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为先,健康再行
当前已进入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蚊虫密度高等成为主要的气候特点,各种消化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也进入高发季节。为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师生身体健康,仓前云溪小学提醒广大师生家长做好以下校园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1
一、常见传染病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特殊情况可发生于青少年,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2.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水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两季高发,其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接触传染源发病率可达90%以上。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
3.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4.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能引起急性胃肠炎的病毒,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具有高度传染性。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感染后潜伏期多在24~48h,少数在18~72h。
5.红眼病
红眼病又称急性结膜炎,春季发病率较高,感染红眼病后几小时内就可以发病。初起眼发痒,有异物感,怕光,流泪,结膜充血,眼脸红肿。
6.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1
二、具体预防措施
1.减少聚集,避免感染
幼儿放学和假期,请家长避免带幼儿去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如有外出需科学佩戴口罩。
2.勤洗手,强防护,注意卫生
餐前便后、外出回家、接触垃圾、抚摸动物后,要记得洗手。洗手时,要注意流动水和使用肥皂(皂液)洗手,七步洗手法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
3.开窗通风,杀菌消毒
要注意空气流通,可以通过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对于教室、会议室等人员聚集的场合尤其要注意。需要经常将被褥进行清洗暴晒,加强场所、物品消毒,及时更换衣物。
4.营养均衡,科学膳食
通过合理膳食,增加营养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糖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食品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并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
5.加强锻炼,提高体质
除了通过饮食调理补充营养外,也要加强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可以到郊外、户外慢跑、做操、打拳等,呼吸新鲜空气、筋骨舒展、强身健体。当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休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千万不要过度疲劳,以免免疫能力下降,适得其反。
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如发生上述典型症状,医院就医。
图文:安保处审核:校长室往期推荐
劳技科学融合灌种植云溪伢儿实践行——仓前云溪小学劳技、科学融合性实践活动仓前云溪小学学年第二学期第十七周菜谱关于年仓前云溪小学“端午节”放假通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