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安多藏胞,真心爱民助民。自今年3月,医院援助安多医疗队各项帮扶工作在海拔米的雪域高原陆续展开。除了日常医疗帮扶工作外,为了更好的践行“两会”精神,让医院的优势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辐射乡村、惠及藏区百姓。近期,医院援助安多医疗队来到安多县第二大镇-强玛镇,开展“情系安多人民健康、落实精准帮扶政策”安多县健康下乡扶贫义诊活动。
援藏医疗队一行五人(左起:黄博费立博刘玲杨晓李超)
驱车2小时,翻越雪山,医疗队来到位于安多县强玛镇的社区居民活动中心。藏族同胞听说人民军医要来,早早等在活动中心。顾不上舟车劳顿,医疗队一下车就立即开展义诊,为百姓讲解健康知识进行血糖、血压等检查、免费发放药品、提出治疗建议……据了解,因为路途偏远、医疗卫生条件有限,这里很多百姓很少走出村镇外出就诊,一些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较多。
费立博主治医师为患者检查
“心血管系统疾病很多直接和饮食习惯有关,平时应该低盐、低脂饮食......”急救医学科主治医师费立博详细查看患者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资料,一边详细询问病情,一边根据病症轻重安排了心肺听诊等体格检查。“别担心,心脏没有什么问题。”针对藏区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高发,费立博详细讲述用药种类、疗程等,并对如何调整饮食、改善不良习惯进行了详细宣教。老乡们纷纷表示,一定按照医嘱改善生活习惯,按时按量服药。
刘玲副主任医师详细询问患者病情
得知南京的军医来到自家门口看病,40多岁的藏族女老师利用午休时间从学校赶到镇里。轮到她就诊时,还没等刘玲副主任医师开口,她就一边用手按着下肢浮肿的部位,一边迫不及待地问到:“医生,最近感觉心慌慌的、胸口很闷,两个小腿开始变得水肿了,是不是之前病情加重了?”刘主任立即查看检验结果,耐心解释病情,考虑是“甲亢性心脏病”。刘玲为她安排住院,并给她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起身离开时,藏族女老师双手合拢,高兴地说到:“噶真切金珠玛米,噶真切金珠玛米(谢谢解放军)!”。
杨晓主治医师为上眼睑下垂患儿检查
在就诊人群中,有一位特殊患者引起了儿科主治医师杨晓的注意,小男孩大大的右眼的上眼睑呈下垂状态,杨晓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迅速走到小男孩的身边,进行详细问诊、查体后发现,小男孩前囟门未闭,同时生长发育迟缓,上眼睑下垂需要排除先天性的重症肌无力,杨医院眼科门诊做进一步检查并及早手术避免影响视力发育。家长十分感激地说,“如果不是人民军医下乡义诊,小孩这个病可能要耽误了”。
妇产科医师黄博认真为前来检查的孕妇进行体格检查,进行精心宣讲,指导孕妇做好孕期保健,针对牧区住院分娩率低的问题,向她们详细讲解了其中的利弊,嘱托她们一定要做好孕期监护及产检,担心藏族同胞听不懂普通话,关键问题黄博往往要重复两遍,直到患者微笑离开。
黄博医师为老人家监测血压
“费老师,老人家74岁了,血压非常高。”负责分诊的黄博将一位老年患者送到费立博面前,费医生耐心地向老人家解释病情,担心老人家记不住药名和剂量,特意详细写下了用法用量及各种注意事项。老人家起身带着降压药离开诊室时,脸上的愁容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口中一直念叨着“扎西德勒!”
李超主管护师进行手卫生及“红眼病”宣教
义诊的同时,急诊科主管护师李超针对近期安多县流行的“红眼病”及牧区常见的传染病进行了详细的健康宣教,同时为大家讲解并现场示范如何进行手卫生,消除了不少村民心中的疑惑。“村民看病这边这么不容易,我们来一次一定要让赶来的村民满意。”尽管已过了午饭时间,李超护师仍一丝不苟地为大家做着各项体检。直至时针指向15点40分,医疗队才送走最后一名村民。据统计,整个义诊期间医疗队共接诊余人次。
强玛镇江措书记与全体援藏队员合影留念
“感谢医院援藏医疗队!”临别时,安多县副县长对医疗队员深情的说并献上洁白的哈达,“没想到偏远的牧区家门口就能看上来自南京的专家门诊,军医的服务和技术很好。”当汽车开动的那一刻,就诊藏族同胞不断的向援藏队员们挥手告别,久久没有放下……每个援藏队员们的心中都暖意洋洋!
据介绍,医院第19批援藏医疗队自3月到达安多县以来,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专业技术优势,在尽全力完成好“医院评审”工作的同时,先后4次深入中、小学校、村庄和偏远牧区进行巡诊义诊、健康讲座、发放药品,累积接诊余人次。在下一阶段的援助工作中,医疗队还将运用“远程医疗”等多种方式创新帮扶,让藏区百姓可医院的医疗资源。
主办:医院政治工作部
监制:胡维汉
总编:王志龙
编审:杨子江
文字:黄博
编辑:莫家敏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