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诗词里的夏风吹到了济南,哪句最能打动你

 古语说,夏日是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

  而我说,夏日是

  荷最红、柳最绿、最诗意的济南

  绿树阴浓夏日长

  一起到诗词中济南,沐浴夏日的清凉

  见荷

  摄影:王琴

  每年6-8月,是荷花盛开的季节。

  荷花作为济南的“市花”之一,

  在济南,夏天不赏荷就有点说不过去。

  摄影:张兴

  夏风微拂,朵朵荷花竞相绽放。

  荷花娇媚,荷叶挺拔,两者相得益彰。

  倘若是能坐在大明湖的画舫中赏荷花,

  岂不更是美事一桩。

  摄影:钟福生、张兴

  每年夏天,荷花都不曾缺席。

  因为它的“守时”,

  所以每当看到荷花的时候,

  都会让在外的游子想起家乡,

  想念家乡的亲人。

  吃瓜

  摄影:斩云剑、陈彦

  到过济南才知道,

  白朴的这首《天净沙·夏》有多写实。

  云收雨停,雨过天晴。

  大明湖的水面增高,

  增添了些许波澜,

  超然楼显得比平时更高了。

  湖水让人感觉到比平时更加凉爽,

  雨后的瓜也似乎显得比平时更甜了,

  绿树的树阴一直遮到一个个的屋檐下面。

  《忆王孙·夏词》

  李重元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

  沉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摄影:邵凯

  在济南,要说夏天的美事之一,

  莫非享用放在泉水里冰镇的西瓜。

  再用蒲扇扇着小风,

  躺在袭着凉意的竹床上,

  做一个悠长的午梦,多么惬意。

  听雨

  摄影:李锋

  夏日的疾风骤雨,

  总在夜深人静之时,

  匆匆到来,匆匆离去,

  只留下断云流月,

  好像刚刚的风雨侵袭从未发生似的。

  摄影:李锋、陈彦

  夜雨之后必然是全新的城市,

  就连落雨之前低空盘旋的鸟儿,

  也会重新回到碧空翱翔。

  这首词道出了生命的灵动和喜悦,

  济南的夏天,也是鸟雀飞翔的乐园。

  摄影:刘银刚、钟福生、李锋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不仅是鸟雀的灵动,亦有花木的灵动。

  荷花亭亭,出水高洁,

  水波澹荡,生机盎然。

  一个“举”字,

  更使得静态的画面一霎鲜活起来。

  水清荷圆,池水清澈平静,

  透露出一种清新而圆满的美好。

  蝉鸣

  摄影:魏华、刘银刚

  绿树阴浓之时,

  树上的新蝉已开始鸣叫了。

  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里说: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

  秋听虫声,冬听雪声……

  方不虚此生耳。”

  摄影:魏华

  夏日听蝉,

  不同的人能品出不同的人生况味。

  摄影:王琴

  虽说已是中夏,

  但这首东坡词中的景象

  我们依旧可以寻得到。

  葱绿的槐树、垂条的高柳、

  新蝉低沉的鸣声。济南亦随处可见。

  摄影:陈振、李锋

  “薰风初入弦”这句更是一绝,化用了舜歌《南风》的典故,意为温暖舒适的南风开始到来,从整体来看,这两句构成了一幅幽静清凉的庭院画卷。

  倘若再有一树盛开的石榴花,这庭院里的夏日气息便更浓厚了,人的心情也更开阔了。

  夏风

  摄影:刘银刚

  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

  风儿一吹,送来凉爽,

  人也会变得心情舒畅。

  而夏天的风中,总是携带着花木的清香。

  摄影:刘银刚

  夏夜虽短,

  但还是不吝啬轻柔的晚风。

  吹过我们耳畔的风,

  还有树叶的沙沙声,

  都是自然的低语。

  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在晚风中一夜好梦。

  鱼动

  摄影:刘宏滨、邵凯

  这首诗是不是连小朋友都很熟悉呢?

  池中的鱼儿给诗意的景色

  增添了几分童趣,

  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泉水清澈见底,鱼身上的纹路,

  还有鱼吐出来的泡泡,

  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摄影:刘宏滨、邵凯

  趵突泉的“大胖鱼”你还记得吗?

  虽然不能实现垂钓的心愿,

  但是观鱼的体验感十分生动。

  济南的各个泉都有自己的专属锦鲤,

  趵突泉对面的五龙潭,

  里边的鱼也不“瘦”!

  摄影:张兴

  一条条锦鲤晃着肚子,

  摆着尾巴,游来游去,非常有趣。

  鱼言鱼语:虽然我肉多,但我很灵活!

  温馨提示:为了鱼儿的身心健康,观鱼不喂鱼。

  济南的夏日有很多乐趣

  赏荷花、看游鱼,听雨声和蝉鸣

  都是夏日赋予我们

  平凡生活里的诗意

  (爱济南记者:宋嘉祎?来源: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huiz.com/hybzz/118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