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莹
编辑:寸心
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双侧慢性外眼疾病,患者可出现眼睛痒、怕光、结膜充血等多种不适症状,感觉颇为难受。主要影响儿童和年轻人,在春季最为常见,受累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外眼疾病,其主要症状为瘙痒、流泪、畏光和黏性分泌物。
本病发病原因不清,可能与特应性反应有关,有季节、环境和种族倾向。
临床表现
过敏性结膜炎的典型特征为双侧上睑结膜的巨大乳头,但有时也会出现于角巩膜缘区的结膜,最主要的症状是眼部的持续性瘙痒,在白天经过如灰尘、杨树毛、花粉、头皮屑、亮光、风、汗渍和揉擦等各种刺激后,晚间明显加重。
还可以伴有其他症状,如疼痛、异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和眼部出现黏性分泌物。
1.结膜的改变
睑结膜和球结膜是结膜炎的主要受累部位,在上睑结膜出现铺路石样的乳头反应,乳头有时会发生融合。
这些位于睑结膜的乳头呈多角形,头部扁平,肉眼检查清晰可见,裂隙灯下可见乳头直径在1~8mm,彼此相连,每个乳头都具有1个中央血管,荧光素可使乳头顶部着染,在乳头之间及其表面常有一层黏性乳白色分泌物,形成黏性假膜,在受累的结膜区一般观察不到滤泡反应。
角巩膜缘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角巩膜缘区的胶质样结节或隆起,大多位于上1/2的角巩膜缘区,呈赘疣状的小白色斑。
2.角膜的改变
结膜炎患者,角膜受累的程度可作为疾病严重程度的指征,眼睑型或混合型结膜炎患者都存在角膜的并发症。
表层上皮型角膜炎是常见的角膜表现,主要表现为在角膜上1/2存在点状暗灰色浑浊、似粉尘状,这些点状混浊可以破溃并发生融合,形成较大的糜烂,即为春季斑、盾形溃疡。
也可发生基质型角膜炎,最常见的角膜变性改变是假性老年环,这种弧形表层基质浑浊主要位于角膜周边部,有时会发生溃疡。假性老年环常伴有新生血管进入角膜周边部,形成角膜上方血管翳。
3.外眼的改变
常见的体征有上睑下垂,可能与继发性乳头肥大造成眼睑重量增加有关,有时也可观察到下睑皮肤发生过度的皱褶。
过敏性结膜炎的检查
1.结膜细胞学刮片:有助于变应性眼病的诊断。在结膜刮片的吉姆萨染色,如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或嗜酸性颗粒,将提示局部有变应性过程发生,结膜活检组织在电镜下发现有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或)嗜酸性粒细胞颗粒,也具有相同的临床价值,利用电镜技术可以对肥大细胞及其颗粒进行鉴定和计数。
2.泪液组成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泪液内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数量增加,提示存在变应性状态;结膜炎患者的血清和泪液中IgE的水平高于正常。
过敏性结膜炎的诊断
根据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双侧性的结膜慢性炎症、发病具有季节性、多常见于儿童和青年人、临床表现的特点,同时结合结膜炎的典型特征——双侧上睑结膜的巨大乳头,不难确定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需要与下列眼部疾病相鉴别。
特应性角结膜炎
(1)多发于青少年及中年人,多为常年性,比春季结膜炎病程长;
(2)患者的眼睑常有慢性眼睑炎和湿疹,常引起结膜瘢痕、上皮下浸润和下穹隆缩窄;有小乳头,角膜新生血管化通常位于深层,分泌物多为水样。
2.枯草热性结膜炎
又称季节变应性结膜炎,与抗原接触后迅速发病,主要表现为结膜充血、结膜水肿和偶发眼睑水肿。患者常伴有变应性鼻炎或鼻窦炎,很难观察到角膜的改变。
3.巨乳头结膜炎
主要与配戴接触镜有关,其他的刺激因素还有配戴义眼,埋藏缝线暴露,其上睑结膜的乳头反应和黏液的产生非常类似结膜炎,当去除刺激因素后,巨乳头结膜炎的症状和体征将明显减轻或消失,通过病史分析和仔细检查可以进行鉴别诊断。
4.接触性结膜炎
因使用药物诱发超敏反应而造成的化学性(或毒性)结膜炎也可产生类似结膜炎的症状和体征。化学性结膜炎的乳头反应并不剧烈,下穹隆结膜易受累。
5.沙眼
(1)沙眼可以引起结膜瘢痕、滤泡性结膜炎和Arlt线(水平方向的上皮下纤维化);
(2)结膜刮片无嗜酸性粒细胞存在。
6.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1)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特征为明显的结膜充血,以穹隆部和睑结膜为重;
(2)结膜分泌物多,早期为浆液性,随之变为黏液脓性,常使上下眼睑睫毛粘集成束,涂片或培养可检出细菌。抗菌治疗有效。
7.包涵体性结膜炎
(1)由沙眼衣原体的一株所引起。患者有在公共游泳池游泳史,结膜高度充血,有显著乳头肥大和滤泡增生,滤泡以下穹隆部尤为显著;
(2)早期有较多分泌物,可有全身症状,发热,疲乏和上呼吸道炎;
(3)结膜刮片检查可见有包涵体。
预后
过敏性结膜炎大多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其临床病程在2~10年。结膜的改变最终会消失,遗留一些无症状的瘢痕。反复发作的儿童可以提早预防用药。一旦患上过敏性结膜炎,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要及时治疗,如治疗不及时可能对视力造成影响。
喜欢我,就点一下“在看”
原创授权服务请联系--或者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