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传染病:如秋季腹泻,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好发于六个月到二岁的婴幼儿身上,腹泻,水样便,呕吐,发热等症状。
1.增强体质。这是孩子健康的根本,孩子抵抗力强,自然少生病。孩子体质的根本在于脾,秋季健脾的窍门,在于润肺。
2.保护肚脐不受冻。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因此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最容易感受寒邪风邪,并且最容易穿透弥散。肚脐,也就是我们的神阙穴,在秋季,要比夏季还要重视保护。晚上睡觉,同样要用小薄毯盖好肚脐,穿个圈起来的小肚兜就很好。白天,也要注意孩子的肚脐不受风受凉。
3.勤洗手。轮状病毒最典型的就是粪口传播,孩子每天饭前饭后,放学回家,便便之后,都要养成洗手的习惯。洗手要用流水冲,小手搓洗。
红眼病红眼病:眼睛发红,眼睛痒,流泪多,眼屎多,有异物感或畏光,通过密切接触传染。
有的病人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呈粘液脓性,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患者只要进行适当治疗,可在2周内痊愈,一般情况不会影响视力。如果细菌或病毒感染影响到角膜时,则病情加重,视力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在红眼病高发期也不要过度担心,只要做好预防措施,注意个人卫生就不会被感染。“手”和“水”是最佳传染媒介。
?要用活水(比如自来水)勤洗手,勤洗脸,尽量别去揉眼睛。身边有红眼病患者的话,只要适当隔离,不去接触他们碰过的东西,可最大程度地避免传染。手足口病手足口病:表现为手足臀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
为了预防儿童的手足口病,希望家长能做好以下几点:
No.1
勤洗手
尤其是在饭前和便后,或者是外出回家以后,一定要用肥皂水给宝宝洗手。在孩子吃东西之前,要避免接触其他患病的儿童。看护的护理员,在接触孩子之前,或者是给孩子换尿布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勤洗手,避免接触到一些污染的孩子的粪便、呕吐物,要进行妥善的处理。
No.2
做好日常清洁消毒
婴幼儿食用的奶瓶、奶嘴,或者是碗筷,都要进行充分清洗。另外,每天要做到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包括餐具)进行清洁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的卫生,还要做好通风和勤晒被褥。
No.3
避免交叉感染
在手足口病流行的季节,不要带孩子到人流密集的场所。另外,空气要保持流动通畅,孩子如果出现相关症状,要尽快去医疗机构就诊。
No.4
幼托机构注意做好对孩子的晨检
幼托机构也要对每一个入园的孩子进行常规的晨检。如果发现可疑症状,有发烧、口腔炎的孩子,要及时告诉家长,及时就医,或者回家休息。另外,对孩子的一些物品,要进行隔离和消毒的处理。
文字
参考湖南疾控、许尤佳育儿、
宁医院、医院等
图片
千库网
该文版权归广州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转载需获得授权文末留言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