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下第一泉景区的大明湖畔,
有一座仿古建筑超然楼,
51.7米的高度号称"江北第一楼",
建成开放已经10余年,
夜晚景观灯亮起后,
在湛蓝色的夜幕下,
璀璨夺目分外亮眼。
资料图摄影:陈彦
最近一段段打卡超然楼亮灯过程的视频火爆网络,
短短几十秒视频记录了超然楼暖黄灯瞬间亮起,
呈现出超然楼的华美,
以及众多市民和游客的花样打卡。
超然楼上有什么?
重建后的超然楼上下共7层,楼高51.7米,主体建筑面积平方米。拱卫左右的裙楼博艺堂、贺胜斋,与高耸挺拔的超然楼共同构成一组总建筑面积平方米的宋元风格建筑群,布局美观,巍峨挺拔,气势雄浑,蔚为大观。
摄影:陈彦
进入超然楼一楼展区,可以在溪亭日暮展区“偶遇李清照”,可以通过实景和曲面屏相结合的视听盛宴感受当时的大明湖风光。二层主要展示了木雕、陶艺和书画作品,而迎门最大的一幅木雕作品,名为泉城揽胜。
摄影:古济雪
摄影:邵凯
二层的老残游记陶艺馆也非常值得一逛,一个个生动的陶艺形象生动描绘出清末民初的济南市井风情。
展馆内还有李泂代表作《过采江诗》石碑拓片、李泂在黄庭坚《松风阁贴》的题跋等珍贵展品,也有《济南八景》《万马奔腾》《龙吐九鲤》等木雕、根雕作品,大量的匾额楹联、名家书画作品、雕刻奇石等,可谓丰富多彩、精彩绝伦。
组图摄影:邵凯
超然楼的“前世今生”
作为“江北第一楼”,超然楼历史悠久,源起于年前,其最早的建设者为元代著名大学士,济南人李泂。约在元武宗、仁宗时期(—),不晚于元至治元年(),李泂在大明湖畔修建了以超然楼为主要建筑的湖上别业,以供回乡时居住。
摄影:斩云剑
李泂的湖上别业包括居室与亭园,居室即超然楼,楼名效仿苏轼所建、苏辙命名的超然台,取离尘脱俗,不受拘束之意。楼北辟为亭园,水岸建有举办宴集活动的天心水面亭,亭名取自北宋理学家邵雍诗句“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表现了“静中体道”的理学追求。
沧海横流,时代变迁,历经元、明、清、民国逾年,超然楼废而复兴,衰而又荣。直至年,代表名士园林的超然楼得以重建,这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超然楼。
超然楼由“名士”建成,成为“名士”聚会、雅集的场所,后来又有“名士”在此地结诗社、著名篇,更有一代代的“名士”在此怀古,观赏济南的湖山景观,因此超然楼成为济南独特的,具有“泉城”特色的“名士文化”的代表。
从元代张养浩、虞集、柯九思、王沂、萨都剌、张可久、范梈、吴师道、宋褧,到明代汪广洋、杨衍嗣,再到清代蒲松龄、杜首昌、任弘远、施闰章、董芸......历个朝代的众多文人名士都曾与超然楼有着难解难分的交集。他们的活动印记,以及他们对于超然楼、大明湖的歌咏、品题,极大地丰富了超然楼、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了济南“名士文化”的深厚内涵。
入列名楼协会
摄影:陈彦
作为泉城文化新地标,年10月,超然楼成功加入中国名楼协会,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超然楼六层为观光层,登临超然楼,近可观明湖秀色、古城风貌,远可观历山叠翠、泉城美景,大有超然物外之感。
游览攻略
门票:40元,学生半价。60岁以上老人、退役士兵、1.4米以下儿童、记者、残疾人等凭本人有效证件可以免费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