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留香
农村长大的人一定对“三根茶”不会陌生,所谓的“三根茶”就是把挖来的茅草根,苇子根和黄黄苗根(黄黄苗学名蒲公英)一起熬制成茶,淡黄的液体,喝到嘴里微苦,细品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喝上一口唇齿生香。茅草根,苇子根和黄黄苗根是三味药,《本草纲目》有记载。“三根汤”具有涩肠止泻,清热化湿、养阴除烦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根汤具有抗炎灭菌,调节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小时候我很喜欢喝,记忆中留存着美好的回忆。
我有饭后散步的习惯,特别是过星期回到城里,吃过晚饭,我就出小区沿着穰城路向南,经团结路与穰城路交叉路口再折向东。团结路中段,华灯初上,人头攒动,一个小型流动菜市场生意依然红火,呦喝声买卖声此起彼伏。我在人流中穿行,不经意间竟然发现有几个地摊上摆着小捆的黄黄苗根和苇子根,心头不觉一热,记忆的闸门瞬间开启了。
春季的华河,万物复苏,放眼望去满眼的绿意。柳絮飘飞,桃花和梨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河滩之上遍地茅芽,从泥土中拔节而出,惹得孩子们在其中奔走雀跃,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支支茅芽,剥去外皮,露出里面绒毛状的茅芽,急不可耐地填到嘴里,咬碎嚼烂,当做零食充饥。河埂和河滩之上,一簇簇黄花杂间在野草之中,这就是乡间寻常的蒲公英花。春季鲜嫩的蒲公英叶子采摘之后,淘洗干净,用热水烫一下可以做菜,也可以包饺子。记忆里,母亲曾用蒲公英叶子放在坛子里腌制一个月,捞出来呈深褐色的叶子切碎调上香油,十分美味可口,让我至今难忘。冬春季是枯水期,华河浅浅的河床里,河水清澈见底,沿河望去,一丛丛苇子正竞相生长,一片葱绿,把一条大河截成若干小段。
初春乍寒,虚火上升,农村那时经济拮据,家家户户都不约而同地想到挖三根来,而这正是我们小孩子的最爱。沟边或河边,我们用锨或钉耙在茅草丰盛的地方随便一挖,盘根错节的茅草根在翻开的泥土中一抖一大把。蒲公英最常见,田间地头,沟沟沿沿,我们只要看到伞状的黄花,一挖一个准,黑黑的冒着白津的根茎说明这株药效正好。我们小孩子好奇心重,听老人说蒲公英的根部能挖到宝贝,我们半信半疑。于是,我们几个小屁孩一商量,就找到一颗硕大的蒲公英轮番挖掘,挖到半人深还没挖到它根部的尽头,只好放弃。现在想来,也许是老人的一句玩笑话,我们却当了真,真是好笑。而挖苇子根只有到华河去才有,苇子根其实不用挖,在河边拉住一根苇子轻轻一拽,一根白白嫩嫩足有一米来长的苇子根就到手了,拉上个十根左右就够用了。三根挖齐,我们满载而归,回家清洗下锅,添水熬制,美味的三根汤就喝上了。
上初中时我们上的联中,学校就在我们村西南边,生源来自周边五六个大队。学校有学生灶,由一位老师负责管理,伙食质量极差,馒头经常是放碱过量,白馍蒸成黄馍,还时常吃到老鼠屎,弄得学生怨声载道。农村条件艰苦,校长了解到这一情况,每年一到春季,就动员学生利用双休日挖来三根,班级收齐上交学校,由灶上用大锅统一熬制三根汤。熬好后,学校通知各班派几名学生把盛有三根汤的桶抬进教室,让同学们饮用,也确实起到预防红眼病和咽喉肿痛的效果。
上班以后,我所工作的学校就在张沟大坝附近。闲暇时间和同事一起沿着大坝散步,发现大坝周边随处可见久违了的三根,于是抽空挖上一些,熬成三根汤,儿时的记忆在唇齿间回荡,我顿觉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虽然现在经济条件优越了不少,茶和饮料品种也很多,但我对三根汤的记忆却依旧是那么亲切,唇齿留香,永远回味。
图网络
作者往期作品:
滕跃堂‖再忆父亲
滕跃堂‖做饭
滕跃堂‖扎根乡土,蓄势待发
滕跃堂‖摆摊
滕跃堂‖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
滕跃堂‖灭鼠记
滕跃堂‖收音机
滕跃堂‖一把菜刀
滕跃堂‖爱在左,情在右,花满香径
滕跃堂‖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滕跃堂‖爆米花
滕跃堂‖给爱一个理由
滕跃堂‖春潮涌动打工忙
滕跃堂‖迷失
滕跃堂‖滕楼轶事
滕跃堂‖蒜面条
滕跃堂‖云龙山游记
滕跃堂‖nbsp;麦收时节话农事
滕跃堂‖执念
滕跃堂‖邓州公园踏青去
滕跃堂‖住院小记
滕跃堂‖那年元宵月正圆
滕跃堂‖我的岳母
滕跃堂‖年味
滕跃堂‖二月河的南阳情结
滕跃堂‖民间偏方的轶事
滕跃堂‖那年,洪水来袭
滕跃堂‖看电影
滕跃堂‖算命
滕跃堂‖红薯
滕跃堂‖说书
滕跃堂
享受慢生活
滕跃堂‖峰林地貌,溪瀑相连—万仙山国家地质公园
滕跃堂‖nbsp;惊魂一刻
滕跃堂‖拔牙
滕跃堂‖师恩难忘
滕跃堂‖二姐
滕跃堂‖也谈“洋节”
滕跃堂‖我的婚姻谁做主
滕跃堂‖天然氧吧—张沟大坝
滕跃堂‖看瓜小记
滕跃堂‖残棋
滕跃堂‖历史变迁话地名
滕跃堂‖文苑杂谈
滕跃堂‖不是不想谈恋爱(下)
滕跃堂‖不是不想谈恋爱(上)
滕跃堂‖邓州风光
作者简介:
滕跃堂,70后,网名一叶知秋。原籍新野,现工作和生活在邓州市,市作协会员,农村英语教师。业余喜欢阅读,自年起陆陆续续在报刊,杂志发表多篇随笔和感想,并在多家网媒微平台发表网文多篇。
豫西南文学谢谢你的鼓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