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传染病告家长书福州市台江区紫荆花

天气越来越暖,春季传染病也随之而来。另外疫情还在继续,我们的疾病防控工作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高度警惕、高度预防。

那么,春季传染病有哪些呢?

又该如何防控呢?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秋冬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

咽痛、流涎:小婴儿主要表现哭闹、流口水、不爱吃饭,大一点的宝宝会说喉咙痛。检查时可以看到咽部充血,并散在灰白色疱疹,疱疹四周绕有红晕,溃破后会形成黄色溃疡。

发热:可突起发热,一般为低热或者中度发热,症状严重的也可高达40度以上甚至现惊厥。大多数发热持续2~4天。

感冒

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表现。感冒可由病毒引起,很容易在孩子之间传播,主要症状包括流清水样鼻涕、轻度发热、食欲下降、咽喉肿痛、嗜睡、淋巴腺轻度肿大等。如果没有并发症,典型的感冒症状在3~4天内就会逐渐消失,通常不需要看医生。

护理:

1、保证孩子得到足够的休息,给他多喝白开水。

2、房间内要保持空气流通,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

3、饮食要清淡,多吃一些容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

4、轻度发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鼻子不通气时,可用水汽熏蒸,防止鼻腔分泌物更加黏稠。

预防:

1、随着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最好是“春捂秋冻”。

2、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体质。

3、尽量少去公共场所,远离感冒患者,避免交叉感染。

4、在一天之内有规律地洗手,切断感冒的传播途径。

特别提醒:

除合并细菌感染外,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患儿发病后1—7天均具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病,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一般持续2-3天。2.全身中毒症状重,如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3.常有咽痛,而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4.少数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表现。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由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目前也没有特效药物。

主要症状:

感染病毒48小时内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还可能出现发烧畏寒,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腹泻次数多达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儿童患者多出现呕吐症状较多。

传播途径:

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水源、食物、物品被诺如病毒污染也可传播感染。诺如病毒导致感染性腹泻且传染性较强,能耐低温、耐酸、生存能力强。室温下在水、食物或环境下都能存活较长时间。

预防:

不吃没煮熟的食物(如海鲜、沙拉类),不吃变质不洁食物,食物需要至少煮沸15-20分钟后才可以放心食用。坚持勤洗手、勤剪指甲。进食或处理食物前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洗净双手,如厕后或处理呕吐物及粪便后须彻底洗净双手。

特别提醒:

加强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呕吐物附近任何表面都应快速清理和消毒。出现呕吐、腹泻等肠医院就诊,避免和亲朋好友接触,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地,减少传染的机会。

咳嗽

咳嗽也是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表现。当位于咽部、气管和肺部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时,通过一个反射回路,可以使肺部的气体强力排出。如果孩子在咳嗽时伴有发热、易激惹或呼吸困难,很可能是感染引起的,感染的部位不同,咳嗽的声音也有所区别。

护理:

1、多休息,多喝水,增加室内的湿度。

2、如果咳嗽非常剧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3、当咳嗽是由另一种疾病引起时,必须治疗这种疾病。

预防:

1、尽量避免患与呼吸道有关的疾病。

2、如果咳嗽是由暂时的刺激(如室内的灰尘)引起,应避免这种刺激。

特别提醒:

在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咳嗽是一种保护性机制,可将呼吸道黏液清除,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话,一般没有必要抑制。

手足口

手足口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临床表现:

1.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

2.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3.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4.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5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沬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冬春季容易发生,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临床表现:

1.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2.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3.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腮腺肿胀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被累及。

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是一种比较常见、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冬春季节高发。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容易被感染的地方有很多,特别是像学校食堂、餐馆等人群聚集的公共用餐地,所以,在公用场所用餐最好使用自己的碗筷。

临床表现:

1.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可伴有低热、头痛、乏力及食欲减退。2.粪便为黄色浠水便,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3.诺如病毒潜伏期为24-48小时,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结膜炎

如果孩子的眼白发红,他可能是患上了结膜炎,也叫红眼病。炎症反应通常是感染的信号,但也可能由刺激、变态反应或更严重的疾病引起,通常表现为发痒、流泪、分泌物增加。

护理:

1、不要用热水清洗孩子的眼睛,以免损伤他的眼角膜。

2、孩子应勤洗手,避免与家人混用毛巾。

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要改掉乱揉眼睛的习惯。

2、避免接触结膜炎患者。

特别提醒:

不要擅自给孩子滴眼药水,因为其中可能含有抗生素等成分。

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保持家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室内,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天气变化多端,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春季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并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注意孩子运动后出汗较多容易着凉现象。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避免接触感染患者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平时要佩戴口罩。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出现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一旦出现孩子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让他在家休息。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

春季饮食注意事项

保证钙质的充足供应

春天是孩子长个的好季节,孩子长高主要是骨骼发育的结果。骨的主要成分是钙。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肉类、虾皮、芝麻、海带等。

多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对孩子的身体有很重要的作用。尽量多吃些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柑橘、苹果、西红柿、青菜、大枣等。

多吃粗粮、杂粮

粗粮、杂粮能给人体补充微量元素、各种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多食用粗、杂粮,如玉米、小米、山芋、干豆等。

少吃生冷的食物

气温开始回升,有的孩子会贪凉,吃上一些冷饮、冰棍之类的小零食。生冷的食物容易导致孩子脾胃受伤,引起呕吐、腹泻等。家长们还是需要注意,少让孩子吃生冷的食物。

少吃油炸食品

一方面油炸的食品容易引起上火,导致溃疡。另一方面,油炸食品不易消化,高温食品进入胃内易损伤胃黏膜。摄入过多的油炸食品还容易导致肥胖,这些都是非常不利于孩子健康的。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尤为重要,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多加注意孩子们的身体健康状况,防患于未然。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小金星宝贝机器人”

爱我请给我好看!

招生信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huiz.com/hybzz/7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