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标题说的“红眼病”并不是真的“红眼病”。
首先我要科普一下“红眼病”:并不是所有的“眼红”都叫“红眼病”,结膜、角膜、虹膜、巩膜、眼睑的炎症以及生气、激动,或者嫉妒别人发财、媳妇漂亮都可以引起眼红,而大名鼎鼎的“红眼病君”可是这个样子的:
还有这个样子的:
“红眼病”是“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的俗称,是由细菌(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双球菌kochweeks杆菌,流行性感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眼病。其主要特征为结膜急性充血,有脓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还有“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由肠道病毒70型引起,通常也被称作“红眼病”,也是表现为结膜急性充血,伴有点状、片状的小出血灶。
之所以说“大名鼎鼎”是因为此二病传染性非常强,容易爆发流行,国内在七八十年代曾经多次流行,我小时候也曾经是一名“红眼病”患者。我上小学初中的年代,一旦有人“眼红”,四邻胆战心惊,传说中此病“跟病人对视一眼就能感染”,以致我后来知道“美杜莎之眼”的故事后,一度认为美杜莎的眼睛一定是结膜极度充血的。
其实眼红还可以是“球结膜下出血”(见下图),除非受伤、揉搓,或者眼表有异物刺激引起,一般是没有任何感觉的,就是毛细血管破裂了,可以是揉搓破的,异物刺激破的,也可以是剧烈的喷嚏、咳嗽、呕吐、屏气(比如练气功或便秘)导致血压瞬间升高胀破的,还有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硬化、年轻人血气方刚等无缘无故自己破的。。。夏天时门诊来一个脸不带伤但是球结膜下出血的男青年,我通常不等他开口先问:“昨晚喝吐了么?”十有八九被我说中,惊得小伙儿以为遇到了高人。
“出血”与“充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表现也不一样。出血是血液流到血管外,是"一团"或者“一片”鲜红(如上图);
而充血是血管扩张,“布满血丝”(如下图)。
当然,还有一种“眼红”叫做“写轮眼”(しゃりんがん),是宇智波一族的血迹界限。这个超出了正常人类的范围,而且是表现在虹膜的变化,不是结膜(眼白表面部分)的变红,故不再进一步解释。。。。。。。分割线。。。。。。
言归正传,讲今天的故事:
我周日看门诊,上午连续看了三个“眼红”的患者,高度职业敏感和过敏性鼻炎的我迅速戴上了口罩,并有一瞬闪现“传染病暴发流行上报”的念头。
Anantientchineseproverb说:"事不过三",但这天下午我真的又看了第四个。
作为专业的眼科大夫,我检查完毕后,只是轻描淡写的医嘱:1.眼水治疗;2.注意卫生;3.注意休息;4.隔日复诊。
最近“雾霾”来袭,“红眼病”军团真的趁火打劫么?我是在替党和政府“分忧”,故意掩盖“红眼病”的流行么?
No。
因为我周日看的四个“红眼患者”其实都不是患了“红眼病”,而是普通的“病毒性结膜炎”,一种急性发病,但不凶猛的结膜炎症,常常由感冒病毒引起,伴随或不伴随感冒出现。很多人就是先有鼻塞流涕发热,后有眼红的,尤其是小孩很多发高烧后出现眼红的;还有很多年轻人,尤其是爱美经常佩戴“美瞳”的,因为不注意手卫生,发生了病毒的手-眼传播,所以在此也奉劝爱美的妹子:感冒后一定不要戴美瞳!得了病毒性结膜炎怎么办?也很简单:滴抗病毒、抗菌眼水眼膏,注意休息,注意卫生,预防传染。但是,医院检查,必须由眼科医生进行了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后,明确病情没有侵犯角膜,仅仅是“结膜炎”,才可以确定用药方案。因为一旦角膜感染发生了“角膜炎”,往往影响视力,可能造成不良预后;而前面也说了,很多问题都可以引起“眼红”的症状,不要心痛几块钱的挂号费或者过于珍惜时间而自己去药店买眼药治疗,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我能在这里很明确的教会您的就是,标准的滴眼药方法是这样的:一仰(脑袋),二拉(下眼睑),三看(瓶口),四滴(一滴)。
一切可能接触到眼药水瓶口的操作和违反重力定律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比如下面这个姐姐:
最近雾霾严重,华北告急,连去年出来维稳的北京专家们都坐不住了,开始呼吁防霾、治霾。而与此同时,“病毒性感冒”开始浑水摸鱼、趁火打劫,免疫力低的人群如老人和小孩,纷纷中招,我家里先是猫猫感冒半月不愈引发肺炎住院,后有小小开始咳嗽发热,再有老爹发热咽痛,然后老娘夫唱妇随。据今天的朋友圈确切消息,潍坊市有的小学里有的班里因发热请假的超过十人!
冬天不冷、不下雪,就容易感冒流行,而现在又多了一个“霾”,简直让感冒插上了梦想的翅膀。我打开收音机,想听老军医和老中医们传授点防止感冒的良方良药,可是听到是尽是包治腰腿痛、专治心脑血管疾病、改善老年人性功能的祖传秘方。
还好,我们潍坊人民有福,医院——医院,您身边的肺病专家!这里有呼吸专业院士工作站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