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气逐渐炎热,也到了各种细菌、病毒活跃的季节。
尤其是导致“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的多种肠道病毒异常活跃,很多宝宝不幸中招。
我们知道,“疱疹性咽峡炎、手足
口病”都是传染性极强的传染性疾病。主要袭击5岁以下儿童,表现咽痛、厌食、发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小疱疹或皮疹。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飞沫传
播,以及交叉感染等。常在幼儿之间互相传播,幼儿园成了重灾区。为了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
群,幼儿园发现异常情况,会让宝宝到医疗机构就诊,确定传染病后,按照不同传染病的隔离期限隔离治疗,过了传染期,没有传染性后,由医疗机构出具证明让患儿返校。但是,有些家长并不理解让患儿在
家隔离、休息的意义。看到孩子不发热了,没有不适症状
了,没过传染期,不到隔离期限,医院让医生出具返校证明。也有些家长明明知道不能返校,在
就诊高峰,反复来找医生,让医生开具返校证明,影响其他患儿正常就诊。为了保障其他患儿的安全,保障其
他患儿的正常就诊,今天咱们就来谈谈关于传染病的一些问题:1.什么是传染病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3.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隔离期限
一、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顾名思义,就是具有传染
性的疾病。是自然界存在的病原体,比如细
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等这类微生物侵犯到人体,在人类之间造成传播,并且导致一定的流行,这种疾病归为传染病。儿童由于免疫系统未发育成熟,抵
抗疾病能力低,往往容易遭受传
染病侵袭,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法包括:
隔离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具体方式如下:
1、隔离传染源:如果发现宝宝得了传染病,这时要对宝宝进行隔离,如手足口病、水痘、猩红热等,直到隔离期满才能够解除隔离。
2、保护易感人群:老年人、小孩都属于易感人群,许多疾病如流感、副流感等所有的人都是易感人群,所以对易感人群要进行保护,勤洗手、戴口罩,或者是尽量减少对传染源的接触。
3、切断传播途径:传染病一般来说是飞沫传播,或者是接触传播。对于传染源要进行隔离,切断传播途径。
所以,孩子得了传染病,让患儿
在家休息,也正是严格执行了传染病的控制措施,
隔离传染源
保护其他未患病的儿童
切断传播途径
作为家长,如果孩子得了传染病,
应该自觉让孩子在家休息,并减少孩子外出到公众场所,减少和其他孩子接触,对自己孩子负责,也应该对其他孩子负责。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起码的公德
三、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隔离期限
传染病
名称
隔离天数
手足口病
隔离至发病后2周
疱疹性咽峡炎
隔离至发病后2周
诺如病毒
患病到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
猩红热
发病后6天
水痘
隔离至水痘疱疹全部结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14天
流行性腮腺炎
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约3周左右
流感
热退后2天解除隔离。
细菌性痢疾
症状消失后,连续2-3次粪培养阴性,可解除隔离
麻疹
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至出疹后5天或退疹时;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
风疹
出疹后5天解除隔离
甲肝
发病日起3周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隔离至症状消失
脊髓灰质炎
自发病之日起至少隔离40天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乐园,是家长托付孩子的理想场所,同时也是传染性疾病喜欢的地方。
保证孩子们在幼儿园能够安全、幸福地生活,是幼儿园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
自觉遵守传染病防治法,按照传染性疾病控制办法的要求,自觉隔离患病孩子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义务。
最后希望家长们
1.听从幼儿园、医生的建议,自觉隔离得传染病的孩子,减少外出,勤洗手,多通风。
2.为了大多数孩子的健康,少一些自私,多一点大爱。
3.医院纠缠医生开复学证明,影响其他患儿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