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母亲

妈,又是母亲节了。每年的母亲节女儿都不会陪您过。因为这一天,女儿会安排孩子们和母亲一起过节。看到所有的妈妈能和孩子们促膝交流、相互理解,女儿的心装满了快乐!此时此刻很想邀请您也坐在我们的教室,和我们一起度过这个节日。可是,您一定会说,我不去,我一个乡下老太婆给你丢脸啊!其实,您不知道,女儿曾经给孩子们讲过您很多很多的故事。因为在女儿的心中,您永远都是最伟大的。此刻,没有鲜花陪伴您,也没有佳肴孝敬您,只有这些年积攒的一些文字默默地和女儿同行。女儿知道,贤惠又坚强的妈会微笑着面对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妈,请允许女儿真诚地说一句:“妈,祝您节日快乐!”

(1)

妈常年四季住在四合院,哪儿也不去。爸叫她“守家奴”,妈不强辨。

这几日回乡村小住,妈早早就给我打霞,快带上娃们来,已摊上煎饼。一句话就挂断了。

正在沟底赏鱼,浑身露水。飞跑赶回,喊醒孩子,直奔娘家。

香味扑鼻,垂涎三尺。下了车急奔家中。

二老迎我们进了家。这边,妈在摊饼;那边,爸在煮饭、炒菜。爸炒菜得水平我们都赶不上。妈端上了饭菜,一阵幸福和感动!

摊平煎饼,放一层土豆丝,轻轻一卷,狼吞虎咽地开吃。我带了四人,娘家还住俩孙子,我们把饭桌围满了,爸妈一旁乐呵欣赏。

“好吃不?”爸妈不约而同。

“嗯、嗯、嗯……妈做得饼没有人能赶上……”。顾不上回答,只顾埋头大吃。

大外甥三张饼已下肚,小外甥才五岁多,也津津有味吃了一张。嘴上嚷嚷还要、还要,要和哥吃得一样多。

吃饱搓麻是爸的习惯。正欲出门被我阻挡:“今天不出去,就在家玩。”爸一听喜上眉梢,赶紧铺开小桌,抱上麻块。孙们争先恐后抢位,没抢上的只好围观。

妈又开始张罗午饭。摘豆角,刮土豆,准备卤面。

我在前后院赏析妈的业余创作。

后院鸡棚前是一株丝瓜,长势茂盛,正沿着架向上攀爬。鸡们卧在栅前眯着眼正在赏观。不忍惊扰这一幕,赶紧退回。

前院,花开不少。鸡冠花、太阳花、指甲草……有的还叫不上名字呢!正在细赏,突听东房屋子传来“叽叽叽”的叫声,这啥声音?侧耳又听,声音大了些。怀着好奇推开门:哎哟!怎么是一群小鸡呀!妈怎么藏到这里!

妈闻声赶来。见我发现了她的秘室。赶紧解释:这是前些日子刚买的小鸡……我不想让你们知道……还是被发现了……妈似乎做错事的孩子,支支吾吾。我们说过多少次不要再喂鸡了,整天被鸡缠身、拽心,哪儿都没去过。她早已答应,可这,这又失承诺了!

想说妈几句,欲言又止。

妈把那些小鸡当宝贝儿一样精心喂养。每次回家,总是看到她拿着菜刀给小鸡耐心地切菜、伴食。鸡宝宝健康地成长着,她则站在鸡圈前,眼睛笑成了一朵花。

“孩子,这些鸡能下蛋了我就给你们攒鸡蛋,家养鸡蛋营养高,尤其是你每次回家眼圈总是黑的。每天早上起来冲一个鸡蛋增加营养……”

妈,您的愿望变成了现实。眨眼间几十只母鸡长得膘肥体壮。不仅外表漂亮,而且特能下蛋。一只只母鸡,羽毛油光。每顿饭妈总是少不了一盘炒鸡蛋,外加鸡蛋灌饼。黄亮亮的鸡蛋端上来颜色极其好看,放在嘴里口感格外爽。吃着妈炒的鸡蛋心里甜甜的。

妈除了养鸡,还在田间劳作。每天把自己的时间排得满满的。有时候回家看到的是一把铁将军,猜测您一定又是下地去了。

妈的功课一辈子都做不完啊!

(2)

每当走到大街上望着和妈年龄相仿的老妈妈,总会多看几眼;她们手拎重物情不自禁走上前;坐在公交车上,也会身不由己地为她们让座。妈妈,您知道吗?女儿虽不能守在您身边,但也在尽着孝道。忙碌了一天,时常会躺在床上想起妈妈微笑的脸,想起妈妈爱我的眼,那张脸曾经给子女们多少鼓舞,那双眼曾经留下了了多少企盼!妈妈,女儿想您。

妈妈,今夜,就女儿一个,他们都回老家了。我感到一种从未有的安静。可以静静地向您诉说,诉说女儿在外的孤独,诉说女儿工作的艰辛,诉说女儿课堂的浪漫……

妈妈,女儿今年已经快40岁了,可在您面前总觉得长不大。不知是职业的塑造,还是女儿天生的稚气,总觉得自己还是那样的单纯,那样的无私,那样的善解人意。记得小时候您总是嫌我爱哭。为了一丁点小事,我会哭;看一场电影,跟着剧中人不停地擦泪;村里有可怜人去世,我会哭得惊天动地,一双大眼睛总是又红又肿。为医院让医生诊断看我是否有病,医生说我没病,可您还是不信,又跑到神医那里,人家还是说我没病。那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总是把方便让给别人们自己偷偷抹泪。您说:“孩子,你为什么这么善呢?”我眨巴着眼睛:“妈,您不是常常教育我,要做一个好人吗?”你听了我的话笑了。我知道因为我的善良您自豪。

带着这份善良,我当上了老师。把一颗正念之心全部奉献在孩子们身上。我舍不得批评孩子,舍不得骂他们,更舍不得动他们一根汗毛。在我20年的教育生涯中,正是有了这份善良,才受到了孩子们的爱戴,家长的好评,同行的认可。

妈,我没经过您的许可,只身来到灵宝来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可事与愿违,我想得太天真,一些人和一些事让我知道了世间竟有这么多的困惑和疑难。在艰辛的跋涉中,我懂得了创业的苦难。一个个日子如同梦一般,一次次失败好似鬼门关,让我止步,使我心寒。面对一次次挫折,我哭过,我怨过,我恨过,不想再继续向前。可每次徘徊不前时总会想起您的话:“孩子,不要怕,有妈呢!”这句话催我奋勇向前,攻破了无数难关。

妈,每次您打来电话问我的近况,我总是说:“放心吧,妈,您女儿是谁?不会给您丢脸。”您满意地放下电话。可您知道吗?每次和您通完话,我总是满眼泪花。女儿从来就没有考虑过您啊,没有管过您啊!每天只顾做自己的事。您知道女儿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您的一生都在支持着女儿。孩子小的时候,我也不爱管孩子,一门心思搞我的教学。孩子的棉衣总是您洗了又拆,拆了又洗。一年又一年,您的眼花了,可戴着老花镜依然为我的一双儿女不停地洗洗补补。因此我有更多的时间钻研教学,年年被评为优秀老师,模范班主任。看着一本本鲜红的荣誉证书,我会自豪地说:“妈,那里面有您的功劳啊!”

妈,永远难忘您对我至亲至爱的关照。我怕冷,一到冬天,您亲手为我缝棉衣、做棉裤。您总是说:“孩子,穿上它,不要怕难看,棉花最保暖。”我没有像其他女人那样大冬天穿得单薄,我总是穿得厚厚的。坐在办公室,坐在教室里我从未有寒意。当我用温暖的大手暖着孩子们的小手时,孩子们一个个惊奇地睁大眼睛:“老师,您的手怎么那么热啊?”我就会骄傲地说:“孩子,因为我妈妈给我做得棉衣穿上最暖和。让你们的妈妈给你们也做件棉衣,那样就不会冷了。”

记得有一次,您生病住院了。我知道后回家探望您。谁知前脚走近门,后脚学校就打来电话说有急事,让我赶快返校。我不知如何是好,轻轻来到您床前,看着被疾病折磨得昏迷不醒的您,我泪如泉涌。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金霞啊金霞,你不孝啊!又得走啦!”一直昏睡的您忽然醒了过来,极力寻找我,我赶紧抓住您粗糙的手。您用微弱的声音说:“孩子,快去吧,妈妈没事!”看着您无力地对着我微笑,我再也忍不住地抽泣起来。您却说:“孩子,都这么大了,老毛病得改一改,不许哭。以后不管碰到什么事都要坚强,快去吧。”我疾步走出病房,猛一回头却看到了您的眼正在怔怔地望着我,那眼神我再清楚不过了。妈妈,您需要我啊。在我们姐们中,妈最喜欢我,您总是对其他姊妹几个说,我性格好,不会伤害别人,您总是这样夸我。其实您不知道,我的这些优秀品质都是跟您学的。我匆匆来,又匆匆去,坐在车上,泪水模糊了双眼……

那一年,村里来了个要饭的。您总是把饭做好叫他到我家吃,走时还带几个馒头。爸生气地说:“他妈,咱家都这么穷,你还这样做!”您微笑着说:“他爸,你不知道,讨饭的人是因为比咱更穷才走这条路的呀!”爸听了,默不作声。那个讨饭的叔叔成了咱家的常客。后来,您还帮他做衣服,又帮他找到了称心的媳妇。现在人家富裕了,总是夸赞您。听到叔叔夸妈善良,我总感到特别骄傲。

妈每年都种指甲草。暑期回老家她会不厌其烦地摘花,捣碎,包指甲。从孙子辈开始,人人有份。一边包一边叨叨,这指甲草好处可多呢,清凉,避暑,不害红眼病,能治灰指甲……原本嫌把手染得红哈哈的难看。此时却伸开手和脚让妈随意侍弄。

妈老了,可她的手却依然灵巧。拇指和食指捏着一点儿指甲草放到指甲盖上,眯着眼问,指甲盖裹严了吗?这眼睛不中用了。妈的举动揪得我心酸酸的。四十多岁的人竟然在妈面前撒娇,喊着“妈,别包了,手指缠疼了。”小萱萱吆喝“奶奶,我实在不想包了,手举起好累哟!”可妈却笑着说,马上就好,马上就好。从七点多折腾到十点多,我们都坐炕头,可妈却站在地上包好一双双手和脚。还说我脚总是发热,又包了脚心,手和脚全让妈上刑了。劳累了一天的妈眼都睁不开了。

我辛苦的老妈,可怜的老妈就是这样爱着她所有的子孙。

(3)

妈今天早上六点半从村里乘公交车来我这儿。几年来,这是妈第一次主动要来。每一次经过这个小城从未下过车,因为她晕车厉害。

早早起床做早餐,因为我知道车子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饭好了,可是还不见妈的电话。我忍不住拿起电话问了起来。原来车子还在半路上。我最担心她晕车,老爸说早上四点多吃了晕车片,我这才放心。等了半个多小时,还不见踪影。又拿起了电话,因为外边下起了雨,真的很担心她是否知道下车?急得我不知如何是好。老公晨练回来,催促他赶快去接妈。

冒着毛毛雨,妈终于进门了。手上拎着大包小包。菠菜、干葫芦条、干萝卜片、柿饼、馍……都是我爱吃的特产。早买好的小笼包子、饼子、油条、糖糕端上来,可是妈坐在沙发上却说她什么也不想吃,只觉得晕。原来是晕车片在作祟。

一大堆吃的,妈却一口未动,我心里难受极了。只好让妈躺下休息。坐在床边想和妈唠嗑几句,可不到几分钟妈就入梦了。仔细端详着白发染满双鬓的妈,忍不住泪流满面。

妈是个爱读书的人。小时候家里也没有几本书,可妈却把这些书读得滚瓜烂熟。往往到关键时刻总能应急。病了,妈会自己配药;心理有状况了,妈是一剂良药。小故事一大堆一大堆的,姊妹几个听了倍受启发;想吃美食,妈会照书上的试着去做,做得色味俱全。想穿新衣服,妈也会照着书上裁剪,而且总是很合身。妈就是这样一个地道的又不乏智慧的农家妇女。

妈醒来了。只吃了一点剩饭却高兴地说:“好吃好吃。”妈太容易满足了。

雨不大,天气有点暗。想带妈去北区转转,因为她从没有去过。听了我的建议妈答应了。

搀扶着妈悠悠地走着。金水湖、虢园、诗林都留下我们母女的倩影。

晚上我却莫名地肚子痛。本不想吭声,却无法阻挡,医院。没想到要住院。妈毅然担负起守护我的重任。坐月子是妈伺候我,孩子是妈帮我带,长这么大生病还是妈照管。看着妈拖着病体一会儿给我送点水果,一会给我送点小吃,一会儿给我送饭。我问她累不累,她脸上始终挂着微笑。而且还会不断地说:娃呀,你永远也长不大啊。总是小病不治,酿成大病……妈最担心的就是你的身体。从小体弱多病,长大了还是这个样子。遇事想开点,千万别太委屈自己,把自己害得病恹恹的……妈这次来就是想看看我娃生活得怎样……唉,可怜得娃……”一边输液一边着妈妈的叨叨,既幸福又苦涩。妈好不容易来一次却不能照顾她……

(4)

妈轻易不进城。这次不打招呼来了,有点纳闷。

晕晕乎乎睡了半天才真正清醒。告诉我:别让你老爸知道我在你家,我玩失踪,让他找不到我。一听大瞪眼。莫不是和老爸吵架了?赶紧背着她给老爸打电话。老爸忙在麻将场,哪顾上给我说三道四。只是问了声你妈在你哪儿吧?我想顺应妈,但又觉得欺骗老爸实乃不该,只好如实回答,老妈已到我家……

老妈见我在电脑前忙,坐在跟前直嚷嚷:教我学电脑吧,我想买一台电脑,没事时在电脑上和你们聊天、视频、打游戏。我惊讶地停住手中的工作傻笑起来。老妈却认真地说:“别瞧不起我,我保证一学就会。想当年你妈也是提起把子吊起线的人。虽然我七十岁了,但我一点也不笨。”既然老妈有此意,教她无妨。

“这是键盘,这是屏幕、这是鼠标……”

老妈的手放在鼠标上无论怎样操作,鼠标就是不听话,无奈,不干了。非要看我在电脑上到底忙啥。为了不扫她的兴,我赶紧找出文学社一些视频让她观看。这一看却看个不停。一边看一边说:“孩子啊,你拍了这么多电影,真好看。再拍电影时让妈也上上镜头,行不?正说着,看到我在家长会上的发言她却流泪了。我不知怎回事,妈却说:“孩子啊,妈知道你这些年你太不容易了。妈看到你在电影里掉眼泪了。”

我改作业妈坐在身边拿起作业本一边看一边说:“你看看现在的孩子把字写成啥了,把笔拿来,我给这个孩子写几个字让她学学,这几本作业交给我改。”边说便拿起笔。我吃惊地说:”我的妈呀,这可不是谁都能干了的事,您改不了的。”

“我上学时作文好着哩,不是家庭困难我也能上大学。你有什么了不起的,还不让我动你的作业本。不和你玩了,我看电视去。”

网络电视打开坐在床上一看就是十集啊。我问:”累不累?“

“不累。每天在家里没事时电视就是我最好的伙伴。”我一听心里酸酸的。子女不在家,妈妈寂寞就拿电视当乐啊。放下工作,陪妈一起看,看完了一部电视剧,她却说:“孩子啊,妈耽误你时间了,这电视剧看完我一会儿就忘了。还是不看的好,你去忙吧。”

带上她买衣服,专门在小摊上挑那几十元一件的。还振振有词地说:“我喜欢小摊儿的衣服,穿上舒服。”硬是拽着她进了友谊服饰挑了一件羊绒上衣,她一问价三百多,哧溜一下逃之夭夭。服务员大笑,我却泪水溢出。妈不是不喜欢,是舍不得呀。

她走出大门,我却买下了她一辈子都没穿过这么贵的衣服。拿回家,她摇摇头说:“孩子,退掉吧,妈不喜欢。”逼着我去退货。我告诉她已经付了钱的货是不能退的,将就着穿吧。若不喜欢就送给别人。她一听我说送人赶紧把衣服抱在怀里:“喜欢,喜欢。”悄悄地问:“孩子,妈穿这件衣服像不像城里人?”

“不像。照样一个农村老太太。”我调皮地说。

“那我不去三门峡了。你妹子明天接我我也不去。我这样子丢人哩。”

呵呵,妈老了,却越来越有趣了,就连我那宝贝女儿都说:”奶奶太有才了,晚上能给我讲一大串故事。妈,别让奶奶走。让她多住些日子,弥补我的童年。”

我也想但她却不肯。一个劲儿地惦记着她的柿饼。还说我已经住五天了,再耽搁柿饼就卖不了……

作者简介:李金霞,笔名月亮,毕业于河大中文系,灵宝市育贤学校校长。中国基础教育研究院常务委员,中国修辞学会读写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新课程研究院特聘语文专家、河南语文名师巡讲团成员、作家、作文教学专家。创建了“绿色作文”知名品牌、“电子作文”、“视频作文”特色品牌。多次应邀到省内外中小学做作文专题讲座、厂矿企业做文学讲座。孩子们称她“月亮妈妈”。享有“育贤文学教我作文,文学育贤教我做人”的美誉。荣获“三门峡好人”之称。撰写作文教学专著和文学作品万余字,发表教学论文、文学作品百余篇,并多次获奖。辅导学生在各大报刊杂志发表习作余篇;参加全国作文大赛获奖0余篇。教育教学事迹被灵宝电视台、《灵宝教育》、《函谷》、《三门峡日报》、《河南科技报》等媒体报道。编著文学社专刊《用花的课堂写叶的作文》三辑。主编《小学生全能作文辅导》五本,由青岛出版社出版发行。个人事迹收录《中国教育界名人大词典》。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huiz.com/hybzz/7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