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连心携手抗洪灾
我们在行动!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学子们,
如遇到紧急洪涝灾害,
可向学校申请特殊困难补助!
1
众志成城·抗击洪灾
7月17日以来,河南郑州等地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城市发生严重内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灾情牵动着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校领导及广大教师的心。学校决定开启河南洪涝灾害受灾学生特殊困难补助资助通道。
如同学们家中因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害或经济损失,致使家庭经济出现困难,可向所在学院说明情况,并向学院提交困难补助申请,具体申请条件与流程可向自己所在班级的辅导员老师咨询。学校将尽力为同学们提供经济上的援助,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大家渡过难关。
希望同学们勇于面对困难,学校期盼每个学子平安归来!
2
丨安全知识丨
暴雨过后,这些防疫知识
请同学们及时掌握!!
暴雨水灾过后某些传染病的发病风险就会增加,主要包括三类:肠道类传染病、接触性传染病和病媒类传染病。
肠道类传染病比较常见的是痢疾、感染性腹泻等;接触类传染病比较常见的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病媒类传染病比如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
3
可能发病的原因
1、饮水问题
洪水中会夹杂粪便、垃圾等污染物。所以洪水过后,水源会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人们再使用或饮用这些水就会造成肠道传染病的感染。
2、聚集问题
接触性传染病的传染主要是通过人体接触。比如“红眼病”就多是通过带有病毒的手接触眼睛所引起。暴雨洪涝灾害过后人员相对聚集,人体互相接触也较为频繁,这就为接触类传染病的扩散创造了条件。
3、动物
病媒类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是苍蝇、蚊子、老鼠等。洪水过后经常会造成灾区垃圾废物的堆积,这些堆积的污染物就成为了病媒滋生的场所。
而且暴雨洪涝灾害过后高温高湿的环境也会造成病媒昆虫的迅速繁殖。这些昆虫在感染疾病与未感染疾病的人之间叮咬,就会造成病媒类传染病的扩散。灾后鼠类活动增多会造成鼠传疾患患病几率增加。
如果不进行任何消毒与预防措施,特别是在水源被污染的前提下,这些传染病的速度都非常迅速,传播最快的大概就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根据以往的洪灾经验,在洪水退去后一星期左右可能是传染病暴发的高峰。
4
灾后如何预防病情
●暴雨洪涝灾害之后要清除垃圾、污物、消毒环境、管理好粪便、垃圾,减少对水源和食物污染。
●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尽可能选择新鲜的食品;不食用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及死因不明或腐败变质的禽畜。
●选用清洁、安全的水源,不喝生水喝开水。
●在简易条件下,饭菜应现做现吃,尽量不食用剩菜剩饭;烹调方法以煮、蒸等彻底加热的方法为主,尽可能不加工和食用冷荤类食品,水产品和海鲜一定要煮熟煮透后食用;生吃水果、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净。
●生熟食品要分开放置,防止交叉污染;使用食品容器后要洗净,家庭内可以高温煮沸消毒碗筷。
●一旦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并尽快就医。同时,保留好可疑食物、吐泻物和加工设备,以备调查中毒原因之用。
5
控制病媒生物
除了肠道传染病之外,灾害过后,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风险也会提升。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降低患病几率呢?
●减少或避免与疫水接触,不在疫水中游泳、洗衣物等。
●大力开展防鼠灭鼠工作,尤其是洪灾期间人群较集中的地方,也是鼠类密度较高的地方。暴雨洪涝灾害后立即加强灭鼠、杀虫。
●清扫卫生死角、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切断传播途径。
●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蚊虫叮咬。夜间睡眠挂蚊帐,露宿或夜间野外劳动时,暴露的皮肤应涂抹防蚊剂。
再次提醒:
暴雨洪涝灾害过后是肠道传染病高发期
大家一定要
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
6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