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故事土茯苓篇02取象悟药

治疗白癜风的中成药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093.html

《土茯苓篇》

02取象悟药土茯苓

小指月说,爷爷,为什么单味土茯苓汤可以治疗各类杨梅疮毒呢?老爷爷说,普通的治疮痈肿毒之药,只能到皮肉血脉,而杨梅疮毒,很多病情日久,都深入筋骨。这些湿浊埋伏很深,不是一般疮痈之药所能动到。

小指月说,那为什么土茯苓就能动到呢?老爷爷说,你看土茯苓叫什么名字?小指月说,土茯苓又叫过山龙,我们经常去采药都可以碰到,挖都挖不完,它从这边的山坡,可以把坚硬的藤条长到那边去,而且这藤条带刺,非常刚硬,像筋骨一样。

老爷爷说,一般坚硬刚强之药,里面大都含有一股霸气,就像三棱、莪术、三七,善于破血逐瘀,你看这坚硬的土茯苓善于干什么呢?小指月说,善于通利关节啊,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老爷爷说,为什么善于通利关节呢?小指月说,一方面它是蔓藤,软藤横行筋骨中,这藤本植物,善于游走上下,攀援爬物,所以必定善于疏通。

老爷爷说,金银花也是藤啊,为什么治起梅毒顽疮,力量不如土茯苓呢?小指月说,虽然都是蔓藤,都能通利,但金银花是小藤,土茯苓是大藤,金银花更柔软,而土茯苓更刚强更硬,所以民间把土茯苓又叫硬饭团。而金银花善走小经小络,土茯苓善于深入大筋大骨,甚至大关节。所以药书上说,金银花的藤,治疗风湿经络痹痛,而土茯苓却可以治筋骨关节毒疮痛。所以这土茯苓强硬的枝条,应该是它第二方面痛筋骨的表现。

爷爷又说,像红藤、鸡血藤,这些藤条,也照样粗大刚硬啊,怎么不见得它们像土茯苓这样治疗毒疮呢?小指月说,土茯苓第三方面的特点就是它还带些刺,会扎手。我们到身上里采药时,衣服经常会被它们挂到。

《草药歌诀》上说,有刺草木善消肿,善开破,就像将军之官肝一样,必善于疏泄筋骨,像推土机一样,能够把顽固结块打松推开。所以局部你硬肿难破难开难消的,你红藤鸡血藤一般力量不够,这时非得请出这带刺扎手的土茯苓不可。

爷爷又笑着说,既然这三方面功效都有,那为什么皂角刺不能成为梅毒疮痈要药呢?皂角刺它的刺够坚硬吧,比你土茯苓的刺还霸道。小指月笑笑说,皂角刺最擅长的就是刺破,但你只是刺破,你没有除湿解毒的功能,你也不能把浊湿扯下来啊。这土茯苓有第四方面的本事,就是善于除湿解毒。

老爷爷说,为什么善于除湿解毒呢?依据何在?小指月说,土茯苓是甘淡平和的,煎的汤水没什么特异的味道,草药歌诀上说淡渗利湿,单味入腑通经骨,想这些平平淡淡的药才是真,它进到肚腹里头,能够稀释浊阴湿毒,并把它们淡化,排出体外。

爷爷听后,点点头说,是这样的,所以一些血液浓稠粘滞的患者,我们为什么要建议他喝一些玉米须,薏仁煲的清汤,不放什么油盐,这样血液很快就能得到净化,湿毒可以很快得以排出,这也是为何清清淡淡的素食,可以让人长寿,让人身体少长包块的道理。

小指月一拍脑袋说,爷爷,这么一讲,我把土茯苓在身体怎么走的思路都理顺了。老爷爷说,怎么理顺呢?说来给爷爷听听。

小指月说,这土茯苓先以它威猛刚硬的性格来通利关节把所有毒疮瘀滞之处,通通打开,就像帮它们解放开来一样,这些道路一打开来后,土茯苓再利用它非常甘淡平和的味道,进到毒疮里头,中和它,同化它,然后这单味善于出下窍,走膀胱,利水尿,这些湿毒纷纷便从尿道排出。这样就能够结石,为何各类顽固湿浊毒疮,甚至伴筋骨痛的,最少不了土茯苓了。

爷爷听后点点头,笑了笑。小指月说,我今天又打开了一扇中药大门,真正学到了土茯苓,哈哈!!然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曰,治风湿骨痛,疮疡肿毒:土茯苓一斤,去皮,和猪肉炖烂,分数次连滓服。《江西草药》曰,治皮炎:土茯苓二至三两。水煎,当茶饮。《本草正义》曰,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其解水银、轻粉毒者,彼以升提收毒上行,而此以渗利下导为务,故专治杨梅毒疮,深入百络,关节疼痛,甚至腐烂,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溃,一切恶症。(古人治梅毒多用水银轻粉等,毒性大,内注筋骨,就则破溃流水,造成梅毒性关节炎,土茯苓通利关节,可以治之。由于水银轻粉又会收毒上提,久而久之,容易导致龈烂齿衄,这是水银轻粉中毒,而这土茯苓熬汁内服,却可以使积毒内消外走,所以土茯苓不单解梅毒、疮毒,也解药毒汞毒。)

中医故事——《知母篇》1(二母宁嗽散与仁义道德)

中医故事——《知母篇》2(一片孝心在药壶)

中医故事——《知母篇》3(知母泻无根之肾火)

中医故事——《黄芩篇》01(黄芩泻肺火而最妙)

中医故事——《黄芩篇》02(降膈上烟酒热痰)

中医故事——《黄芩篇》03(源清流自洁)

中医故事——《黄芩篇》04(下痢脓血粘稠=痰热浊阴)

中医故事——《黄连篇》01(直折心火上炎)

中医故事——《黄连篇》02(口舌生疮漱口方)

中医故事——《黄连篇》03(黄连止消渴)

中医故事——《黄连篇》03(黄连止消渴)

中医故事——《黄连篇》04(水升火降交泰丸)

中医故事——《黄连篇》05(滞下如金丸)

中医故事——《黄连篇》06(黄连为病目之仙药)

中医故事——《黄连篇》07(苏连饮治呕恶不止)

中医故事——《黄连篇》08(寒热一调,顽病可消)

中医故事——《黄连篇》09(治水火烫伤)

中医故事——《黄连篇》10(口舌生疮)

中医故事——《黄柏篇》1(多吃素少吃肉)

中医故事——《龙胆草篇》1(胆经郁热头角痛)

中医故事——《龙胆草篇》2(肝经湿热尿血)

中医故事——《秦皮篇》1(外洗治疗红眼病)

中医故事——《秦皮篇》2(秦皮止热痢)

中医故事——《苦参篇》1(利湿不忘补气)

中医故事——《苦参篇》2(遍身疮痒湿疹)

中医故事——《苦参篇》3(重用治狂躁)

中医故事——《白鲜皮篇》1(皮肤科专药)

中医故事——《白鲜皮篇》2(皮肤发黄)

中医故事——《金银花篇》1(内痈外痈要药)

中医故事——《金银花篇》2(治痈疽久败疮)

中医故事——《连翘篇》01(风温感冒)

中医故事——《连翘篇》02(肌表风热瘾疹)

中医故事——《连翘篇》03(疮家圣药)

中医故事——《穿心莲篇》01(水火烫伤)

中医故事——《穿心莲篇》02(从头到脚话穿心莲)

中医故事——《大青叶》02(治阳明热毒斑)

中医故事——《板蓝根》(抽油烟机的作用)

中医故事——《青黛篇》(李防御治嗽得官)

中医故事——《蒲公英篇》01(乳痈要药蒲公英)

中医故事——《蒲公英篇》02(治肋胀黄疸)

中医故事——《蒲公英篇》03(养胃五点)

中医故事——《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篇》1

中医故事——《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篇》2

中医故事——《重楼(蚤休、七叶一枝花)篇》3

中医故事——《土茯苓篇》01(单味土茯苓汤治梅毒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huiz.com/rhhyb/7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