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术德生
年初秋,济南大明湖明湖苑内座无虚席。山师的顾广梅教授解读山东著名作家张炜的长篇小说处女座《古船》。惊叹于张炜先生年轻时期没有条条框框的元气充沛的讲故事水准,敬仰于他深不可测的多元文化功底,折服于顾长梅老师独具慧眼如数家珍妙语连珠的解读魅力。
听众们被深深迷住了,全神贯注,如痴如醉,人人参与其中,谈感受,说心得,思想火花熠熠四溅,令人应接不暇,脑洞大开,回味无穷。大明湖的夜色如此迷人,那是因为我们在一起品尝了一顿无与伦比的文学艺术盛宴之故。
犹记得十年前我曾经有一个美好愿望:再上一次真正的大学,重温那些世界经典文学名著。今天,心想事成。顾长梅老师把《古船》列为尼采读书会重温世界经典文学系列的开篇,一开始出乎我的意料,但在听完分享后我羞愧于自己的浅薄与无知。我志于哲学,却夙短于文学,这次要郑重地补上这一课。感谢顾老师,感谢张炜先生,感谢文学,让我再获精神重生之喜悦。‘’海佑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我们文学的春天在年初秋的大明湖也悄然开启。
年的春天,在省图大众讲坛,听梁漱溟的幼孙梁钦宁讲他的爷爷梁漱溟和他的民国朋友圈。梁漱溟先生是我最喜爱思想家之一。梁钦宁讲祖父梁漱溟评价蔡元培的历史功绩:不在学问,不在事功,只在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股大潮流,影响到全国,收获于后世。
中学学历的梁漱溟何以被蔡元培聘入北大讲哲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梁漱溟是有他的独立的哲学学术专著《究元疑决论》,拿作品说话才是硬货。在年批孔浪潮中,他入北大还说了一句斩钉截铁的话:我来北大是替释迦和孔子说个明白的。“文革”时的批孔运动中他拒不写悔过书,引用孔子的“三军可以夺帅不可夺志“来表明自己的坚定立场。
这场讲座中有四处不容忽略的史实:一是梁漱溟生在官宦人家书香世家,梁家是元朝忽必烈第五个儿子的后代,梁幼有家学但未学四书五经,但接受了当时的新式教育,他的父亲给予他的是宽放的教育环境;二是梁钦宁提出了孙中山的一个历史污点,他在反对袁世凯的斗争中曾秘密与日本人签定了一个《中日盟约》(原件在日本国的外务省档案馆);三是对“文革”时冯友兰的声明书梁漱溟打了大大的红叉,说这肯定不是冯的真心话;四是在三十年代西洋人认为梁漱溟才是中国唯一的哲学家,因为只有他的学问是独创性的,其他人木有独创性。五是年夏天梁启超坐小汽车来到梁漱溟家,主动登门拜访26岁的梁漱溟。
独立思考,表里如一是梁的座右铭,针对学术的多元追求我欣赏梁漱溟和而不同的主张:我是没有敌人的,天下肯干的人都是好朋友,我们都是一伙子。不信任人,是最不对的,人在直觉上都自然会找到对上去,最好任凭大家自己走走,自然走对。人都是要求善求真的,并且他都有求得到善或真的可能。不要强众从我,要允许人家求,只怕不求,求则得之。因为世人在世间走,都是盲人摸像呢。
年春,在市新图书馆“民国人物回眸之--林语堂的人生智慧”读者沙龙上,主讲人曹艺抛出一个问题:怎样理解林语堂的人生智慧?她给出了八个字的答案:率性,自然,坦白,真实。我对这个答案打了七五折,加了两个字:驾驭。
林语堂的一生驾驭好了集中于他自身的一团矛盾:中西文化的矛盾,闲适与斗争的矛盾,幽默与讽刺的矛盾,不涉政治与不得写涉列政治文章之间的矛盾,而驾驭好这一团矛盾的核心与基础是他终生坚持的精神自我。
林语堂的人文立场归于自救:他与鲁迅(救世情结)的友谊“合-分-和”的过程是最好的注解了。林语堂关于文人的一个观点我极为欣赏:我劝诸位不要做文人,因为做文人非遭同行臭骂不可,但是有人性好文学,总要掉弄文墨。
既做文人,而不预备成为文妓,就只有一道:就是带一点丈夫气,说自己胸中的话,不要取媚于世,这样身份自会高。要有点胆量,独抒己见,不随波逐流,就是文人的身份。所言是真知灼见的话,所见是高人一等之理,所写是优美动人的文,独来独往,存真保诚,有气骨,有识见,有操守。这样的文人是做得的。一人必有一人忠实的思想主干,文字辞藻都是余事,这样的文章也是做得的。这段话好像在哪儿见过是吧?对了!这就是我们读书会的宗旨核心。
年夏,在山大听孙周兴教授演讲《艺术与哲学的换位》——尼采之后的德国文化变局。我第一个提问,作为个体的中国人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哲学?他给出两个建议:1.个人主义的哲学;2.必须对当下这个技术统治的时代做出自己的反映。
年冬,在山大听李汇老师讲卡夫卡和《城堡》。卡夫卡的一生中只有一个朋友:布罗德。但布罗德却是天才的终生挚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她从哲学角度解读卡夫夫及其作品:1.“被抛”状态:存在而且不得不存在(海德格尔)2.追寻意义:“上帝死了”(尼采年)之后人的存在,普遍意义失落之后对于意义的追寻。人永远在生成之中,只有死亡,才能使存在终结。
从我们自己之中追寻存在的意义,甚至从我们自己之中创造存在的意义。道路是否正确,总是只有到目的地才能看清,我们总是在路上走着。我的认识是悲观主义的,但我的意志是乐观主义的。
作者简介:术德生,行走在铁路线上的阅读达人,思辨悦读慧、尼采读书会的发起人。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