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结膜炎
结膜炎是指眼睛的结膜感染上病毒或细菌而发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宝宝经常用手擦眼睛,经细菌感染便会引发此病。此外,亦可能因各种病毒感染,造成流行性结膜炎。夏天,游泳池往往是此类病毒的温就,患流行性结膜炎时,一般需1-2星期才可痊愈。
◇症状
患细菌性结膜炎的病儿,眼分泌物多为粘液脓性,甚至有假膜形成。患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的病儿为病毒引起,分泌物较少,水样,可侵犯角膜。有的病儿还会表现结膜下出血,或造成视力模糊,医院的眼科诊治。
?护理
宝宝洗脸和洗澡的毛巾、浴盆等用具应该分开,用过的毛巾要用沸水消毒,宝宝的手要经常保持干净。
由爸爸或妈妈一人托着,将宝宝的头部后仰,利用玩具吸引他的眼睛向上望;另一人把宝宝的下眼睑按下,把眼药水滴进眼里。妈妈替宝宝滴眼药水前后,必须洗净双手,并要注意药瓶的瓶口不可碰到宝宝的眼睛或睫毛,以免病毒或细菌沾在瓶口上,造成再度感染。每次点药时,可先将瓶口的一滴先排掉,避免已沾上病菌。
■预防
如果家中有人眼睛发红,请不要接近宝宝。结膜炎虽不会通过空气传染,却可能通过手或手帕传染,因此绝不可和结膜炎患者共用毛巾,脸盆也要分开使用。患者用过的毛巾和脸盆,应该彻底消毒。
34、鹅口疮
婴儿口腔炎较常见的是“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奶瓶、乳头等都可能将霉菌带入婴儿口腔,有的病儿有口腔粘膜皱折隆起,民间称“马牙”家长用纱布擦小儿的口腔,结果将粘膜擦伤,也可能引起感染。
另外,长期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不注意口腔卫生或慢性腹泻、营养不良,都会并发本病。发病时,口腔粘膜及舌部稍有充血、水肿,经过1-2天后有乳白色小斑片附着在粘膜上,这种白色斑不易擦去。如果不治疗,病变可以向下蔓延到食管及整个消化道,发生全身性白争念珠菌感染。
一旦诊断为鹅口疮,可用外用抗霉菌药物直接涂于患处,也可使用微生态疗法,大量补充益生菌抑制病菌生长。同时,注意口腔卫生,保持舌乳头清洁,奶具应严格消毒,不要用纱布擦洗口腔粘膜。
◆小提示
白色念珠菌是人体内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正常情况下,受到益生菌的抑制,不会致病。但在疾病及用药,特别是使用抗生素后,益生菌数量骤减,无法抑制有害菌繁殖,它就会迅速蔓延,常导致口腔、生殖道、肠道或喉咙感染。因此发生鹅口疮时,表明宝宝体内菌群失调,须及时补充合生元。在冲服过程中,让孩子先含一会后再吞下,效果会更好。
多喝发酵型酸奶,而对正在服用抗生素的儿童来说,补充高活菌含量的合生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