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总故事眼睛里容不下沙子

本期讲者:医院眼科王菂博士,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年8月荣获“医院优秀住院总医师”称号。

写在前面

卸任住院总医师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感悟万千。答应了肖师兄的约稿,却总有些不知从何谈起的惆怅。与日常的当面沟通不同,这种短文形式的交流更加考验表达。希望以我微薄之力,能带给大家哪怕一点帮助吧,我想这也是每一个来这里分享的同事最赤诚的初心。

1

达芬奇有这么一句广为流传的话:“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人们得以拥抱和欣赏世界的无限美妙。”

作为五官中最为灵动的器官,眼睛不但给人的相貌和气质增添了独特的韵味,更承载着接受外界信息——实现视觉功能的重任。而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遇到过眼睛的疾患。

大家一定都有带着眼镜的同学同事(屈光不正),也可能自己曾经在连续加班或是通宵看球后经历过双眼干涩胀痛的不适(视疲劳、干眼),又或者遇到过家中长辈抱怨手机要拿远些才能看得清(老花眼),甚至随着年龄增长看什么都变得越来越“雾朦朦”(白内障)。

不过,眼球体积虽小,结构却非常精巧复杂,眼科专科也由于病种迥异而分为多个亚专业。对于非医学专业人士,还是建议不要自行诊断甚至盲目用药。

因此,我更想讨论的是一些常见的误区,而不是具体病例。

2

“眼睛里容不下沙子”

虽然眼睛有一大半藏在眶骨的包围之中,但毕竟还算是位于体表的器官,因此异物、化学物质进入眼睛的情况时有发生。

虽然大部分这些“不速之客”都被眼睑和睫毛拒之眼外,或是被大量分泌的反射性泪液冲刷离开眼表,但偶尔有一小撮“顽固分子”就是流连不舍。那该怎么办呢?

即时的处理手段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几乎所有化妆品也好、洗涤剂也罢——包装上都会标明这样一句话:“如不慎入眼,请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

作为眼科医生特别担心的,同时也是患者下意识进行的一个危险行为就是使劲揉眼睛。这样或许能让眼表异物移位,但更可能的是使异物和眼表“亲切”摩擦,造成刮伤;更别提有些异物嵌顿在角膜表面,需要在显微镜下多次挑除才能去除干净。

错误的处理不但可能加重损伤,异物长时间留存也会增加后续感染的风险,因此如果眼红、眼痛、异物感持续存在,还是及时就医比较安全,通常后续会给予促进角膜修复以及预防感染的抗生素眼药水保驾护航。

最好的方法,当然还是预防。骑车时佩戴头盔,进行高危作业(例如切割、打磨材料)时佩戴护目镜,这些都是非常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

其实除了上述这些有形实物,还有一些摸不着甚至看不见的物质也同样会刺激和伤害眼睛。例如刺激性气体引起结膜炎,或者杀菌功率的紫外线灯的照射,都会导致相应的症状,只是有时候这类不适会在好几个小时之后才到达顶峰。

3

医患携手,对抗疾病

如今的医疗已经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强调“患者参与决策”以及“个体化治疗”,医患沟通、共同努力非常重要。

为了更好的建立医患关系,共同参与诊疗过程,国家层面开始重视推广医学科普;医生群体则需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沟通技巧。然而,似乎较少被提及的一方面,是作为患者的自我教育和管理。

现代医学提倡“早发现、早治疗”,除了定期筛查,如果患者能对自身疾病有所了解,也有利于配合管理病情以及对病情变化的早期察觉。

就好比新买来电器,大家会读一遍说明书一样,简单阅读疾病的科普信息、大致了解自身病情和注意事项,或是简单阅读药物说明书、对不良反应有个大致印象,都是在对自己负责,也有助于与医生更好的交流病情。

曾经有一位青光眼患者,数次因为眼压急性升高、眼痛、视力下降而入院治疗,经过各种降眼压药物联合治疗,眼压能够降至正常,症状缓解,视力也随之改善。

但青光眼用药较为复杂,滴用不同类别眼药水的时间各不相同,考虑患者在家中难以配合,我们每次都建议对方考虑手术治疗,也反复强调该疾病的不同阶段会对视觉功能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但患者可能是由于工作繁忙,出院后也没有规律用药和复查眼压,在后一次因为青光眼再次发作而入院治疗之后,视力已经无法完全恢复。

我想如果他真正理解了自己的病情,也许就能更好的配合治疗,从而避免这种结果。

4

眼睛不但有许多专科特有的疾病,同时也会作为靶器官而受到全身疾病的影响,在眼科会诊中,这类疾病占了很大比例。

提到糖尿病和高血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也许有所了解的人会联想起更多具体而恐怖的并发症,例如末端肢体的坏死,或者肾病晚期不得不进行透析,又或者脑卒中导致的卧床不起。

但不那么为人所知的是这些疾病的眼部并发症:眼表损害和视网膜血管病变都相当常见。依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治疗原则和可选的治疗方案也有所区别。

如果患者对预示眼部受累的症状一无所知,就很有可能耽误治疗时机,增加疾病的经济负担。此外,慢性病已经逐渐转变为主流疾病,类似高血压、糖尿病,都需要终身监控血压、血糖。

我们见过许多患者住院期间规律用药检测,数值平稳,经过治疗视力也有所好转。出院后就在家中放飞自我、对血压血糖不管不问,定期复诊时发现视力也相应的起起伏伏;更有甚者时隔几年才复诊,眼底病情已经严重到可能需要多次手术。

面对这样的病例,短期的治疗可谓杯水车薪,更需要加强的是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识,如果对自身的病情毫不关心,不注意遵循饮食的要求,也不配合血压、血糖的监测,我们将在与此类疾病的对抗中一败涂地。

不知不觉念叨了这么多。有一些话其实早该说出口,只是在人满为患的门诊时间不够,总想把事情说清说全,却高估了自己的表述效率。

写字很慢,宛如缓缓呼出一口气,能让许多思绪沉淀下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许多观念和原则也在不断改变,唯一不变的是持续的学习和反思,谨以此文自勉!

往期回顾

长按







































白癜风的图片
白癜风的土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huiz.com/yjhyb/4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