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ldquo红眼病rdquo来

这几天张女士很是闹心,与朋友出去玩了一个周末,回来眼睛就肿起来了,更让她不能接受的是两眼都有大量的黄色分泌物,擦了又出,出了又擦。不能上班不说,更让她担心的是怕传染给年幼的女儿。昨天张女士带着墨镜来我院就诊,摘下墨镜后自嘲“桃花眼妆”,并问自己是不是中招得了“红眼病”。“我平时很注意卫生的,就是前几天与几家朋友出去玩,除了游泳,没做什么。”看着她红肿的双眼和一脸的无奈,我也耐心地给她普及了一下“红眼病”的常识……

原来在年和年7月份,“红眼病”曾全国爆发过,都初发于沿海省份,后逐渐北上,期间共有数万人感染红眼病。在高发期时,眼科门诊前都排起了长龙;一些大药房治疗“红眼病”的药物脱销;年河南某地一厂矿有多名工人全部感染了“红眼病”,只得停工放假。年浙江部分学校和幼儿园也因红眼病大规模爆发而停课。……

“红”潮经过之地,人们往往谈之色变,可见“红眼病”杀伤力之强。

但其实“红眼病”并不只是一种病。“红眼病”学名叫急性结膜炎,是一类急性发病、传染性强、症状和体征明显的眼表疾病,由于眼睛发红而得名。夏秋季是高发期。它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衣原体,由于各自的特点不同,防治措施也不尽相同。主要分四种:

一、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常见致病菌有: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Koch-Weeks杆菌等。传染性强(主要是接触传染),多见于夏秋季节,可散发感染,发病急,潜伏期1—3天,两眼同时或相隔1—2天发病。发病3—4天时病情达到高潮,以后逐渐减轻,病程多小于3周。

主要的特征为明显的结膜充血(眼红)、脓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眼部刺痒、异物感、严重时眼睑肿胀,怕光、流泪,灼热感,晨起时,粘性分泌物将睫毛黏住,而无法睁眼。一般情况下,单纯的结膜炎,不会影响视力,当病变侵及角膜时,症状明显加重,可出现怕光、流泪、疼痛及视力减退等。检查时,可见结膜充血明显,表面有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可以形成假膜。球结膜水肿明显,有时可突出于睑裂外。

抗菌药物治疗有效,常用的有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或环丙沙星眼药水,妥布霉素眼药水、利福平眼药水等。最好是两种或者多种眼药水联合应用。晚上睡前涂抗生素眼膏。由于是细菌感染,抗病毒药物无效。当患眼分泌物多时,可用无刺激性的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必要时全身治疗。

医生提醒:一旦发现,医院医院的眼科门诊就治,误诊或治疗不及时,都会拖延或者加重病情。因此治疗要及时、彻底,防止复发。

二、衣原体性结膜炎

衣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可寄生于细胞内形成包涵体。衣原体性结膜炎多见于游泳池感染,常于游泳后或接触类似患者3—4天发病,单眼发病1周内累及另外一眼,眼睑水肿,结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3—4天症状明显,结膜可见大量滤泡、乳头增生。严重者可伴有角膜损害,易转为慢性,可持续数月之余,耳前或颌下淋巴结可轻度肿胀或压痛。

衣原体对抗菌素敏感,治疗效果好,常用的药物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妥布霉素、利福平及磺胺类等眼药水,氧氟沙星、红霉素、四环素等眼膏。严重时配合全身用药。

三、急性流行性结膜炎

顾名思义,急性流行性结膜炎可造成较大规模的流行。由腺病毒(DNA病毒)引起,起病急、症状重、双眼发病。潜伏期平均4—7天,多于夏秋季爆发流行。典型的表现为结膜重度充血(红眼)、浮肿,眼睑肿胀,结膜有大量滤泡生长,多数患者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有时可见结膜灰白色假膜形成。本病经过3—4周的治疗,大多数可以治愈,眼部不遗留瘢痕,视力不受影响。

治疗无特殊,局部冷敷和使用血管收缩剂可减轻症状,急性期可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如干扰素滴眼液、吗啉双胍(ABOB)、碘苷(IDU)无环鸟苷(ACV)等。抗菌素眼水(膏)无效。

四、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病原体为70型肠道病毒(RNA病毒),常于夏秋季高发,人类对本病普遍易感,无性别差异,各年龄都可发病。20—40岁的成人发病率占80%以上,本病愈合可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仍有复发可能。

本病潜伏期短(18~24小时),病程短(7~15天)。起病急,开始时可为单眼,但迅速累及双眼。出现剧烈的异物感、眼痛、流泪、怕光、结膜下出血(呈点状或片状)、眼睑水肿、分泌物为浆液性,后期转为粘液性。病情1—2天即发展到顶点,3—4天后逐渐减轻,多数患者结膜有滤泡形成,伴有上皮角膜炎和耳前淋巴结肿大。少数患者出现头痛、发热、鼻塞、喉痛等。

治疗同“急性流行性结膜炎”。有自限性。

然而,“红眼病”经过多年的发生,近年来有下列趋势:

1、常年可以散发,夏秋季高发或流行。

2、致病病原体有变异,一般常用抗生素效果差,耐药性明显,需多种药物联合,多途径给药,方才有效。

3、症状体征加剧、明显,看起来更为严重。

4、病程较长,转为慢性的较为多见。

因此,特变强调:治疗要及时、彻底、不可拖延,以防转为慢性。

并且据了解,“红眼病”的流行周期6至8年,继年,年两次全国红眼病大爆发,近年来再未见“红眼病”大爆发,多为散发。一方面相比之前,医疗卫生水平大有提高;另一方面经过两次大爆发事件后,人们的防范意识也有提高。但今夏处在流行周期之中,大家切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做好预防。预防措施得当了,发病的机会就会大大较少!

关于预防:

1、个人卫生:“红眼病”绝大多数都是接触传染,是重中之重。提倡勤洗手、洗脸和不用手或衣袖拭眼。家庭或集体生活中,最好实行分毛巾分盆,以防交叉感染。加强消毒工作,常用的消毒剂为70%医用酒精,也可随身携带免洗手消毒液。

2、公共卫生:对游泳池、浴室、理发店,以及集体单位的浴池和洗脸池要严加管理,定期定时消毒。

3、隔离传染源:急性期患者需隔离,以避免传染,防止流行。严格消毒病人用过的洗脸用具、手帕及接触的物品。车站、码头、飞机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应加强检疫工作,严禁病人外流。尤其是患者本人,应有公共卫生和公德意识,要自我隔离,防止传播。

4、在确定病原体前,切不可乱用“预防性眼药水”,以免出现交叉感染。

最后,全社会要高度认识到本病的危害和后果,要自觉学习本病的有关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即要做到自身不被传染,同时也要做到不要把病原体传染给别人。

再次提醒下列为常见“红眼病”传染源:

1,“红眼病”病人;

2,“红眼病”人接触过的物品:电脑键盘,钱币,毛巾等;

3,不洁净的游泳池水。

作者:刘春民博士,眼科主任医师,深圳斜视与小儿眼科专家,现任“医院副院长,首席专家,医院集团质量总监”。(医院首席专家,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联系,

刘春民,张菡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小孩白癜风初期症状
小孩白癜风初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huiz.com/hybzz/3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