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苏伊士运河之前,先说说埃及。
埃及,全称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埃及是中东(指西亚和北非的部分地区,包括除阿富汗外的西亚与非洲的埃及,约23个国家)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在经济、科技领域方面长期处于非洲领先态势。
埃及面积为.万平方公里,疆域横跨亚、非两洲,当中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
埃及有着独特的地缘位置:在陆路上,它连接亚、非两洲;在海路上,透过苏伊士运河及红海亦连接了地中海及印度洋。
古埃及,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国。公元前3年(距今多年),就出现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埃及又称为金字塔之国)
自古以来,埃及就是个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前11世纪至前7世纪,埃及断断续续被亚述、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征服。
公元4—7世纪并入东罗马帝国,古埃及文明灭亡。
公元7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入侵,建立阿拉伯帝国。
年开始,由马木鲁克军团指挥官统治。
年,被土耳其人征服,成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
(奥斯曼帝国:始建于年,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因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而得名。兴起于亚洲西部,后向欧洲东南部和非洲北部扩张,其领土在17世纪达到最高峰,随后开始走向衰落,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而分裂,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奥斯曼帝国灭亡。)
奥斯曼帝国在埃及失去统治后,埃及又沦为法国、英国的殖民地。
年~年,埃及一度被拿破仑占领。年,埃及被英国军队占领。年,埃及成为英国的保护国。直到年,埃及才真正获得独立。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国际通航运河之一,也是亚、非两大洲的地理分界线。
它位于埃及东北部,贯穿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连通欧、亚、非三大洲,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素有东方最伟大的航道之称,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价值。
苏伊士运河是条无闸明渠,其全线基本为直,却也有8个主要弯道。运河自北向南贯穿四个湖泊︰曼札拉湖(LakeManzala)、提姆萨赫湖(LakeTimsah)、大苦湖(GreatBitterLake)、小苦湖(LittleBitterLake)。两端分别连接北部地中海畔的塞得港和南部红海边的苏伊士城。
总长:.25千米。从航路浮标至塞得港灯塔为19.5千米;从等候区域到南入口为8.5千米;从塞得港到伊斯梅利亚为78.5千米;从伊斯美利亚到陶菲克港为83.75千米;提速区的长度为78.00千米。
水面宽度(北/南):-米;浮标之间的宽度(北/南):-米;运河深度:22.5米;最大船舶吃水允许值:18.米;交叉区域:-平米;最大吨位:21万吨;满载油轮的限速:13千米/小时;货舱船限速:14千米/小时。
苏伊士运河的前世
一、古代
法老运河
远在公元前十九世纪(距今近年),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西索斯特里斯为发展贸易,首开法老运河。
运河起自与地中海相连的曼济拉湖,经尼罗河支流的贝鲁济河南下,至扎加济格,折向东,穿多美拉河谷,至艾布·苏维拉,流进与红海相连的苦湖。运河全长公里,宽60米,深2至3米。
后在运河淤塞后,曾于公元前七、六、三、一世纪以及公元七世纪,先后五次疏通和开凿新河道。
运河断断续续通航了多年后,在公元年阿拔斯王朝哈里发艾布·加法尔为封锁反对他的麦加麦地那人,下令填平运河下游。
至此,法老运河彻底废弃了。
二、近代
苏伊士运河
十八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西欧与印度间贸易日益频繁,英国在同其他国家竞争中取得了优势,在十八世纪中叶确立了海上霸权。
大英帝国
法国海上实力不如英国,但在地中海东部势力强大,打算在埃及开凿一条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直通东方,以改善和英国的竞争条件。
拿破仑
年,当时是法国督政府将军的拿破仑,率军占领了埃及,立即计划开凿运河。不过由于法国人的错误勘定结果计算出红海的海平面比地中海要高,也就意味着建立无船闸的运河是不可能的,随后拿破仑放弃计划,并在和英国势力的对抗中离开埃及。
时隔近半个世纪,法国当局又开始对地中海和红海的水位反复测量,于年得出两海水位差不多的结论,这为苏伊士运河开凿的可能性提供了依据。
年和年,法国驻埃及领事斐迪南·德·雷赛布(FerdinandMariedeLesseps,-)子爵获得了奥斯曼帝国埃及总督帕夏·赛义德(SaidPasha)特许。
赛义德授权雷赛布成立公司,并按照澳大利亚工程师AloisNegrelli制定的计划建造向所有国家船只开放的海运运河——苏伊士运河。
年12月,雷赛布正式组建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
年4月25日,苏伊士运河开凿正式在塞得港破土动工。
按照合同,运河工程80%的劳工由埃方提供。但动工的最初两年,采取自由招工的方法,工地上劳工有限,最多时埃及劳工仅有人,工程进展缓慢。
年7月,赛义德根据合同有关规定,发布劳工法令,承诺埃及按照公司的要求和运河工程的需要提供工人,实行劳工征集制。同年8月,开始强征劳工,当月征调人。12月,达到1.5万人。
年,每月达到2万至2.2万人。由于工地条件艰苦,从当年开始改为劳工一月一轮换。自此,每月都有不下6万人往返,困顿在运河工地上。
当劳工实在不易摊派时,赛义德裁减军队。被裁士兵脱下军装后,就整队遣往运河工地。
苏伊士地峡是一片浩瀚的沙漠,气候常年炎热少雨,饮水奇缺。公司起初用汽船从亚历山大运淡水至塞得港。
运河往南开凿后,则从沙漠上星星点点的绿洲里的深井中汲水,再用骆驼运到工地去。
公司曾于、年进口了三台海水淡化机,但常出毛病。这些措施远远不能满足饮水的需要。
在运河工地上渴死的人像被收割的庄稼,一片片的倒下。此时,才开始挖掘计划中的淡水渠。
公司供给劳工的伙食既差且少,一份饭还不够一个小孩吃的。身上带有几个钱的劳工往往从牵着毛驴的游牧人那里另买点食品充饥。而多数的劳工则经常处于半饥饿状态。
住的情况,更不用提了。工地上为数不多的木板房和帐篷,都被大小工头和外国技术工人占据着,埃及劳工基本上是风餐露宿。地中海的热风一吹,夹杂着腥臭,苍蝇成群,挥之不去。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农村来的壮汉子,一个个的病倒下了。支气管炎、肝炎、肺炎、红眼病等极为普遍。
威胁最大的是瘟疫,霍乱、天花、伤寒、斑疹伤寒、回归热,每隔一年就袭击一次,一次比一次严重。以至有时连送病人去急救站的人,都难以找到。
再看工地劳动场景。开工初期虽进过一些机器,但为数极少。公司嫌机器作业成本太高,运河开凿主要靠人工。
劳工使用笨重的铁锹、镐头掘土,用简陋的筐子运土。
公司规定了苛刻的劳动定额,白天完不成的,晚上在月光下接着干,连穆斯林的斋月也不例外。
这样的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工资有多少呢?
一个月完成定额,挣当地货币50至70皮亚斯(1埃磅=10皮亚斯=0.37人民币),每天合2皮亚斯左右。童工的工资更少,只及成人的三分之一。
这点微薄的工资还不是直接发到劳工手里,而是交给工头,任凭他们从中克扣。此外,公司无故拖欠劳工工资也是常有的事。
对于怠工逃跑的人,公司规定怠工发现一次,扣发一天工资的三分之一。逃跑被抓回一次,扣半月工资,再逃跑,扣全月工资。但劳工还是照样逃跑。
为保证运河施工进度,年1月,赛义德指令埃及每个地区派一名警察负责押送劳工去工地,并委派专人率领警备队在工地维持秩序。他们大肆拘捕逃跑者,捕到就往监狱送。
年,伊斯梅尔继任埃及总督。
伊斯梅尔与法方雷赛布协商修改了合同中一些过于苛刻的条款后,双方于年正式签署了苏伊士运河全面合同。
年8月18日,地中海和红海被沟通。11月17日,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从此,这一天被定为运河的通航纪念日。
运河通航后,成为沟通欧、亚、非三大洲的国际交通要道。
航船不绕好望角而取道苏伊士运河,可以大大缩短航程。从欧洲到印度的航程大约缩短了一半;从伦敦到孟买的航程缩短了公里;从马赛到孟买的航程缩短了公里。
随着航程的缩短,相应的节省了时间和费用,还可避免好望角的狂风恶浪,确保安全。
因此,马克思称苏伊士运河为通往东方的伟大航道。
埃及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实现了苏伊士运河的通航,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一大贡献。
埃及为开凿运河所花各项费用连同贷款利息,总计达万英磅(相当于多亿人民币),而欧洲股东的全部投资仅为万英磅。
开凿运河的十年中,埃及投入了数十万劳工,他们在炎炎烈日下,滚滚黄沙里,忍饥受渴,用双手一锹一镐,挖出7.2亿立方土,完成了这项宏伟工程。
运河凿成时,有12万人命丧黄泉,平均每千米就死亡.5人。
(埃及的第二任总统,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埃及领导人)
埃及总统纳塞尔在回顾运河历史时说:“这条运河是用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血汗,我们的尸骨换来的!"
运河是人类智慧的象征,却也是殖民者贪婪、无情的罪证。
运河通航后,长期在法、英殖民主义者的控制下,法国掌握着苏伊士公司的大权,享有运河带来的各种利益,而埃及只能得到15%的纯利。
年,英国军事占领了埃及和运河地区,取代了法国地位。
埃及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于6年7月26日将苏伊士运河正式收归国有,成立了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
从此,结束了英、法占领运河长达87年之久的历史。
三、现代
新苏伊士运河
年8月,埃及总统塞西宣布启动开凿新运河工程,旨在通过新运河推动经济复苏,以摆脱长久面对双位数失业率的困境。
新苏伊士运河工程总量:全长72公里,包括开凿35公里的新河道,拓宽37公里的旧运河,并与新河道连接,还包括新修6条连接运河两岸的隧道。全部工程耗资80亿美元。
按照设计,新开挖的河道深度24米,宽度超过米,实现双向通航。
原计划三年完成的工程项目,但在总统塞西的压力下,40人投入到工程建设当中,历时11个月完成。
年8月6日,埃及新苏伊士运河正式开通。
苏伊士运河原先只有单向航道,导致船只在一些狭窄航段通行缓慢。新运河开凿出双向航道,船舶通过时间由原来的22小时,缩小到11小时,从而成为世界上通过时间最短的运河。
四、价值
苏伊士运河,在埃及本国经济发展上具有极大的价值。
苏伊士运河收入,长期是埃及国民收入和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之一,与石油收入、旅游业收入和侨汇并称埃及经济四大支柱。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与年相比,年埃及从苏伊士运河获得的收入下降了3%,至56.1亿美元。
今天,苏伊士运河被誉为世界黄金水道,不仅仅是因为其本身所能提供的快捷便利,还在于运河落成后就已经改过了全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不仅挽救了地中海沿岸,提高了印度洋的重要性,也严重削弱了原有的好望角航线。
据统计,每年约有1.8万艘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船只通过运河。中东地区出口到西欧的石油,70%经由苏伊士运河运送,每年经苏伊士运河运输的货物占世界海运贸易的14%。
世界海运贸易额的7%都是通过苏伊士运河,其中35%的份额是红海和波斯湾沿岸港口,20%是印度和东南亚港口,39%是远东地区。
在世界上适于海运的人工运河中,其使用国家之众,过往船只之多,货运量之大,苏伊士运河名列前茅。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