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什么是“暖气病”?"暖气病"并不是医学的病种。因为门窗紧闭,加上不正确的供暖方式,导致人们烦躁不安、咽喉干燥、头晕耳鸣、胸闷乏力、容易感冒的一个统称。
“暖气病”的危害
皮肤很受伤
症状:皮肤干燥、瘙痒、出现皱纹等。
冬季人们的皮肤本来就容易干燥、瘙痒,如果“暖气房”内温度过高,就会加速皮肤水分的流失,使皮肤纤维失去韧性而断裂,进而引发一些皮肤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症状:心慌、胸闷、头昏眼花、血液粘度高、血压改变等。
心血管系统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暖气过度“抢走”人体的水分,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引起血压下降及心绞痛等心血管健康问题。
另外,如果屋里与室外的温差太大,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大、冠状动脉“不堪重负”,引发冠心病。
呼吸系统疾病
症状: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声嘶等。
呼吸道如果持续长时间缺水,就会导致呼吸道粘膜的分泌物减少,灰尘、细菌等也就会趁机附着在粘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还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健康问题。
另外,干燥温暖的室内无异于给细菌的生长提供了温床。当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感冒病毒和其他能引发感染的细菌繁殖速度会加快,随着空中的灰尘(P10及P2.5)扩散。
泌尿系统疾病
症状:尿量减少、尿道感染等
“暖气房”内温度较高、空气干燥,人体容易失去水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注意补水,就会导致尿量减少,进而有可能增加患上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结石的风险。
红眼病
症状:眼睛发红、发干。
冬季户外风干物燥,如果回到室内又因温度高造成机体缺水,会影响泪液的循环,造成干眼症。眼结膜的干燥极易增加患“红眼病”的风险。
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可以促进泪液的循环和分泌---多眨眼。工作间歇,先远眺2分钟,然后做一分钟眨眼运动,60次左右即可,最后闭目休息2分钟。另外,可在电脑桌前,放一杯清水,或者使用滴眼液。
预防“暖气病”的解决方案
1、开窗通风
一般早晚各开窗通风一次,注意避免对流风,每次开窗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控好室内温度、湿度
冬天室内暖气开启时,应将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40%~60%为宜。控制室内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或摆一盆水,同时在室内多养些适合的绿色植物。
3、补水
(1)在温暖的室内要注意多喝水,每天需要饮用1.5-2升水,才能保证人体不缺水。
(2)还可多吃富含水分的水果,如苹果、梨、香蕉、橘子、葡萄等。
(3)还可多吃一些湿润并具有湿热性质的食品,如芝麻、萝卜、番茄、豆腐、银耳、西红柿、黄瓜等。
注意:干燥的冬天还要预防干燥上火引起的口腔溃疡等疾病。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医院就诊。
文章来源:
老金说中国疗养医学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Design
光线挡住了怎么采光?
不同房间如何配置照明?
如何挑选采光好的户型?
装修后多久才能放心入住?
即使空了半年甚至一年
检测不合格也不能入住
书房照明设计对了吗?
轻则近视,重则学习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