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游泳超甜
中小学“人人学游泳”正在各大游泳场所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为了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保障学生及消费者健康安全,近日县卫健局联合县人民检察院、县文广旅体局,根据各部门职责,有针对性地对各游泳场所进行了监督检查。
卫生监督员们重点检查:
游泳场所是否持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是否亮证经营接受监督、是否按照规定执行游泳者健康承诺制度、是否按要求维护泳池池水及浸脚池水;是否按照规定开展水质自检及公示、机房内自动加药系统是否正常使用、在线监测系统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等等。
检查自动加药系统使用状况
在线监测设备查看泳池相关数据
查看游泳者是否填写健康承诺制度
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未亮证经营、未及时公示水质检测结果等问题,卫监君责令游泳场所立即整改。
第三方检测公司技术人员对泳池水、浸脚池水进行采样并检测
现场监督检查的同时,县卫计监督所还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对各游泳场所泳池水、浸脚池水余氯进行现场检测,并采集池水送实验室进一步检验。待检测公司出具《检验检测报告》,我们将第一时间向社会公示检测结果,并对检测不合格的游泳场所进行立案调查,查明确实存在违法行为的一律给予卫生行政处罚。
虽然卫监君为大家严把“水质关”
但小编还是要提醒大朋友、小朋友们
在享受清凉的同时,别忘记预防“红眼病”!
01
游了个泳
怎么就得红眼病了呢?
首先,一般大家去的是公共游泳池(有私家泳池的,那打扰了),如果泳池不及时换水,水体不流动很容易滋生各种细菌和病毒。
除此之外泳池还可能存在漂浮的皮屑、头屑,口水甚至体液。而且如果是室外泳池的话,还可能有树叶、虫子及水管口附近的污垢。
然鹅,很多人去游泳,没有佩戴泳镜的习惯,或者小朋友游泳时玩着玩着就把泳镜给摘了,所以,当我们的眼睛没有保护时,就不可避免要接触到水和水中的病原体及杂质。
这就很容易引发眼睛疾病,最常见的是红眼病(即急性结膜炎),大多数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眼部充血(即红眼睛),还会导致急性结膜炎并发症。
02
近视人群游泳时,如何佩戴眼镜?
对于近视患者来说,戴着眼镜游泳不方便,摘了眼镜又看不清楚,是否可以选择佩戴隐形眼镜游泳呢?答案是NO!这种做法会招病上门。
一般人佩戴的是软性隐形眼镜,它可吸收池中化学物质和微生物,刺激人眼角膜、结膜,导致眼睛感染。因此,游泳时千万不要佩戴隐形眼镜。
最安全的办法就是佩戴有度数的游泳镜。具体度数可以借鉴公式:泳镜的度数等于近视度数加上散光度数的一半,再减去50度至度。比如,一个人近视度,散光0度,那么适合他的近视泳镜就是度至度。
此外,两只眼睛近视度数不一样的人,在选择近视泳镜时,要坚持“就低不就高”的原则。
03
不慎感染“红眼病”,该怎么做?
医院治疗吗?
在游泳池里游泳,因受到消毒剂的轻度刺激而引起的眼睛微红症状,常常数分钟至数小时以后就会自行消失,医院治疗。
但如果症状有加重趋势,感染了急性结膜炎(即红眼病),不要擅自点滴眼药水,以防感染加重,医院检查及治疗。合理选择眼药,具体用药应根据医生要求。
不论眼药水还是眼药膏均应专人专用,以免交叉感染。治疗过程中要停止游泳,避免病情加重或传染给他人。
此外,还需注意:
①不宜戴眼罩,以免造成眼内湿度增加,病菌繁殖更快,分泌物不易排出,影响疾病恢复。
②保持眼部清洁,避免光和热的刺激。
③少用眼,也不要勉强看书或看电视。
红眼病“好了”,也别马上去游泳!小孩治疗红眼病的时间比大人快,一般3天左右就能好,但病毒还会存于眼里1-2周,其间依然可能发生接触性传染。所以,此时同样不宜去公共泳池游泳,以免传染他人。
04
游泳时,该怎么保护眼睛?
选择水质好,及时换水和消毒的正规泳池。
佩戴合适的泳镜,避免水和眼直接接触,泳镜专人专用,以免引起交叉感染。在游泳过程中,泳镜进水后不要用手直接揉眼,要及时用清水冲洗眼睛和泳镜。
毛巾专人专用。游泳后,及时用干净水冲洗。
如果感到眼睛有不适等症状
请医院检查治疗
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来源:县卫计监督所、县疾控中心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