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的冬季为了保暖,很多家庭往往把暖气或空调开的很暖,甚至有点燥热。长期门窗紧闭,再加上暖气和空调供暖,室内温度升高,空气不流通,十分干燥,容易引起免疫力下降,导致烦躁不安、鼻咽干燥、头晕眼花、软弱无力。
“暖气病”虽然不是疾病,但大家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长时间待在“暖气房”中可能引发一些疾病,今天,小毓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小妙招,让大家滋润过冬~
皮肤病症状:容易干燥、瘙痒、出现皱纹等。
冬季人们的皮肤本来就容易干燥、瘙痒,如果“暖气房”内温度过高,就会加速皮肤水分的流失,使皮肤纤维失去韧性而断裂,进而引发一些皮肤病。
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声嘶等。
呼吸道如果持续长时间缺水,就会导致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减少,灰尘、细菌等也就会趁机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还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健康问题。
另外,干燥温暖的室内无异于给病菌的生长提供了温床。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感冒病毒和其他能引发感染的细菌繁殖速度会加快,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
心血管系统疾病症状:心慌、胸闷、头晕眼花、血液黏度高、血压改变等。
心血管系统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暖气过热“抢走”人体的水分,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血压下降及心绞痛等心血管健康问题。
另外,如果屋里与室外的温差太大,可能会导致血压波动大、冠状动脉“不堪重负”,引发冠心病。
泌尿系统疾病症状:尿量减少、尿道感染等。
“暖气房”内温度较高、空气干燥,人体很容易丢失水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注意补水,就会导致尿量减少,进而有可能增加患上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结石的风险。
红眼病症状:眼睛发红,发干。
冬季户外风干物燥,如果回到室内又因为温度高造成机体缺水,会影响泪液的循环,造成干眼症。眼结膜的干燥极易增加患“红眼病”的风险。
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可以促进泪液的循环和分泌——多眨眼。工作间隙,先远眺2分钟,然后做1分钟眨眼运动,60次左右即可,最后闭目休息2分钟。另外,可在电脑桌前,放一杯清水,或者使用滴眼液。
如何预防“暖气病”开窗通风
一般早晚各开窗通风一次,注意避免对流风,每次开窗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控制室内温度
应将室温保持在18至24℃之间,湿度50%至60%为宜。控制室内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或摆一盆水,同时在室内多养些绿色植物。
补水
在温暖的室内要注意多喝水,每天需要饮用1.5—2升水,才能保证人体不缺水。
可多吃些富含水分的水果,如苹果、梨、香蕉、橘子、葡萄等。还可以多吃一些湿润并具有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芝麻、萝卜、蕃茄、豆腐、银耳、西红柿、黄瓜等。
另外,干燥的冬天还要预防干燥上火引起的口腔溃疡等疾病。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医院就诊。
点击下列关键词
即可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网上问诊
医师节短片《我是谁》
公益微电影《暖阳》
公益微电影《彩虹之梦》
公益微电影《用爱唤醒你》
停车场中上演生命接力
减肥饮食搭配
全飞秒
海参真的“大补”吗?
首个中国医师节
胶东国际肿瘤论坛
文字来源:健康吉林
图片来源:医院转载需授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