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21届上影节最佳动画片奖得主,对于《朝花夕誓》,观众很难没有期待。
《朝花夕誓》身为一部明显的女性向动漫,与其说是少女漫,更应该被归类到唯美系情感类动漫中。这类动画作品往往以唯美的画风、音乐,精致的人物为特点,但往往会伴随着强烈的不真实感。
然而,这种不真实感在《朝花夕誓》之中并不突兀,因为电影的世界观构建在完全虚构的“世界的尽头”里,在这里,除去人类之外,生存着唯二具有特殊能力的生命,一种是象征着绝对力量的古龙,身形巨大,具有无可匹敌的战斗力,另一种则是拥有长生不老能力,在时间的洪流里永不老去,耕织着“西比奥尔”的伊奥鲁夫一族。
这个世界观与中世纪的欧洲非常相似,有着鲜明的社会等级秩序:大概是,君主→封君→封臣→骑士→老百姓。梅萨蒂王国作为版图中至高权力代表,掌握着古龙的力量。
然而,随着红眼病在古龙群中大面积爆发,古龙数量锐减,梅萨蒂国王为了保证王国的绝对威慑力,不得不去寻找新力量作为王国的支持。具有长生能力的伊奥鲁夫族因此成为众矢之的。
三位伊奥鲁夫族的少年,腼腆、胆怯、孤独的玛奇亚,勇敢、自由,假小子形象的蕾莉亚,以及三人中唯一的“竹马”形象克里姆,三人都具有鲜明的种族特质:美丽而长生。其中,蕾莉亚和克里姆是一对少年恋人。
随着梅萨蒂王国率领着所剩无多的古龙对伊奥鲁夫一族进攻,伊奥鲁夫一族几乎全军覆没,玛奇亚因意外,被在战斗中突然发狂的古龙带领到远离故土的深山中,并在困境中捡到父母双亡的孤儿,15岁的玛奇亚做出人生中第一个最不怯弱的决定,那就是独自抚养孤儿,并为之取名为艾瑞尔。
蕾莉亚被帝国掳掠,成为帝国的王妃,也从此沦落为强权下的生育机器。而克里姆带着对故土、爱情的执念,开展了为期超越二十年的复仇之路。至此,电影的故事线正式划分为两条,一条是以玛奇亚和艾瑞尔为主角,另一条则以蕾莉亚、克里姆为主。
两条故事线多有交集。玛奇亚与艾瑞尔这条线讲述的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子,随着艾瑞尔不断长大,而玛奇亚永远保持少女脸孔,二人在互相陪伴、互相保护的过程中复杂情感的不断变迁。
从一开始母亲对孩子的奉献欲、守护欲,到两人相依为命的依赖感,到更后来,艾瑞尔长大成人,二人对外开始以姐弟相称。面对朋友的调侃,“以为你们是私奔的情侣”,两人之间的关系看似多了一层朦胧的暧昧。
但这种暧昧很快随着剧情的推动被彻底击碎,艾瑞尔对极具奉献精神的母爱产生了抗拒,在抗争的过程之中邂逅了童年的伴侣蒂塔,并与之组成新的家庭。
蒂塔、艾瑞尔与玛奇亚之间的感情用艾瑞尔的一句台词可以说清,“妈妈教会了我爱,而我爱上了你。”这种设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原生家庭与新生家庭之间的延续与传承,给观众了思考的空间,也提供了思索的深度。
玛奇亚和艾瑞尔这条线自然是《朝花夕誓》的主线,也是电影的灵魂所在,无论从人物关系上,母子(玛奇亚和艾瑞尔)、恋人(艾瑞尔和蒂塔)、甚至与配角在亲情、友情、爱情之间不断拉锯的复杂关系(玛奇亚和兰格);
还是从时间层面,以艾瑞尔的成长线为主视角,幼年、童年、青年不同时间段跨越感,都让人充满惊喜,丝毫没有被局限的狭隘感,而是向观众提供了思考的无限空间,给伊奥鲁夫族这个“别离一族”赋予新的内涵。
副线蕾莉亚和克里姆则没有太多温暖,更多的是权力、复仇、束缚和背叛,这些关键词更能给人以对于中古世界的画面感。副线的人物设定给人非常强烈的工具感,剧情上bug也存在不少,但这可能是因为副线戏份不多的缘故,也不必吹毛求疵。
然而非常有趣的是,在《朝花夕誓》之中,主副线的故事背景仿佛发生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之中(前中期。后期两条线合并)伊奥鲁夫族的家园就像西方设定里的伊甸园,玛奇亚与艾瑞尔就像发生在童话故事里的欧洲农庄,而梅萨蒂帝国、古龙的设定又很中古,与《权力的游戏》的背景异曲同工。虽然主角的脸部、形体刻画还是非常日系,但电影中的建筑、人物着装非常欧式,整体风格很浓郁。
然而无论哪一时期,《朝花夕誓》明显是构建在一个西方世界观之中的。这种设定与大多数动漫作品,基于现代,或者基于魔幻、江湖诸如此类的世界观非常不同。大多数动漫更倾向于基于本土特色设定架空世界观,除此之外更多的也是基于本国的具体某一时期展开,这种带有明显的西方特色的跨文化设定,国漫中出现频率很低。
而在美国动漫中,对于东方元素的运用常常又非常具有美国特色,不久前的《超凡蜘蛛侠》中的日本蜘蛛侠采用的是非常典型的日漫少女形象;《功夫熊猫》里的阿宝也是毋庸置疑的中国代表;《花木兰》里更是干脆使用了一个东方传统故事;更早之前还有《成龙历险记》、《忍者神龟》等对东方元素的使用。
但是无一例外的是,在对这些东方元素的处理过程中,表达的内容非常具有美漫特色:英雄主义。无非是借用了一个东方的壳,表达美国的魂。并不是说东方文化里没有这种英雄主义,只是美漫会在东方的所有气质里,挑选符合他们价值观的一种来使用。
日漫之中的跨文化尝试经验非常丰富,比如名气很大的《黑执事》,也是把背景设定在上世纪的伦敦,名侦探柯南里剧场版《贝克街的亡灵》,则完全照搬了《福尔摩斯》的背景……
若是单说日漫之中以英文命名方式起名的作品更是不胜枚举,可以说,日漫已经把一些西方元素运用地非常老道。与美国相似,日漫在对这些跨文化元素的拾取,也非常具有他们自己的本土特色,即使整个世界观照搬,它真正表达的也是极具日本特色的内涵。
《朝花夕誓》正是一部非常典型的拾取了西方文化为壳的日漫作品,西方世界观给剧情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发展空间的背景,但剥去这层壳之后,本质上还是一部非常日本的动画电影。情感与伦理,永恒与传承……这是电影骨子里自带的东方气质。
总体地说,《朝花夕誓》里对于跨文化元素的使用是难得一见地成功,既给故事提供了平台,又保留了强烈的本土韵味。不得不承认,《朝花夕誓》虽然不完美,但真的很有功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