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红眼病?
其实,“红眼病”是急性结膜炎的一种类型,泛指引起结膜急性炎症的一种统称,属于眼科门诊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急性结膜炎的分类当中,既可以是细菌感染引起,也可以是病毒感染引起,两者均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两者在临床表现上有一定的共性,但也有不同的特点。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又称“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多见于春秋季节,发病急,潜伏期1-3天,两眼同时或相隔1-2天发病,发病3-4天后病情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病程多少于3周。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往往充血明显,伴有脓性分泌物为特征,合并有异物感,烧灼刺痛,轻度畏光等症状,但视力多不受影响。分泌物多呈黄色,或带有血色,部分患者可形成假膜。晨起时常因眼睑被大量分泌物黏住而睁眼困难,此时若强行撑开或掰开眼睑,可引起睫毛脱落,甚至较为明显的疼痛感,应该以温水湿敷后,再去除分泌物。急性病毒性结膜炎
急性病毒性结膜炎,则以结膜充血水肿、有出血点为主要表现,并伴有水样或黏性分泌物为特征,同时伴有流泪、异物感。角膜可因细小白点混浊而影响视力,或引起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有压痛。主要包括流行性角结膜炎、咽结膜热及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前两者以腺病毒感染为主,后者以肠道病毒感染为主,病程有自限性,通常在10天左右。如何应对?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两种类型的急性结膜炎,不仅可以散发,也可在幼儿园、学校、工厂等人群集中的地方流行,世界各地均有大规模爆发流行的案例。其传染途径最重要的就是接触传播:手-眼-手。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也有发生感染的可能。那么针对感染的患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勤洗手是第一要素,其次应该做好消毒。急性期可予以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冲洗眼睛,清除分泌物,同时配合对症的抗感染药物治疗。切记不宜包扎,以免诱发病情加重。一旦得了急性结膜炎,患者需进行适当的隔离治疗,滴眼液需一人一瓶,切勿多人共用。单眼患病者点药时应将头偏向患侧,以免药液流向健眼。切勿用手揉眼,以防止交叉感染。患者的家属需引起高度重视,洗手时需用流动水,滴药前后均应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患者用过的毛巾、手帕等个人用品要每日开水烫洗。生活用品勿与周围人员共用,切断传播途径。对于眼睑肿胀者,不可用热毛巾敷眼,可适当予以冷敷。如何治疗?
综上所述,如果您不幸感染了急性结膜炎,切勿随意购买滴眼液治疗,此时应立即到专业的眼科机构就诊,待明确了感染的源头后,再予以对症下药。但在对症治疗后,因为病程的长短不一,大多数患者并不能在短时间内痊愈,甚至有些病人还有继续加重可能,需耐心治疗,密切随访,绝大部分患者的预后是良好的,并不会影响视力哦。爱眼--
在线咨询、在线预约长按治疗白癜风的外用药四川白癜风