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们,同学们:
秋冬季气温逐渐转凉,日均温差变化大,是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尤其是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进行入流行期和高发期。为使您的孩子身体健康,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病及时就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校本着对学生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原则,将秋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要点下发给您,以便您了解有关预防常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要点:
1.肠道传染病
主要原因是食用污染水、不洁食物或与病人接触感染。其中,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已逐步进入高发季节。诺如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极强,食用、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料、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然后手接触到口、直接接触到感染者等都可能被传染。
2.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人为传染源,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而传播。患病时出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症状,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3.水痘
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4.流行性腮腺炎
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5.麻疹
麻疹病人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病人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患病初期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白斑);3至7日后皮肤会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至7日,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屑;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影响,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6.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眼病。一般多在春夏季节流行。此病传播迅速,潜伏期短,为18-48小时。患红眼病后,常常是一人患病,在1-2周内造成家庭、学校等广泛传播。
预防要点:
1.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和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注意做好戴口罩等个人防护。
3.合理膳食,增加营养,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一但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隔离治疗,不要带病上课。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要随地吐痰。
5.教育学生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不到无牌无证的非正规餐饮单位就餐,减少传染机会。
6.对儿童等易感人群可接种麻腮风、水痘、流感等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腹泻、呕吐等现象应该立即就诊,并向班主任汇报,流感、诺如等需在家隔离,隔离期满后,医院痊愈证明和病历方可到学校上课。这不仅是为了您的孩子早日康复,同时也有效的预防这些传染病在学校流行。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呵护下,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感谢您的积极配合!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