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滕铁波编辑/配图:王一睿
由于环境污染、饲养宠物、接触花粉及尘螨等因素,目前眼过敏反应的发病率不断增长,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流行病学显示,全世界约有20%的人患有过敏性结膜炎,我国目前尚无大样本的流行病学数据。
过敏性结膜炎是结膜接触到过敏原后,发生的IgE介导的Ⅰ型和Ⅳ型变态反应,可引起眼红、眼痒、流泪等症状。
过敏性结膜炎可分为5种类型: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Ⅰ型)、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Ⅰ型)、春季角结膜炎(Ⅰ/Ⅳ型)、特异性角结膜炎(Ⅰ/Ⅳ型)和巨乳头性角结膜炎(Ⅰ/Ⅳ型)。
过敏性结膜炎以眼痒为最主要的症状。发病年龄大多始于儿童期,青春期后部分患者病症可消失,近50%者在18~35岁会再次发病。常年性与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主要与致敏原有关。
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疾病,患者年龄多在6~20岁,一般病程为2~10年,男性多于女性,一般为潮热地区高发,严重者占3%。该疾病可致角膜盲,约有50%的患者,出现角膜病变。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的症状主要为持续眼痒、畏光、流泪、异物感、粘液性分泌物;检查可见结膜呈鹅卵石样乳头,角膜表现为浅层角膜炎。
巨乳头性角结膜炎多与异物刺激相关,结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主要症状为眼痒。主要体征为睑结膜巨乳头增生(>1.0mm),并有丝状粘液性分泌物。
特异性角结膜炎的发病年龄为30~50岁,男性患者多见,常伴湿疹样皮肤表现,多有特应性皮炎家族史。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眼痒,一般角膜不受影响。
过敏性结膜炎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结膜刮片细胞学检查、泪液IgE含量测定、过敏原的皮肤试验或体外过敏原检测、组织活检、泪液检查、过敏原的眼部激发试验等。
专家介绍:滕铁波,女,五官科主任,眼科主任医师,硕士学位,沈阳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沈阳市劳动鉴定委员会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一直从事眼科临床诊疗与眼保健相关工作30年,对眼科疾病的诊治及眼保健宣传、指导及儿童眼病筛查与儿童斜视、弱视治疗具有丰富经验。出诊时间:周一~周五,咨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