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陆游诗多,一生写诗上万首。但如果只考虑产量,乾隆皇帝可比陆游多不少,据统计,皇帝一生竟写诗四万多首,尽管作品平庸,但也不乏好诗,比如纪念发妻富察氏的悼亡诗。诗中写道:“心内芳型眼内容,但相关处总无悰。思量不及瞢腾睡,犹得时常梦里逢。”富察氏去世后,皇帝日夜思念,心里眼里都是富察皇后。
富察皇后都说乾隆爱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喜欢异域风情的香妃,但其实,乾隆最爱的是他的发妻——富察皇后。雍正五年,当时还是四皇子的乾隆与富察氏成婚,此时的他们还未满十八岁。小小年纪的他们,有着非同寻常的家族背景,弘历出生皇室,自不必多说。富察氏的背景值得说一说,她虽没有皇室背景,却也是当时京城内的豪门女子。努尔哈赤起兵时,富察氏的先祖跟随清太祖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富察氏的爷爷是康熙在位时的户部尚书,大伯是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内务府总管大臣,二伯和三伯也是当时朝廷内的高官。
《延禧攻略》中的乾隆和富察氏富察氏嫁给弘历后,细心料理府内事物,不仅孝敬婆婆,而且与其他侍奉弘历的姊妹们和睦相处。富察氏虽出生豪门,却有勤俭的美好品质。即使后来弘历即位,也一直保持节俭的生活态度,据《清史稿》记载,富察皇后平时的打扮非常朴素,几乎不用金银珠宝,给后宫嫔妃们做了很好的表率。乾隆皇帝对富察氏的品性非常满意,认为自己能专心国事,皇后功不可没。
这么一位完美的皇后,却英年早逝。她究竟经历了什么呢?为何连四十岁都没到就离世了呢?据史料记载,乾隆十三年,乾隆和富察皇后东巡,在此期间,富察皇后得了风寒,随后去世。这就有点奇怪了,年纪轻轻的皇后,怎么会因为小小的风寒就去世了呢?而且在当时风寒不算是大病,身边的御医绝对能医治好,皇后为何去世的如此突然?
《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后根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十三年,华东地区还处于早春时节,容易出现倒春寒,而且阴雨不断。东巡结束,乾隆打算回京,但此时,富察皇后染上了风寒。为了皇后安心休养,乾隆决定暂时不回京。几日后,富察皇后觉得身体有好转,劝乾隆别耽搁太久。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至德州水城,忽遭变故,病情加剧,终告不治。大多数人可能以为,风寒夺走了富察皇后的生命。其实不是,风寒只是压死皇后的最后一步,在未得风寒之前,富察皇后的身体就已经大不如以前了。富察皇后的身体为何如此虚弱?在此之前她又经历了什么呢?
富察氏身体虚弱的原因非常多,其中一项必不可少,那就是关于生育的问题。去世时的皇后仅三十七岁,在这三十多岁的日子里,富察皇后一共生育过四个子女。分别是皇长女、皇次子永琏、固伦和敬公主、皇七子永琮。在乾隆还是皇子的时候,富察氏才十六岁,在此后的四年中,富察氏生育频繁,仅四年,就生下一位儿子,和两位女儿,差不多一年生育一个子女。频繁生育伤害了富察氏的身体,何况那时候的她,还只是个未满二十岁的小姑娘,估计青春期都没有过完。最后一个女儿出世后,富察皇后就没有再生孩子,直到三十多岁,才有了皇七子。
《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后频繁生育的确损害了富察氏的身体,但凭借当时的医术,还是有调理好的可能。对富察氏来说,最要命的是精神上的伤害。皇长女是富察氏的第一个孩子,初为人母,定喜不自胜,但天不遂人愿,皇长女还未满两岁时,就去世了,富察皇后的第一个孩子就这样没了。
皇次子永琏是乾隆的嫡长子,天资聪慧,才智过人,乾隆和富察皇后非常喜欢这位皇子,对他寄予厚望,乾隆非常想把皇位传给永琏,甚至连传位诏书都提前写好了。但老天爷还是没有放过富察皇后的儿子。乾隆三年,永琏去世,年仅九岁。乾隆怀着悲痛的心情,把事前准备好的传位诏书公之于众,将永琏的葬礼按照皇太子的标准实行。随后,永琏被追封为“端慧皇太子”。女儿没有了,儿子也没有了,此后的富察皇后,怕是度日如年,郁郁寡欢,很久都没有再生子女。
直到乾隆十一年,富察皇后生下皇七子。虽是排行老七,但因为是富察皇后的孩子,太后非常宠爱这个孙子。但这一回,还是没有逃过伤痛的结局。乾隆十二年,年仅两岁的皇七子出了水痘,随后去世。四子三死,连一个儿子都没有留下。此时的富察皇后已经三十六岁了,很难再生育自己的孩子。这种悲痛怕是一般人体会不了的。
《延禧攻略》中的乾隆与富察皇后为了缓解富察皇后的丧子之痛,乾隆皇帝在次月携皇后东巡山东。皇帝是好意,但朝廷安排的行程太多了。仅十来天的功夫,就祭孔庙,登泰山,游趵突,赏明湖。身子本就虚弱的富察皇后怎能受得了呢?而且天气阴湿,乍暖还寒。内心忧郁加上感染风寒,富察皇后不堪重负,病死他乡。
发妻去世,乾隆无比悲痛。百官听闻噩耗,都纷纷写奏折,表达悲痛,请求回京给棺椁叩头。但此时的乾隆已经无心细看,只写个“览”,有时什么都不写。但这不代表乾隆不看重,据说,如果满族地方官不对此事上奏,不表哀思,乾隆是不会放过他们的。因此受到牵连的官员有五十多人。由此可见,乾隆是多么看重富察皇后。说她是乾隆最爱的皇后,绝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