食寒冷食物后肠道蠕动明显加快,发生腹痛、腹泻。
肠道菌群失调。人类肠道中有超过万亿微生物,这些肠道微生物影响着我们的生理、代谢、营养和免疫功能。研究发现,大多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有害菌增多,益生菌减少,从而导致腹痛、大便异常。
对食物不耐受,比如麸质(小麦、大麦类食物)、乳制品、鸡蛋、花生、海鲜,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也很常见。这些不耐受可能是食物过敏,也可能是慢性的不耐受。
患者腹泻多年,近来又便秘,有时候腹痛,已达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为腹泻便秘混合型。但需要排除器质性病变。
年轻人炎症性肠病发病率较高,结合患者的情况,尤其溃疡性结肠炎难以排除,必须做全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结肠癌虽然以中年以上好发,但近几年来发病年轻化,35岁左右患结肠癌的明显增多,尤其患者开始腹泻而近来便秘,更有必要做一次结肠镜检查以排除。
其他如小肠多发性溃疡,需要胶囊内镜检查才能明确,但从患者的情况来看可能性更小。
从中医角度,吃生冷刺激食物容易拉肚子,属于寒性体质,治疗时必定大量使用燥热类药物,使腹泻好转反而便秘。
另外,患者一直比较消瘦,吃不胖,这与你消化吸收不良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体质关系,与遗传有关。
建议
1.做全结肠镜检查,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2.首先调整饮食,不要吃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吃油腻过多食物。排便不畅时多吃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多进食蔬菜水果粗粮,多喝开水,但腹泻期间且要相应减少,否则腹泻加重。要避免腹部受凉。强调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舒缓运动,不是剧烈运动,目的是放松心情,调节植物神经,由此可降低患者内脏敏感性。
3.双歧三联活菌胶囊2粒每日3次饭前口服,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腹痛腹泻便秘,需连续服用2~3个月。
4.对症治疗,腹泻期间可加用:曲美布汀2粒每日3次饭前口服;便秘期间,可服乳果糖每天1支口服以通便。
作者:王伯军来源:王伯军大夫谈消化
消化界长期征稿:原创稿件及特约作者招募!
投稿邮箱:DDP
high-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