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middot第一期春

春季冷热交替,气温变化快、天气干燥、过敏原增多,是呼吸道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在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预防幼儿传染病的发生。

幼儿常见春季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注意事项:饮食宜清淡,多饮水。

??????

2.急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春季发病率较高。感染红眼病后几小时内就可发病。初起眼发痒,有异物感,怕光,流泪,结膜充血,眼睑红肿。

注意事项:

①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要改掉乱揉眼睛的习惯。

②避免接触结膜炎患者。

③孩子得了红眼病后,不要用热水清洗孩子的眼睛,以免损伤他的眼角膜。

④不要擅自给孩子滴眼药水,因为其中可能含有抗生素等成分。

3.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

注意事项: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破感染。

4.流行性腮腺炎

本病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儿童多见,近年成人也有发病,潜伏期2-3周,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注意事项:

①发现腮腺炎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如果汁、可乐等饮品)。因为这些食物易剌激唾液腺分泌,导致局部疼痛加剧。

②多饮温开水,保持口腔清洁。

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幼儿常发的一种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注意事项:

①对于患病宝贝,一定要从发病开始隔离7-10天,以免传染其他孩子。

②虽然手足口症类似水痘,一般能很快痊愈,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要细心呵护,注意预防隔离,以防扩散流行。

幼儿春季疾病预防小常识

1.勤洗手讲卫生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2.勤通风少外出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

3.增减衣物适当

春季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现象。

4.多运动强体质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多是因为抵抗力弱,耐寒能力差造成的。因此建议家长从春天起用冷水为孩子洗脸,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

5.营养搭配科学膳食

春天是孩子长个子的好季节,保证钙质的充足供应有助于幼儿身体发育;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孩子的身体有很重要的作用;粗粮、杂粮能给人体补充微量元素、各种维生素和纤维素。

6.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早睡早起,保证正常的生活作息。

饭前便后要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不挑食,不偏食,不浪费食物。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穿衣、整理玩具等。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重视幼儿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恢复,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武汉市蔡甸区直属幼儿园保健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huiz.com/hybzz/7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