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气候变暖,万物复苏,
细菌和病毒也非常的活跃,
红眼病也就随之而来了
红眼病是一种眼结膜的炎症,患者在发病后眼结膜充血发红,眼分泌物变多,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瘙痒刺痛等症状。在临床中,根据红眼病发病原因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细菌感染型红眼病、病毒感染型红眼病和过敏型红眼病。其中,细菌和病毒感染型红眼病具有传染性,由于过敏导致的红眼病没有传染性。
细菌或病毒性红眼病常见的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肠道病毒EV70、柯萨奇病毒CA24v和腺病毒等。
要预防细菌、病毒导致的红眼病,应该做到:①勤洗手,不用脏手揉眼;
②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等个人卫生用品物品;
③提倡用流水洗手、洗脸,个人卫生用品定期清洗消毒;
④加强营养,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劳累、熬夜,提高机体抵抗力;
⑤避免与红眼病患者直接接触。
过敏引起的红眼虽然没有传染性,但往往会引起严重的瘙痒、疼痛和灼烧感,这种情况通常同时位于双眼中并且不会传染,一般在接触过敏原几分钟或几小时后迅速出现。
引起过敏性红眼病的过敏原又以花粉、灰尘、湿冷空气、尘螨、动物毛发等极易进入眼睛的物质居多,其次就是常与眼部接近的香水、化妆品、药物、隐形眼镜及其护理液等。易过敏体质人群在春季花粉、粉尘多的季节,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在户外时可以使用护目镜,避免过敏物质进入眼睛引起过敏型红眼病。另外,也可以通过均衡饮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锻炼身体来改善过敏体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供稿:祝晓峰
编辑:吴佳倩刘锋
审稿:沈群芳汪澜张成钢
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应该这么做~
癌症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
肺癌早期筛查与防治
春暖花开,小心手足口病“流行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