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6癌症由炎症引起是时候给身体

点击   你可能觉得炎症只是小毛病,但如果身体长期处于“发炎”状态,可能会诱发包括癌症在内的一系列严重疾病。

  今天为你揭开炎症的神秘面纱,教你防住一“炎”不合就惹祸的它。

炎症是什么?

  严格来说,“炎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临床上一类常见的病理过程。当人体局部组织细胞受到损伤时,免疫细胞就会被激活,释放炎症因子,并引起局部炎症。

  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机体对外来刺激的一种正常防御反应,是有一定有益处的。

  根据持续时间不同,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它们的特征各不相同:

  急性炎症:以红、肿、痛、热为主要表现,多伴有白细胞增多等。

  慢性炎症:症状相对不明显,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炎症可以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也可以是由异物、物理或化学因子等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

  日常生活中以感染性炎症居多,它是人体抵御外界有害病菌侵袭产生的防御反应。

  就好像“两军交战”,你家里来了坏人,肯定要大打出手,难免会把锅碗瓢盆打翻。外来病原体入侵人体后,机体免疫系统要抵抗和杀伤,这个过程中有些好的免疫细胞也被破坏了。

一“炎”不合就生大病

  很多人认为炎症是“小病”,不把它当回事儿。其实,小到感冒,大到非典型肺炎、埃博拉等,本质上都是炎症,但严重程度有着天壤之别。

  炎症一旦失控,会扰乱人体功能,让全身健康失控。

1

癌症的“引路人”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CIRC)一项报告显示,世界上1/6的癌症是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这些感染便是我们俗称的“炎症”。

  目前医学界已明确,宫颈癌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

  另有研究显示,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鼻咽癌与EB病毒感染相关,肝癌与肝炎病毒感染相关。

2

危及心血管健康

  血管中脂肪斑块的形成会引发慢性炎症,吸收白细胞,变得越来越大,形成血栓,最终导致心脏病发作。

3

损伤骨骼

  炎症如果发生在关节,会对其造成严重损伤,患者会出现疼痛和僵硬感,例如常见的类风湿关节炎。

  胃肠道的炎症也会对骨骼健康造成破坏性影响,这是因为炎症阻止人体吸收重要的骨骼构建营养素(如钙、维生素D)。

4

引发糖尿病

  体重增加、肥胖多表现为血脂、血糖增加。一旦脂肪细胞增多,会分泌更多的炎症因子,使得免疫系统异常活跃,导致脂类代谢异常,进而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5

老年性痴呆

  炎症反应过程,还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细胞的损伤。随着年龄的增大,免疫系统的调控机制可能发生紊乱,增加早老性痴呆的发生概率。

6

抑郁

  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教授安德鲁·米勒表示,慢性炎症的轻微增加都会导致抑郁症风险增大。

炎症一步步吞噬你的健康

  炎症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密不可分。

1

缺乏睡眠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项研究显示:睡眠障碍和长时间睡不好,都会加重炎症,增加炎症性疾病的风险。

2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年一项研究发现,长期处于压力境况(或沉湎于过去的压力事件)会造成与炎症相关的蛋白质含量不断升高,从而成为多种慢性疾病的引发因素。

3

不良用餐习惯

  部分慢性炎症是由细菌、病毒感染所致,即细菌性炎症。比如,在外饮食不注意餐具的卫生,会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引发胃炎,提升罹患胃癌的风险。

  摄入过多甜食、油炸类食品会导致血脂升高,促使细胞局部释放炎症因子,进而引起血管内皮损伤。

4

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不仅会使脂类、糖类代谢紊乱,这还可能使血管循环不畅通,尤其是下肢,出现局部微血栓和局部血管炎症,导致下肢血管炎症疾病等。

5

抽烟喝酒

  喝酒对肝脏细胞损伤很大,使得由肝脏产生的免疫分子减少,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而抽烟会导致气道及肺部发炎,甚至可能引发肺癌。

6

用药不当

  过度使用一些药物,会杀死某些正常细胞,导致局部菌群失调,引起炎症反应。

  如滥用抗菌药。生活中不少人一感冒或者腹泻,就自行服用抗菌药。抗菌药物滥用和过量使用可引发各种不良后果,如诱发细菌耐药、导致二重感染、损害人体器官等。

  所以,抗菌药一定要在医生明确诊断后才可以吃,不要盲目自行用。

做6件事,给身体“消消炎”

  没有人能保证一辈子不得炎症,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防患未然,减少炎症带来的不良反应。

1

均衡营养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医学教授安德鲁·威尔博士有一个著名的“抗炎食物金字塔”理论。

果蔬的抗炎效果最佳,每天至少摄入4~5份蔬菜,每份约80克;

粗粮、面食、豆类每天要搭配食用;

有机菜籽油、坚果等健康脂肪每天摄入5~7份;

鱼和海鲜每周可摄入2~6份(1份约克)。

  此外,要减少食用方便面、饼干、外卖等快餐食品,同时要远离烟酒。

2

多喝水

  多喝水可加强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因子灭活,降低炎症状态,维持免疫系统稳定。每天的喝水量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建议每天喝水量在毫升左右为宜。

3

勤运动

  人体吸氧量增多,呼吸频率加快,能强化免疫力,防止炎症因子“任意肆虐”。

  每周进行两到三次的有氧运动,每次半小时。健步走、慢跑、游泳、爬山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4

平和心态

  压力、倒班工作等都会增加体内的炎症水平。应减少心理的“营养不良”,减少愤怒、忧愁、悲伤,保持平和的心态,用乐观积极来“平衡”免疫系统的活性。

5

保证睡眠

  保证每天8个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

6

切断感染途径

  除了上述方法,还应该从切断感染途径入手,预防炎症。

  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

  平时应注意用餐环境和餐具的卫生,尽量在家中吃饭,少吃路边摊和外卖,聚餐时使用公筷,不和家人共用牙刷。

  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

  日常注意多饮水,勤排尿,不憋尿。每天更换内裤,注意外阴卫生,不让污垢积聚,以免细菌从尿道口侵入。此外,游泳、旅行时,应选择卫生条件好的场所。

  结膜炎

  预防结膜炎,要勤洗手、洗脸、千万不要用手和衣袖揉擦眼睛。

  最后想说,炎症长时间得不到控制,会扰乱正常生理功能,诱发疾病。如果有炎症,医院及时就诊,不要随便服用抗生素,否则易导致细菌耐药、引发二重感染,甚至出现严重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局面。

链接

原来,夏天打败你的不是炎热,而是“炎症”

提起夏天,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

是冰镇西瓜、冷饮,还是空调?无论哪个,都和“炎热”脱不开关系。我们常说“夏日炎炎”,大家往往只注意到了第一个“炎”——炎热,却忽视了另一个“炎”——炎症。

炎症,癌症的“引路人”

“炎症”是临床上一类常见的病理过程,是很多带“炎”字疾病的共同特征。

早在公元一世纪,罗马的塞尔苏斯编写百科全书时,就已经把红(局部充血呈红色)、肿(局部肿胀)、热(发热)、痛总结为炎症的表现。后来,随着对炎症表现的临床研究完善,功能障碍也被列入其中。

你或许认为,炎症都是“小病”,吃点“消炎药”就能好。但它可能发展成多种疾病,治疗也不能乱来。这些炎症“冷知识”,你就应该及早了解。

1/6癌症由炎症引起

世界卫生组织属下国际癌症研究中心(CIRC)的一项报告显示,世界上1/6的癌症其实是由细菌、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这些感染,多数就是老百姓俗称的“发炎”。

在导致人体癌变的感染中,最主要的有4种病原体:幽门螺杆菌、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以及人类乳头瘤病毒,它们主要引起胃癌、肝癌与子宫颈癌等,最初都可能表现为炎症。

统计表明,仅这四种病原体,就导致一年内全球近万人患上了癌症。

男人更容易感染、发炎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雄激素会削弱男性免疫反应,让其更容易受到感染,引起炎症。

抗菌药不等于“消炎药”

临床上,有两类药能缓解炎症引起的红、肿、热、痛等症状,可称为“消炎药”:一类是激素,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另一类是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等。

而青霉素、头孢等抗菌药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例如明确了是“细菌性肺炎”,才能遵医嘱选用相应的抗菌药,不能直接将其等同为“消炎药”。

防住最爱夏天惹祸的“炎”

不少炎症类疾病在夏季高发,这与大家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有密切关系。

鼻炎空调族

进入空调房,扑面而来的冷空气会刺激鼻黏膜内丰富的末梢神经和血管,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这种效果会被放大,进而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

此外,如果空调长期不清洗,过滤网上的灰尘、尘螨等随风飞扬,加上门窗紧闭,也容易导致过敏性鼻炎发作。

对策:给鼻子一个“空调适应期”。

建议对冷空气敏感的人进入空调房之前,在门口交界处适当多站一会儿,让鼻腔对温差有一个适应过程后再进入;

在家使用空调时温度不要太低,可调整为26℃左右;

睡觉时不要对着空调风口;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开空调应定时开窗透气。

此外,出现相关症状,怀疑是过敏性鼻炎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必要时遵医嘱治疗。

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憋尿族

司机、白领等人群,由于工作忙碌,经常喝水少、长时间憋尿。加上夏季温度较高,出汗多,容易引起膀胱和尿道感染,出现炎症。

女性的尿道口在汗腺丰富的会阴部附近,在高温潮湿的夏天,细菌繁殖快,尿路感染的风险更高。

对策:适当喝水,促进排尿。

建议大家每次外出前,最好先排一次尿。工作、学习中应多喝水。

工作中站起来接水喝,能避免久坐,同时还利于排尿。有尿意时,除了要及时排尿,还应注意补充水分。排尿相当于给膀胱和尿道做了一次冲洗,有助预防细菌繁殖和出现炎症。

妇科炎症过度清洁族

国外有调查发现,约75%的女性在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阴道炎,其中一半左右会反复发作。

由于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喝水不足等原因,妇科炎症更为高发。

女性私处的清洁需要有个“度”,如果游泳、旅行住宿时的环境不洁、不勤换卫生巾或护垫,可能感染阴道炎等妇科病;但如果每天用洗液清洗私处,过度清洁,也同样容易引起妇科炎症。

对策:“勤洗”不如“勤换”。

女性使用卫生巾、护垫期间,建议每2~3个小时更换一次。阴道有强大的自净和防御功能,盲目使用洗液,反而可能破坏阴道的自我防御系统,加重或引起疾病。

正确的清洁方式是:每天更换内裤,用清水清洗外阴即可。此外,游泳、旅行时,应选择卫生条件好的场所。

“红眼病”(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电脑族

“红眼病”是一种急性结膜炎,常在夏季高发。

一旦感染,常出现眼睛发红、痒、流泪、怕光、眼屎增多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针扎痛、视力下降等表现。

“红眼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摸了感染者碰过的物品,再碰自己的眼睛就可能被传染。

当接触了被红眼病人眼泪及眼睛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如毛巾、公共汽车扶手、钱币等;或被污染的水源,如游泳池等,都可能染病。

需要提醒的是,电脑键盘是大家容易忽视的一个传播媒介,在办公室等相对公共的场合使用电脑,一定要注意预防结膜炎。

对策:少揉眼,勤洗手。

预防结膜炎,提倡勤洗手、洗脸,千万不要用手和衣袖擦、揉眼睛,在“红眼病”流行时不要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在办公室使用电脑的上班族,应在用完键盘后勤洗手。

此外,毛囊炎等炎症也常在夏季高发,如果不采取正确的方式,很容易被炎症“偷袭”。一旦发现有炎症,应及时就诊,遵医嘱治疗。

吃对食物,也能“抗炎”

除了从生活习惯上预防,正确的饮食也能帮我们对抗炎症。下面几个抗炎饮食小贴士,帮你在夏天“消炎”。

发炎时,少吃红肉。有炎症时应该少吃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红肉。与之相反的是,深海鱼、亚麻籽、紫苏籽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可以缓解、抑制炎症的发生。

少吃甜,有助抗炎。高血糖也会让身体的炎症反应上升,少吃甜食和精米白面,增加一餐中杂粮、薯类(如土豆、红薯、芋头)和蔬菜的比例,也有助控制餐后血糖,预防和缓解炎症。

茶叶、豆类、胡萝卜,帮身体“消炎”。富含多酚类和类胡萝卜素的食物比较有利于降低身体的炎症反应。多酚类物质的主要来源是蔬菜水果、茶叶和全谷豆类,黄橙色和深绿色的水果蔬菜中含类胡萝卜素较高,如胡萝卜、南瓜、柑橘等。

此外,富含镁元素的绿叶菜,如菠菜、小白菜、杂粮、大豆和豆制品,也有助于缓解炎症,适合在发炎时吃。

夏季的“炎热”和“炎症”,给我们带来了双重的“炎”风险,不知道这些“消炎”方法能否帮上你?希望你的夏天多点健康和清凉,不被炎症“偷袭”!▲

这5种食物,可能跟消炎药一样靠谱

当咽喉、嘴角发炎,有多少人的第一反应是“快吃些消炎药”?

其实,有一些食物能降低体内的慢性炎症反应,你大可不必把自己变成“药罐子”。而有一些食物则是炎症的帮凶,还是离它们远些为好。《生命时报》邀请权威营养专家,为你揭秘“抗炎食物红黑榜”。

受访专家:

医院营养科主任谭桂军

红榜1鱼类

欧米伽3脂肪酸可抑制炎症,三文鱼、沙丁鱼、鳕鱼等富含此类物质。有慢性炎症的人平时可适当吃一些。

2粗粮

全谷物食品和未经过精加工的粗粮,消化速度慢,能防止血糖骤升,有助控制炎症。

全谷物包括小米、糙米等。一些优质豆类,如红小豆、绿豆、豌豆等,富含B族维生素、镁、钾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升糖指数低,有益抗炎。

3果蔬

所有绿叶菜都富含镁元素,有利于缓解炎症。苹果、柑橘、葡萄及深绿色叶菜中富含多酚类物质,胡萝卜、南瓜等黄橙色食物中富含类胡萝卜素,这两种物质都有利于降低炎症反应。

建议每天摄入蔬菜~克,水果~克。

4茶

白茶、绿茶、乌龙茶等茶叶中富含儿茶素,具有抗氧化和消炎功效。

5一些调味品

生姜、大蒜、辣椒、肉桂等配料中含有大量天然抗炎物质,如姜黄素,可以在做菜时适当放一些。

黑榜1甜食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营养学家维多利亚?德雷克指出,含有大量精制面粉的食物会生成促炎因子,这与其升血糖速度快有关。高血糖会促进炎症反应发展,因此,甜饮料、甜面包、蛋糕等要尽量少吃。

需要提醒大家,酸奶是一种健康食品,但不少酸奶含糖量很高,购买时最好看清营养标签。

2高脂食物

研究表明,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会促进体内炎症的发生和发展,饼干、奶茶等很多高脂肪食物含有上述不健康的脂肪酸。

不少加工食品中则标注含有反式脂肪酸或氢化油,患有关节炎、鼻炎等慢性炎症的人群吃上述食物一定要控制好量。

3油炸食物

美国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当油炸食物食用量减少,体内的炎症标志物也会减少。因为,大量油炸食物用的都是反复煎炸过的油,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

建议少吃油炸食物,食用油尽量选择初榨橄榄油、有机菜籽油等。

4加工肉制品

经过精加工处理的肉制品,如腊肠、热狗、火腿、培根等富含饱和脂肪酸,会加重炎症。建议用新鲜肉类代替加工肉制品。

5过量饮酒

酒精外用可消灭病毒、细菌,减少感染的可能性,但过量饮酒却会诱发或加重炎症。

不过,有研究发现,红酒中富含的抗氧化剂白藜芦醇可抗炎,建议每天不超过1~2杯,但不可酗酒。▲

图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医院24小时急救

-

-(卫生系统短号:手机固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huiz.com/rhhyb/54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