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开展的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为今年当选的30名国医大师和名全国名中医授予荣誉称号。广西名中医韦贵康喜获国医大师称号,陈慧侬和黄瑾明获全国名中医称号。
据悉,国医大师评选于年正式启动,每5年评选一次,今年是第三届。全国名中医是首次评选。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院终身教医院班秀文教授之后,广西第二位荣膺国医大师的中医名家。
他主持、指导课题31项,持有“脊柱损伤性疾病与骨伤手法治疗”等多项科研成果与技术;发表医学论文篇,获得国家专利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项,医院校教材《中医筋伤学》,编著《脊柱相关疾病学》等著作26部。
他教过的学生、指导过的医生众多,至今已培养出硕士研究生名、博士研究生8名、博士后2名。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韦氏手法”,他的弟子已形成五个传承梯队,还有多名国外弟子,遍及东南亚、欧洲、美洲。
广西中医药大学陈慧侬教授师从首届国医大师、妇科专家班秀文教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不育、盆腔炎等妇科疾病的中医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不孕症上,被患者誉称“送子观音”,在广西中医妇科学界享有很高威望。
广西中医药大学黄瑾明教授被誉为“壮医临床第一人”,将流传于民间的壮医药引入医学殿堂。年,壮医药线点灸疗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瑾明是传承人。他将多年的临床应用编著成《中国壮医针灸学》,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壮医的基本理论,并贯穿到壮医针灸的临床实践中。
1
“行医救人无怨无悔”
——记国医大师、广西中医院终身教授韦贵康
虽已79岁高龄,但国医大师韦贵康仍神采奕奕,腰板直挺,坚持每周出诊6个半天,接诊患者多名。他运用韦氏手法依旧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国医大师韦贵康。
韦贵康,年出生,年毕业于河南平乐正骨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广西中医学院(现改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工作至今,先后任广西医院(现改名为广西中医院)院长、广西中医学院院长、骨伤科研究所所长。现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后导师,医院终身教授。
立志学医师从名门年,韦贵康出生在宾阳县高田乡新阳村一个农家,由于亲人的相继离世,令他萌生了学医的念头。年,韦贵康考上广西中医专科学校(今广西中医药大学)。
师从郭氏祖传正骨医术第五代传人高云峰,受到过中国创伤之父、著名骨伤科专家尚天裕的指导,从胡清潭教授那学过“人工关节转换术”等西医的新技术疗法,又向民间骨伤科专家梁锡恩拜师学艺学习开放性骨折、破伤风、骨折后遗症的独特疗法,并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精髓……从医路上,韦贵康不断求学、不断探索。
▲国医大师韦贵康为患者诊疗。陆月玲摄
突破禁区创新疗法年,在北京,韦贵康接诊了一名颈椎痛并有高血压和头晕症的顾姓患者。颈椎是特殊部位,里面有重要神经、血管、脊髓通过,曾出现过医生因推拿颈椎致人瘫痪和死亡的例子。加上高血压又是旋转手法的禁忌症,因此,韦贵康婉言拒绝为其治疗。
由于颈痛加重,患者无奈又来了。韦贵康看到患者备受痛苦煎熬,心里也不是滋味,他决定谨慎用旋转复位手法试一试。谁知效果出乎意料,当天,患者颈痛和头晕的症状减轻;5天后,患者带来感谢信:不仅治好了颈椎病,连高血压也好了。
韦贵康率领的团队针对这一“疑难顽症”,从医理和临床开辟了新的治疗之路,率先突破了合并高血压的颈椎病手法治疗禁区,创新了脊柱相关疾病理论。
▲网络图片
韦氏手法享誉杏林让韦贵康享誉杏林的是他独创的韦氏手法,包括脊柱整治三十六法、韦氏七学七术等。
韦贵康有一双厚实的手掌,大拇指比常人更粗壮,这是苦练出来的。少年时,他体弱多病,为了强身健体,苦练功夫。他身体倒立,双手撑地,来回在学校的操场上“走”;手戳沙袋,练指功和劈功,单手曾劈断4块叠放的砖。
如今他的大拇指可以对抗40公斤的力量,令很多年轻人都甘拜下风。除了手指的力量,韦氏手法还加入了现代科学理念和生物力学原理。
在治疗患者时,他的双手如同长了眼睛,在患者身上一点一按,病根在哪,椎节往哪个方向错位,都能摸个八九不离十。一推一扳,能快速正骨复位。“稳、准、轻、巧、透”,是业内人士对韦氏手法的评价。
薪火相传梯队人才由韦贵康一手创建的医院骨伤科,如今已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广西规模最大的骨科诊疗中心之一,广泛开展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治疗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
其中“韦氏整脊疗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名扬四海,在东南亚国家形成了“韦氏手法流派”,传承了韦贵康的衣钵。
韦贵康要求每个医生,让患者百分百的满意或理解。动手术费用高,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让患者多花钱还挨一刀。
同时,他还要求医生对人体正常筋骨的结构关系了解,“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心,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当选国医大师,韦贵康回顾自己的从医经历,简单总结:“行医救人,我无怨无悔。”
2
把脉女性健康,人称“送子观音”
——广西中医药大学陈慧侬教授获评“全国名中医”
近日,在广西中医妇科学界享有很高威望的陈慧侬教授,获得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选的“全国名中医”称号
陈慧侬,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批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首届“桂派中医大师”,年荣获“全国名中医”称号。
天不亮病患就来排队挂号每到陈慧侬教授出诊的日子,凌晨天还没亮,广西中医院她的挂号窗前就会排起长队。这些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求子”的。
从事临床工作数十年,陈慧侬在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不育、盆腔炎等妇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治疗不孕症,被患者誉为“送子观音”。
▲陈慧侬教授在查房。
一本相册珍藏医患情在陈慧侬的家里有一本珍藏的相册,里面放满了活泼可爱的小宝宝的照片。这些孩子都是经过陈慧侬精心治疗后孕育成功的。
“送子观音”如今已78岁,可是仍有大量的患者渴望能得到她的医治,因此,她仍坚持在临床一线。每当看到外地来求医的患者,陈慧侬还是常常给患者加号,甚至免诊查费。
为了普及和传播女性健康知识,陈慧侬先后出版了《女性奇病自疗妙方三百首》和《女性康体自疗妙方》。
▲网络图片
薪火传承发扬中医陈慧侬的弟子李卫红告诉记者,陈教授重视中医妇科的学术传承和人才培养,被广西中医药大学授予“40年教学楷模”。她大学时就师从首届国医大师、妇科专家班秀文教授,她指导和培养的学术继承人、学术骨干、硕士研究生、进修生医院的妇科业务骨干,不少已成为妇科知名专家学者。
在开展临床诊疗和教学的同时,陈慧侬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她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获科技进步奖。她主编的医学著作有3本,发表论文近40篇,为从事妇科的医疗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3
一根药线,点燃壮族医学的火把
——“壮医临床第一人”黄瑾明教授获“全国名中医”称号
一根药线,线到病除,广西壮族的药线点灸疗法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背后,作为该项目传承人的广西中医药大学黄瑾明教授付出了40多年的努力。
近日,黄瑾明获得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选的“全国名中医”称号。
黄瑾明,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首届“桂派中医大师”。年广西黄氏壮医针灸流派被列入国家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黄瑾明为代表性传承人,年荣获“全国名中医”称号。
把壮医从民间引入医学殿堂把一根浸泡过药液的线点燃,使之形成圆珠状炭火,将此炭火迅速灼灸到选定的穴位上,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目前已知能治疗的疾病就有多种。这就是壮医特色疗法——药线点灸。
这种疗法最初只在壮族民间口耳相传。年,黄瑾明等人组建了全国首家壮医医疗机构——广西中医学院壮医门诊部,从此将流传于民间的壮医药引入医学殿堂。
▲网络图片
年,南宁出现红眼病流行疫情,吗啉呱滴眼液等眼药水几乎被抢购一空。当时,黄瑾明试着利用药线点灸疗法来治疗红眼病。将药线点燃后,灼灸在患者的攒竹、鱼腰、太阳穴处,用此法治疗的一大批患者很快康复。
成为“非遗”项目传承人细细的一根药线,为何有“神奇”功效?黄瑾明介绍,壮医理论认为,人体有气道、谷道、水道、龙路、火路等“三道两路”,是人体的“传感之道”,外界的刺激,会沿着道路传导。“火为触发之物,其性迅速,感之灼热”,而药线点灸就是通过火热刺激,将药线的药效通过道路传入人体病处,进而发挥其疗效。
年,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以黄瑾明临床工作为题材的《“线”到病除》,引起轰动。年,壮医药线点灸疗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瑾明是传承人。
经过黄瑾明及其壮医学术传承团队多年的努力,壮医疗法已经从民间医学疗法的运用,成为了一门独立学科。
毫无保留传承壮族瑰宝为了更广泛地推广药线点灸疗法,黄瑾明将自己数十年的临床学术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弟子,制作了壮医针灸技术操作规范教学光碟并公开发行,让更多人掌握壮医针灸技术,使壮医得以传承和发展。
年,黄瑾明将多年的临床应用编著成《中国壮医针灸学》,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壮医的基本理论,并贯穿到壮医针灸的临床实践中,从而使壮医针灸无论是从技法还是理论,都展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他也因此被誉为“壮医临床第一人”。
年,广西黄氏壮医针灸流派被列入国家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黄瑾明为代表性传承人,传授壮医针灸疗法学术思想及经验,并形成了34人的传承队伍,队伍中有博士4人、硕士19人,并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辽宁医院互建二级传承站,在3医院建立二级传承站。
本期编辑:乐活君
来源:陆月玲、张若凡、陆婉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