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丨这些春季流行病要当心,可以这样预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水痘。常见于2-10岁的儿童,水痘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红眼病

一般指急性结膜炎正常情况下,结膜具有一定防御能力,但当防御能力减弱或外界致病因素增加时,将引起结膜组织炎症发生,这种炎症统称为结膜炎。按病程可分为超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结膜炎。

传播途径:最常见为眼--手--眼的传播。另外接触病人用过的毛巾、手帕、洗脸用具、电子游戏机、电脑的键盘等,或到病人接触过的泳池、浴池等地方游泳、洗浴,都有可能感染此病。

主要症状:在早期,红眼病患者通常会觉得眼睛很痛,眼睛赤红,眼周肿胀,易流泪,不敢见光。

易感人群:小孩及老人。

预防措施:如发现红眼病,应及时隔离。注意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传播途径:与人群密切接触、分泌物,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饮食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主要症状: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易感人群: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

预防措施:流行季节教室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勤洗手,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品进行消毒。

各位家长请注意

以上病例传播途径,均是通过空气传播。

在春季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希望家长配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

加强通风,保证空气清晰。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口集中的公共场所。

如有发烧等症状,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关于H7N9禽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专家认为,根据目前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结果,未提示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人传人能力。

危害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重症肺炎病例常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导致死亡。

传染源

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目前,大部分为散发病例,有数起家庭聚集性发病,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医院感染的发生。

高危症状、体征

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或呕吐等症状。

发热

咳嗽

腹泻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常快速进展为ARDS、脓毒性休克和MODS。少数患者可为轻症,仅表现为发热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除此之外还要参考实验室检查。可参考下图。

生活预防: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介绍,尽管感染的来源及传播模式尚不能确定,但采取以下措施是预防感染的有效举措:

现在吃肉类产品(如禽肉和猪肉产品)请做到:

煮熟!煮熟!

煮熟!!!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官方网站公布,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加热至65℃30分钟或℃2分钟以上可灭活。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所以吃煮熟的食物不会传播流感病毒。烹调时使用的正常温度能够使流感病毒灭活(食物所有部分达到70℃—“滚烫”—没有粉色的半生部分),因此吃正确制备及烹饪的肉是安全的,这包括家禽和猎鸟。

不食用患病和因病死亡的动物。

在出现疫情的地方,只要肉类产品在制备过程中是经过适当烹调和处理的,便可安全食用。食用生肉和未经烹调的含血食物是高危行为,不鼓励食用这类食物。

近年最流行的头号大敌:诺如病毒

近年最流行的头号大敌:诺如病毒

每年都有不少顶着新名词儿的病毒对咱的娃儿们发动轮番攻击,神马手足口、甲流早就out啦,今年最流行的头号大敌是这货:诺如病毒!

那么,诺如病毒到底是个啥?它有啥危害?又该怎样躲避它的偷袭?

诺如病毒又称为诺罗病毒、诺沃克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

诺如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寒冷季节呈现高发。在中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5%左右。

“诺如病毒”引发的感染性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

感染的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目前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但是它属于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为2-3天,恢复后无后遗症。

诺如病毒的传染性可持续到症状消失后两日。免疫期短暂,可反复感染。

一旦孩子出现感染症状,医院确诊,防止病毒继续传播。护理方面可以给孩子口服补液盐,同时注意饮食清淡、多补充维生素、多喝水。

如确认孩子感染诺如病毒,清理呕吐物须戴上手套及口罩;丢弃所有可能被污染的食物;弄脏的床单、衣物、地面、厕所等均须消毒;清理完毕后必须彻底洗手。

怎样预防诺如病毒呢?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吃生冷食品,减少去外面就餐;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及时就诊并报告所在学校和社区。

转自:广州教育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注意
北京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huiz.com/hybzz/3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