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百花开
做好预防正当时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但由于天气多变,气温变化快,天气干燥,过敏原增多,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幼儿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易侵入体内,特别容易引起各类传染病的发生。为切实保障幼儿身体健康,幼儿园始终将卫生保健工作放在首位,规范做好预防工作,全面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复审促提升
3月29日上午,我园迎来了清江浦区卫健委专家来园进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单位复审。专家进园后,严格检查了幼儿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食堂布局与食品安全、各类保育保健台账等等,跟幼儿健康有关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
检查后,各位专家对我园的卫生保健工作给予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针对专家所提出的意见,我们当日立即开始整改,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我园的卫生保健质量。
学习正当时
3月30日下午,幼儿园保健老师对全园教职员工进行春季常见传染病知识培训,培训中,保健老师结合图片以及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所有人员认真学习、记录。
预防很重要
如何预防春季常见传染病?今天我们准备了这份详细攻略,一起来看看吧!
1.流行性感冒
症状:流感又称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音哑和咳嗽、咳痰等主要症状。
注意事项: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坚持运动;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注意开窗通风。
2.流脑
症状:流脑全称流行性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末春初,其病情发展极快,症状为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颈项强直等状态。
注意事项:及时给幼儿接种流脑疫苗;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肺炎
症状:肺炎会引起咳嗽、呼吸短促、发烧、呼吸频率加快中的一种或是全部症状。一旦幼儿的感冒得不到很好地控制,尤其是身体虚弱的幼儿容易从感冒发展为肺炎。
注意事项:如果幼儿患感冒或者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尽量让他与其他幼儿隔离,避免传染;室内经常通风。
4.红眼病
症状:医学上称为急性结膜炎,春季发病率较高。感染红眼病后几小时内就可发病。初起眼发痒,有异物感,怕光,流泪,结膜充血,眼睑红肿。
注意事项: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要改掉乱揉眼睛的习惯;避免接触结膜炎患者;幼儿得了红眼病后,不要用热水清洗幼儿的眼睛,以免损伤他的眼角膜;不要擅自给幼儿滴眼药水,必须经医生指导后使用。
5.手足口病
症状: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黏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注意事项:发现幼儿有手足口病,医院诊治;对于患病幼儿,一定要从发病开始隔离7-10天,以免传染其他幼儿;虽然手足口症类似水痘,一般能很快痊愈,但也不可掉以轻心,要细心呵护,注意预防隔离,以防扩散流行。
6.腮腺炎
症状:本病多发生于5-10岁的儿童,它是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腮腺肿痛、食欲下降等,一般潜伏期为2-3周,应对病人进行隔离,消肿一周后,就不会传染了。
注意事项:发现腮腺炎应立即隔离,卧床休息;饮食宜软、易消化,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饮温开水,保持口腔清洁。
7.水痘
症状: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幼儿感染到水痘病毒之后,会先有十天到二十天不等的潜伏期才会发病。在幼儿出疹子的前一两天,会有一些类似感冒的前驱症状,接下来会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
注意事项:避免直接的阳光照射,因为阳光照射会使皮疹加剧,让幼儿不舒服;鼓励幼儿独自安静玩耍,并尽量避开那些还没有出过水痘的人;出水痘期间如果幼儿出现恶心、头痛、呕吐、高烧3天以上不退等症状,医院检查。
8.麻疹
症状: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俗称“出疹子”。首先表现为发热、两眼发红、流泪、怕光,发病后3-4天身体逐渐出现红色斑丘疹。先出现在耳后,逐渐蔓延到脸部、胸部、腹部、手和脚;2-5天皮疹出齐,这时症状最重;再过5天皮疹消退,症状减轻。
注意事项:幼儿得了麻疹如无并发症应在家中隔离,注意病儿的皮肤、眼睛、口腔、鼻腔的清洁。
今后,幼儿园将继续结合《江苏省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评估细则》中的要求,规范开展卫生保健工作,进一步提升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质量。
淮师一附小幼儿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