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既消暑解热又能够强身健体的运动非游泳莫属了,家长们也纷纷带娃们去游泳池享受清凉夏日,殊不知“红眼病”可能正悄悄接近您的孩子!
什么是“红眼病”?
“红眼病”一般指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急性结膜炎,具有传染性。主要表现为眼部异物感、灼热感、流泪、发痒等。常见的病症是结膜充血(即眼红)、水肿、分泌物增多等。
儿童对病毒、细菌的抵抗能力低下,是红眼病的高发人群。夏季是游泳旺季,公共泳池和密集的人群,大大增加了“红眼病”感染风险。因此,如果发现孩子在游泳后不断揉眼、眼红、流泪等情况,请一定及时就医。
“红眼病”有哪些症状?
红眼病发病急,一般在被病毒、细菌感染后几小时或1~2天即开始发病,常常双眼先后发作。
初发时眼部会出现结膜充血、眼睛痛痒等症状,有时会有异物感,就像揉进沙子一样。随着病情发展,眼睑发红,眼皮红肿、沉重,眼结膜高度充血,同时有怕光、流泪、烧灼感、眼屎多,早上起床后眼皮还会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
有的病人结膜上还会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呈粘液脓性。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
严重者还会伴有头痛、发烧、乏力、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发病后3-4天达到高峰期,10-14天一般痊愈,少部分会出现角膜炎等并发症。
游泳时如何预防“红眼病”?
儿童对病毒、细菌的抵抗力较低,人群密集的公共泳池大大增加了儿童感染“红眼病”的风险,因此,游泳前后应该做好预防工作,降低孩子感染“红眼病”的风险。
1.选择正规的游泳池
选择信誉好、管理规范,且经过卫监部门检查合格的游泳场所。很多不正规的游泳场所为了节约成本会减少换水次数、减少消毒次数或消毒剂投放以及减少必要的配置设施等,而且为了盈利通常也不限制带有皮肤病的患者进入等。
2.正确佩戴泳镜
选择一副密封性好的泳镜,避免眼睛直接接触泳池里的水,游泳前后最好滴一两滴抗菌素或眼药水。
3.游泳时要自备个人物品
去游泳应自备毛巾、拖鞋、浴巾等个人物品,尽量不要用游泳场所提供的公共物件。
当然,除了游泳期间的预防,日常生活的预防也能够有效降低孩子感染“红眼病”的风险:
1.个人卫生很重要
用手指揉眼睛是很多小孩的习惯,这是细菌进入眼睛的一个常见途径。因此,保持手指的干净卫生很重要。家长要给孩子勤剪指甲、养成户外回家用洗手液洗手的好习惯。
2.不与孩子共用洗具
孩子的抵抗力较弱,与孩子分开使用洗具和毛巾,可以更好的防止家长携带的病菌传染给孩子。
编辑:廊坊市疾控中心信息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