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红眼病一度非常流行,奶奶还经常告诫我:“千万不要与红眼的人对视,会被传染的!”
(动图来自SOOGIF)
长大后,这种流传已久的说法再次被提及,不少人还信以为真。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红眼病能通过“对视”传播是真的吗?
答案当然是——假的。我们常说的“红眼病”其实就是指结膜炎,当结膜感染或过敏刺激时会发生眼睛红肿,有时伴有黏性分泌物。结膜炎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和过敏性结膜炎。一般来说,过敏性结膜炎不会传染,而细菌性和病毒性结膜炎会传染,特别是病毒性结膜炎的传染性极强。但是!无论是细菌性结膜炎还是病毒性结膜炎,主要都是通过接触传染,光看不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比如接触患病者或其生活用品后没洗干净手就去揉眼睛,或者在受结膜炎患者污染的游泳池中游泳等,都有可能被传染上。咳嗽和打喷嚏也可能传播病毒。病毒性结膜炎如何与其他相鉴别?
不同类型的结膜炎,其主要表现有如下差异。过敏性结膜炎:除眼红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痒,分泌物比较少,追查活动史可发现,发病与特定的过敏原相关,如花草、粉尘、动物毛发等都可为诱因,多为双眼反复发作。细菌性结膜炎:通常表现为单眼或双眼流泪、眼红、眼痒,同时伴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增多。病毒性结膜炎:除了眼红和眼痒,最大的特点是有水样的分泌物。常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和疼痛。通常一只眼先发病,后来发展为双眼患病。新冠病毒可通过眼结膜传播?
眼结膜为黏膜组织,易被病毒侵入,病毒性结膜炎可以由多种病毒引起,包括腺病毒、各种疱疹病毒、微小RNA病毒等。病毒性结膜炎具有发病急、流行快、传染性强的特点,虽然结膜炎一般不会影响视力。但若不注意护理,有可能发展成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将出现视力下降、眼部剧烈疼痛等症状,甚至可能有失明的危险。在疫情时期,还需要警惕新型冠状病毒结膜炎。医院研究组于1月24日发布的《高度重视非呼吸系统的首发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nCOV)患者的识别与防护》一文中就提到:发热、咳嗽并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唯一首发症状,就眼科症状来说,结膜炎也是首发症状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份,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作为国家医疗专家组专家前往武汉,随后被感染新冠肺炎。后来,王广发通过新浪微博发文推测自己感染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佩戴好防护眼镜,高度怀疑是病毒先进入结膜,而后再到全身。(图片来源:微博截图)在3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秦川也表示,现有研究表明,病毒无法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但不排除通过不洁的手接触呼吸道和结膜而导致感染。举个例子:如果患者的飞沫或体液落到桌、椅或一些物体表面时,刚好其他人用手接触后揉眼睛;或者患者的飞沫体液直接溅入他人的结膜囊中时,都可能会引起结膜炎的风险,继而引起全身的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如何做好眼防护?
目前人们防护新冠病毒的主要方式是戴口罩,但这并不能阻断眼结膜传播。所以,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医院、隔离点等存在较高病毒传播风险的地方,除了要戴好口罩之外,佩戴护目镜也是必要的防护措施。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以下4点:1、讲卫生勤洗手接触外界环境后,要用流水和除菌洗手液好好搓洗手部,按照七步法严格洗手。进食前后、便后、咳嗽或打喷嚏后也要好好洗手。绝对不要和别人共用毛巾、脸盆、眼药水、眼镜等用品。擦洗眼分泌物的时候要从眼睛里面到外面,防止把更多脏东西带入眼睛。2、别揉眼多眨眼别揉眼!别揉眼!别揉眼!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要知道我们手上可能会带有很多的细菌、病毒。用手揉眼睛,相当于亲手把病毒“送”进自己的身体里,很多眼疾都是揉眼惹的祸。如果感到眼睛累或者痒时,可以做一做眨眼、转眼球等运动,能够缓解不适。3、有症状早就医如果不幸感染结膜炎,首先不要自己盲目用药,应该咨询医生后遵医嘱用药,滴眼药前后均要用水洗净双手。如果在疫情期间出现了结膜炎表现,需要进行区分和对应处理。如果合并咳嗽、发热等症状,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医院就诊,排除新冠肺炎感染的可能。4、眼疲劳多艾灸揉眼的冲动,大多来自于长时间用眼疲劳,导致的不自觉习惯。所以平时要注意用眼的强度,平时还可以通过艾灸来缓解眼疲劳。承泣、四白位于眼周部位,都是足阳明胃经上的腧穴,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艾灸这两个穴位可以促进眼睛周围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长着红眼睛的兔子很可爱,但是如果人们的眼睛不小心患上了红眼病,不仅不可爱,简直就是难看又难受!拒绝“兔子眼”,让我们从勤洗手做起。新华网、澎湃新闻、健康人报点个“在看”,把这份“艾”分享给更多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