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4人确诊新冠,医院口述

HANS

28岁的王迪家在武汉,是HANS汉声的读者。2月3日晚,王迪78岁的爷爷突然呼吸困难,医院,心脏停跳了。抢救捡回一条命的爷爷被确诊新冠肺炎,随后,王迪的奶奶和妈妈也确诊“中招”。医院、被拒绝收治、核酸检测“假阴性”、微博发布#肺炎患者求助#……历经困难煎熬,昨天,王迪的三医院。王迪说:“我真的非常幸运。”他将家人收治的成功经验分享到微博,并反复强调,一定要及时上报社区。我们电话连线了王迪,希望他的故事和经验帮到更多人。截止今天发稿,王迪自己也检测出核酸阳性,爷爷病情再度恶化。以下是他的口述。

在医院嚎啕大哭

转身又笑着面对家人

我家住花桥街四村,属于武汉市江岸区。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同住一屋,家里一共三层楼。

一月中旬,官方还没说“人传人”,我就反复叮嘱家人不要出门,需要什么由我跑腿去买。他们比较听我的,那时我们家就不太出门了。

但是,78岁的爷爷成了“漏网之鱼”。

1月27号,爷爷眼睛开始发红,像是感染了红眼病。

1月29号,我发现爷爷用水泡饭吃。在我追问下,爷爷说他没胃口,喉咙有点卡,饭吞不下去。

我感觉不妙。爷爷素来身体健康,走路比我还快,没有任何基础病。我马上给他量体温,38.2℃。我们立马单间隔离了爷爷,每个人在家也戴上了口罩。

我问爷爷是不是偷偷出门了。他嘴硬不承认。后来奶奶告诉我,爷爷1月21日确实去了一趟唐家墩,到银行取退休工资,没戴口罩。

我猜想,爷爷应该是从银行回家没洗手,又揉了眼睛,所以他先是眼睛发红,后来才到喉咙。就像那个没戴护目镜被感染的北京医生。

这次新冠肺炎的危重症主要是老人。一是抵抗力弱,本身有基础疾病。二是不怕死,不戴口罩。再就是,人老了就像小伢,做错了事或者有点不舒服喜欢瞒着,也可能是不想给家里添麻烦吧。

在家吃药隔离几天,爷爷还一直烧。2月1医院,条件有限,不能做CT,只是简单查血、拍X光。诊断是细菌感染。

那时我们医院,老人抵抗力弱,万一不是新冠,去医院交叉感染更危险,开了药先回家观察。

2月3日号晚上,爷爷突然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血压都没有了。急忙医院,结果因为没有社区证明,医院不收。

救护车要排队多号,我们只能自己架着氧气袋,开车从汉口辗转汉阳,医院求急诊。到亚心是4号凌晨,进抢救室前,爷爷心脏已经停跳。

爷爷抢救过来后,亚心总院也不愿意收治。因为医院,而且我们家属于江岸区,按收治政策,我们跨区了。

爷爷在亚心一直带着呼吸机,我们一家就赖在急救室不走,反复恳求收留。

当家人病危,能想到、能做的就是赖在那里,起码先保命。

我已经不记得那一晚,爷爷被抢救了多少次。医院外嚎啕大哭,转身又平复心情,笑着面对家人。这时不能慌,我们一家人,要一起要做事,而不是悲观。

2月5号,爷爷总算稳定,医院第一次给爷爷检测核酸。第二天下午出结果,阴性。

但是爷爷的CT、血检都非常不乐观,于是又测了第二次,这次是阳性。

在当时,核酸阳性是住院的必要条件。血检、CT、核酸,三样缺一不可,这样才够住院。有些感染者会出现多次“假阴性”。

比较幸运的是,医院可以直接给病人检测核酸。所以爷爷很快就测到了。

现在新规定是,要做核酸检测,必须先上报社区,医院做检测。

免疫球蛋白呼吸机制氧机

全买回家给奶奶续命

奶奶77岁,早就有点咳。但她有哮喘和肺粘连的老毛病,一开始全家没当回事。

爷爷病危后,奶奶病情恶化了。把爷爷送进亚心第二天,我医院做检查。还有我妈一起。

我妈症状比较轻,只有轻微咽痛、口干,不发烧。

一医院发热门诊人很多,比较人性化的是,患者不用亲自排队,可由家属带着血检和CT代替病患排队。医生若诊断出问题,下一步就可以申请检测核酸。

我拿着妈妈、奶奶的检查结果,从下午五点排到转钟2点,才排到核酸检测名额。

排队等号期间,我在微博#肺炎患者求助#发了一条求救。爷爷不能一直住在亚心,得把他转进收治新医院。这条求助微博被转发了0多次。

拿到号,半夜回到家,第二天早上6点又开车带家人去做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时间是每天8:00—17:00,做检测需要再次排队。

我让妈妈、奶奶在车里躺着,排到了我再去扶她们。两人症状虽不如爷爷重,第一次就测出了阳性。

▎我、妈妈、奶奶的排号。医院,我们三人都查了血,做了CT。只有我的肺部CT没问题,所以拿了号,但并没测成核酸。可以理解,医疗资源有限,肯定给更需要的人。

医院拒收,吃了这个亏,我医院检查之前,就跟社区提前上报了。

拿到确诊结果,再次上报社区,然后回家等住院指标。

等待期间,妈妈状况稳定,奶奶的病情却逐渐恶化。

奶奶有肺部疾病,还有心脏早搏,本来是小咳,后来逐渐发烧。最严重时,人躺在床上不能动。

我买了免疫球蛋白,7万一箱,一箱够7天。大伯妈是护士,每天来跟奶奶打针。

我还买了一箱莲花清瘟胶囊,2个呼吸机和1个制氧机……这些都是自费,不能报销,而且还是找熟人买的。

医院检查,我就刷了一万多,爷爷在急诊室的花费更不用谈。

但只要能续命,花再多钱都可以。不然奶奶真的挺不到收治。

求生每一步都绕不开社区

医院有了床位,2月7号,妈妈被车送去了武展的方舱。

但是,医院依然没着落,爷爷也不能一直在亚心急诊住着。情急之下,我在微博话题#肺炎患者求助#第二次求救。第二条求助微博,也被转发了0多次。

那天深夜,在亚心的爷爷被转到了协和西院重症监护室。第二天2月8号上午7点,奶奶被救护医院。

我不太好评估微博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必须第一时间上报社区。

总结起来,大致是这么个流程:

?出现症状后,医院做检查之前,第一时间报备社区。?医院CT、血检结果,第一时间报备社区,等待社区安排核酸检测。?拿到核酸结果后,再次报备社区,社区会把确诊信息层层上报,社区→街道→区里,最后根据病情缓急,安排收治。方框里的流程,截止2月7日前,我亲测有效。未来政策是否变动,我会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huiz.com/yjhyb/46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