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情叫军婚,
有一种女人叫军嫂。
用爱守护军人的情,
用心担起军人的家。
张咪咪,女,现年30岁,汉族,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在河间市龙华店乡政府工作。参加工作以来,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团结同志,爱岗敬业,一致受到领导及同事们的好评,年被评为沧州市优秀大学生村官。张咪咪与其丈夫侯根达(现任山东淄博某部队作训科参谋)年步入婚姻的殿堂,成为军嫂以来,她以军嫂为荣,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一心支持丈夫的事业,无怨无悔地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为丈夫全身心地投入部队事业带给了坚强的家庭后盾。被熟悉她的领导、同事和亲朋好友誉为好妻子、好儿媳、好母亲、好员工、好后盾于一身的“五好军嫂”。
“痴姑娘”八年恋爱,三推婚期
年,张咪咪与侯根达同时考入山东省的一所大学,在一次河北省的老乡会上他们一见如故。
转眼四年过去,年6月份,毕业后的张咪咪考取了沧州市的大学生村官,而侯根达去了军校学习。两人相约,等一年后侯根达在军校学习结束就结婚。
一年约定如期而至时,侯根达却因分配到山东省青州市某部队集训无法履约,还因恋人的军人身份,一年时间里俩个人只见过一次面,只有在恋人结束了一天的训练后用手机传递着浓浓的思念。情到深处无怨尤,深情大义的张咪咪再一次将婚期推迟一年。
就在咪咪满心欢喜准备披上婚纱和心上人牵手时,年5月份侯根达接到了去南苏丹维和集训的通知,婚期只能再一次推迟!全封闭、没有假期、不能外出的训练让两对相思甚苦的年轻人在一年的时间里也没能见过一面!看到周边的同事、朋友和情侣携手逛街、一起吃饭的亲密情形,张咪咪羡慕之余,有的只是对根达深深的思念与牵挂。
集训一年后的侯根达飞去了南苏丹,开始了维和工作。那边条件艰苦,环境险恶,张咪咪日夜担忧着恋人的安全但又感到由衷的自豪,因为她心系的橄榄绿在为世界和平做着贡献!
虽是女儿身的张咪咪没有更多的儿女情长,而是化思念为动力,努力工作,深入乡村一线,和群众一起栽树、广播、入户、宣传政策、为村民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帮扶贫困户……因为工作突出,年年终考核时被评为沧州市优秀大学生村官。双喜临门,年12月份恋人侯根达顺利完成了维和任务,回家探亲了!两年的相思,多天的牵挂在那一瞬间化做喜极而泣的泪水!
年9月28日,恋爱8年、婚期一推再推的一对佳偶终于在侯根达的老家任丘举办了简单的婚礼,至情至性、至真至美的张咪咪成一位名副其实的“军嫂”。蜜月都没过完,侯根达就因为工作需要回到了部队。一家人又继续开始了三地分居的生活:公公婆婆在任丘,张咪咪在河间,丈夫在山东。
“好妻子”孕妈、儿媳一肩挑
年,张咪咪怀孕了。知道要做母亲的那一刻,咪咪觉得自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第一时间打电话向丈夫传递了这个开心的消息,但这样喜悦貌似只能维持短暂的一瞬。都说怀孕的女人是宝贝,但怀孕了的军嫂还是军嫂。在这个比较脆弱的特殊时期,她多么期望丈夫能够多回来陪陪她,而此时的丈夫,正战斗在热火朝天的训练场上。作为一个军嫂,张咪咪一个人度过最难挨的妊娠反应期,一个人挺着个大肚子去排队产检,就是到怀孕后期身体笨拙的难以走路时,还是一个人产检、洗衣、吃饭。
看到身边的同事、朋友怀孕,老公每天寸步不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得跟公主似的,想吃什么都有人端到面前,想做什么动动口就好了;看到别的孕妇产检时,丈夫帮着排队听叫号,端茶送水无微不至,咪咪只能选择把羡慕的眼光移一移,以防自己得了“红眼病”。作为军嫂,她知道丈夫的无奈,一年天,丈夫侯根达只有42天的探亲假,如果赶上工作任务重,假期更是不可预料。抱怨只会让他更内疚,可他却依然不能马上飞奔到自己身边。作为军嫂,咪咪只有理解和接受。
就在咪咪怀孕两个多月时,根达的父亲、咪咪的公公因心脏不好,医院做了支架手术。就在这父亲住院需要儿子照顾、妻子怀孕需要丈夫陪伴的时候,军人侯根达都没有到场。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咪咪谎报“军情”,和根达说自己没什么反应,吃的好,睡得着,医院就好。把笑脸留给别人,艰辛只给自己。强烈的妊娠反应、医院里的嘈杂扰得咪咪吃不下、睡不着,挂号、检查、打饭、起针……都是咪咪这个孕妇儿媳在操劳,公公住院10天,咪咪瘦了5斤。
在怀孕7个月的时候,公公又因手术后遗症住院了,双腿肿胀地寸步难行的咪咪,再一次对丈夫说“我没事儿,健康得很,我来就行”。医院里再一次出现了咪咪挺着孕肚,拖着浑圆的双腿排队、取片、请医生……照顾公公的身影。
“女汉子”工作、带娃两手抓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预产期马上就要到了,侯根达终于请假回来了,有了丈夫的陪伴,张咪咪感到心里踏实了许多。预产期过了,却迟迟不生,两人望眼欲穿,做为新手母亲咪咪连生产的痛都不恐惧了,只求孩子快点出来能让他看上一眼再走。孩子终于呱呱坠地了,但就在孩子出生的第14天,部队的紧急召回命令来了!作为军嫂,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也要支持丈夫的工作,咪咪强颜欢笑,目送丈夫离开。这一走就是7个月。
因为婆家在任丘,自己在河间工作,婚前,咪咪一直住在娘家。现在有了孩子,困难接踵而来:没住的地方,没人帮忙看孩子。咪咪在河间没有房子,娘俩的住处都成了问题,更不要提把公婆接过来帮忙了。自己的父母照看着弟弟家的一对双胞胎已是忙的焦头烂额,根本没有精力再帮自己管孩子。就在她一愁莫展之际,姐姐伸出了援手,让咪咪娘俩住到了自己家里,但开店的姐姐只能是有时有会儿地帮着照看孩子。
歇完产假上班后的咪咪把自己变成了机器人,天天忙得不可开交:姐姐家距单位13公里,冬天寒风刺骨、夏天酷热难挨,风里雨里,咪咪骑着电动车,每天四个来回从未间断,城乡一体化、扶贫、党员例会……无一拉下;回到姐姐家,给孩子哺乳,洗衣做饭没有一刻空闲;咪咪就像一个铁人,打不倒、累不趴。“十一”黄金周,侯根达想把妻儿接到部队,并许诺把工作忙完后休假一起回家,一家人好好聚聚,弥补对妻儿的缺憾。然而部队的工作太忙了,根本请不了假,黄金周过后,失望而又无奈的张咪咪怀里抱着7个月大的孩子、肩上背着、手里拖着大兜小兜的行李坐上了回家的列车,千里路程、三次倒车、孩子哭闹,军嫂张咪咪用柔弱的双肩拖家带口,一路上的狼狈、艰辛是一个军嫂特有的风景。
孩子9个月大的时候得了肺炎,一住院就是10多天,看着小脑袋上布满了针眼,咪咪一边心疼地哄孩子,一边忙着挂号取药还要懂事地对丈夫说“一切有我呢,不用担心”!
孩子十一个月了,终于迎来了与父亲的第三次见面。听到孩子奶声奶气的叫了声“爸爸”,侯根达激动的说不出话来,要知道,这11个月里,他只是隔着手机屏幕看着成长,儿子会翻身了,长出了第一颗牙,会坐了,会爬了……看到父子俩亲呢的玩耍,张咪咪把这十一个月里自己带孩的种种难处仿佛都忘了。
转眼间,儿子的生日到了,张咪咪点燃蜡烛,和手机那头的丈夫唱着生日歌给宝宝过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生日。
来源:河间广播电视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